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90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芯轴、下盖,所述第二管体由内管、外管、下管组成。所述外管套在所述内管的外周形成所述第二管体的上部,所述下管位于所述内管的下方且两者是连通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外管插在所述第一管体里,所述第二管体下管的底端安装有下盖。所述第二管体的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体下管的上端和所述下盖相接触,所述芯轴下部的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芯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芯轴和伞状结构的第二密封圈来实现滤芯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的止水,达到双重止水效果。

A check structure of filter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水质的逐渐恶化,净水机已慢慢走进广大用户的家里,净水机在用户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净水机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滤芯是净水机中的核心部件,对水质的净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滤芯上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水口都需要有阀来控制。目前,常用两个单向逆止阀组配来实现出水口和进水口的止水功能,该种操作不但装配繁琐而且对结构空间要求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以解决滤芯的出水口和进水口需要用来两个单向逆止阀组来止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芯轴、下盖,所述第二管体由内管、外管、下管组成。所述外管套在所述内管的外周形成所述第二管体的上部,所述下管位于所述内管的下方且两者是连通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外管插在所述第一管体里,所述第二管体下管的底端安装有下盖。所述第二管体的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体下管的上端和所述下盖相接触,所述芯轴下部的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芯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四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的顶端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以挡住所述第二管体外管的上边缘。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为伞状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中心紧密套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内管上且边缘能够抵住所述第二管体外管的内壁。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的下管的直径要大于其内管的直径。优选的,所述下盖的上面设置第三凹槽,以便所述芯轴能够向下运动。优选的,所述芯轴为由水平部和垂直部组成的T型结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芯轴水平部的下面和所述下盖的上面。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上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的下管的外下部设置有第四凹槽,且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通过设置有芯轴和伞状结构的第二密封圈来实现滤芯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的止水,有效的节省了内部结构空间。当滤芯取出时,芯轴在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第四密封圈与第二管体的内腔密封,使净水通道处于关闭断水状态,且第二密封圈在水压作用下,第二密封圈无压力条件下由于弹性作用会外张,使原水通道处于关闭断水状态。当滤芯和机头配合时,芯轴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第四密封圈与内腔体处于不密封状态,使净水通道处于开启通水状态,且第二密封圈在水压作用下,外形内缩,也就是第二密封圈在水压作用下内缩,使原水通道处于开启通水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路畅通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取下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零部件拆解图。其中,1-第一管体,101-第一凹槽,102-第一密封圈,2-第二管体,201-第二密封圈,202-内管,203-外管,204-下管,205-第三密封圈,3-芯轴,301-第四密封圈,302-弹簧,4-下盖,5-内芯,6-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芯轴3、下盖4,所述第二管体2由内管202、外管203、下管204组成。所述外管203套在所述内管202的外周形成所述第二管体2的上部,所述下管204位于所述内管202的下方且两者是连通的,所述第二管体2的外管203插在所述第一管体1里,所述第二管体2下管204的底端安装有下盖4。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管202和外管20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1,所述芯轴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体2下管204的上端和所述下盖4相接触,所述芯轴3下部的外周套设有弹簧302,所述芯轴3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四密封圈301。所述逆止结构设置在内芯5的内腔里且位于所述内芯5的上部,来对原水进水和净水出水止水。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表面的顶端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以挡住所述第二管体2外管203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密封圈201为伞状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中心紧密套在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管202上且边缘能够抵住所述第二管体2外管203的内壁,当滤芯和机头配合时,原水从上面往下流,冲击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上表面使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边缘内缩,也就是第二密封圈201在水压作用下内缩,原水从所述第二管体2外管203的内壁流到原水通道里。当滤芯取下时,滤芯的内芯5和外壳6之间的水有回流的倾向,当水流到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下表面使所述第二密封圈201外张变形,第二密封圈201无压力条件下由于弹性作用会外张,所述第二密封圈201边缘能够抵住所述第二管体2外管203的内壁,堵住原水回流。所述第二管体2的下管204的直径要大于其内管202的直径,所述下管204和所述内管202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台阶,这个台阶挡住所述芯轴3的顶端。所述下盖4的上面设置第三凹槽,以便所述芯轴3能够向下运动,当滤芯和机头配合时,机头上的杆将顶住所述芯轴3并使其向下运动。所述芯轴3为由水平部和垂直部组成的T型结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水平部,所述弹簧30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芯轴3水平部的下面和所述下盖4的上面。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上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凹槽101且所述第一凹槽10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2,所述第二管体2的下管204的外下部设置有第四凹槽,且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205,所述第一密封圈102和所述第三密封圈205可以防止净水与原水混合。所述芯轴3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述第四密封圈301正好能堵住出水口。当滤芯和机头配合时,机头上的杆将顶住所述芯轴3并使其向下运动,所述第四密封圈301也随之向下运动,出水口被打开,从而使净水沿着所述第二管体2流出。与此同时,原水从上面往下流,冲击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上表面使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边缘内缩,也就是第二密封圈201在水压作用下内缩,原水从所述第二管体2外管203的内壁流到原水通道里。当滤芯取下,滤芯和机头不再接触,所述弹簧302回弹能够使所述芯轴3向上移动,所述芯轴3的水平部抵在所述第二管体2下管204的上边缘,所述第四密封圈301正好能堵住出水口。与此同时,第二密封圈201无压力条件下由于弹性作用会外张,滤芯的内芯5和外壳6之间的水有回流的倾向,当水流到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下表面使所述第二密封圈201外张变形,所述第二密封圈201边缘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芯轴(3)、下盖(4),所述第二管体(2)由内管(202)、外管(203)、下管(204)组成,所述外管(203)套在所述内管(202)的外周形成所述第二管体(2)的上部,所述下管(204)位于所述内管(202)的下方且两者是连通的,所述第二管体(2)的外管(203)插在所述第一管体(1)里,所述第二管体(2)下管(204)的底端安装有下盖(4),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管(202)和外管(20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1),所述芯轴(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体(2)下管(204)的上端和所述下盖(4)相接触,所述芯轴(3)下部的外周套设有弹簧(302),所述芯轴(3)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四密封圈(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的逆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芯轴(3)、下盖(4),所述第二管体(2)由内管(202)、外管(203)、下管(204)组成,所述外管(203)套在所述内管(202)的外周形成所述第二管体(2)的上部,所述下管(204)位于所述内管(202)的下方且两者是连通的,所述第二管体(2)的外管(203)插在所述第一管体(1)里,所述第二管体(2)下管(204)的底端安装有下盖(4),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管(202)和外管(20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1),所述芯轴(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体(2)下管(204)的上端和所述下盖(4)相接触,所述芯轴(3)下部的外周套设有弹簧(302),所述芯轴(3)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四密封圈(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的逆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表面的顶端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以挡住所述第二管体(2)外管(203)的上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的逆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201)为伞状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201)的中心紧密套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东宝徐威余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护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