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心内科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肢体恢复训练,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导致肢体退化,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是一种用于帮助患者在卧床期间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其在医疗器械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板、左弹力绳、右弹力绳、左拉环和右拉环,左弹力绳一端和右弹力绳另一端均与安装板连接,左弹力绳另一端和右弹力绳另一端分别与左拉环和右拉环连接;现有的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使用时,将安装板可拆卸安装在病床上,病人左手和右手分别握住左拉环和右拉环,患者不断拉伸左弹力绳和右弹力绳,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拉伸康复治疗即可;现有的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使用中发现,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拉伸治疗,下肢得不到很好的拉伸,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方便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拉伸康复训练,降低使用局限性的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左固定杆(2)、多组右固定杆(3)、多组左固定板(4)、多组右固定板(5)、多组左卡板(6)、多组右卡板(7)、多组左弹力带(8)、多组右弹力带(9)、多组左拉板(10)、多组右拉板(11)、左固定柱(12)、右固定柱(13)、左插板(14)、右插板(15)、左挡板(16)、右挡板(17)、左弹簧(18)、右弹簧(19)和连接板(20),所述多组左固定杆(2)后端和多组右固定杆(3)后端分别与安装板(1)前面左上侧和右上侧连接,所述多组左固定板(4)内部和多组右固定板(5)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储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患者恢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左固定杆(2)、多组右固定杆(3)、多组左固定板(4)、多组右固定板(5)、多组左卡板(6)、多组右卡板(7)、多组左弹力带(8)、多组右弹力带(9)、多组左拉板(10)、多组右拉板(11)、左固定柱(12)、右固定柱(13)、左插板(14)、右插板(15)、左挡板(16)、右挡板(17)、左弹簧(18)、右弹簧(19)和连接板(20),所述多组左固定杆(2)后端和多组右固定杆(3)后端分别与安装板(1)前面左上侧和右上侧连接,所述多组左固定板(4)内部和多组右固定板(5)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储存腔和多组第二储存腔,多组左固定板(4)后面和多组右固定板(5)后面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形开口和多组第二圆形开口,多组左固定杆(2)前端和多组右固定杆(3)前端分别插入多组左固定板(4)和多组右固定板(5)内部,多组左固定杆(2)前端和多组右固定杆(3)前端分别与多组左卡板(6)后端和多组右卡板(7)后端连接,所述多组左弹力带(8)后端和多组右弹力带(9)后端分别与多组左固定板(4)前端和多组右固定板(5)前端连接,多组左弹力带(8)前端和多组右弹力带(9)前端分别与多组左拉板(10)后端和多组右拉板(11)后端连接,所述左固定柱(12)后端和右固定柱(13)后端分别与安装板(1)前面左下侧和右下侧连接,左固定柱(12)内部和右固定柱(13)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左固定柱(12)前端和右固定柱(13)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形开口和第四圆形开口,第三圆形开口和第四圆形开口分别与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相通,所述左插板(14)后端和右插板(15)后端分别插入左固定柱(12)和右固定柱(13)内部,左插板(14)后端和右插板(15)后端分别与左挡板(16)前端和右挡板(17)前端连接,所述左弹簧(18)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左挡板(16)后端和左固定柱(12)内后壁连接,所述右弹簧(19)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右挡板(17)后端和右固定柱(13)内后壁连接,左挡板(16)前端和右挡板(17)前端分别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