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用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82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领域,具体是一种转运用防护罩,包括罩体以及连于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的固定机构,所述罩体用于遮盖在病床上方,所述固定机构用于与病床护栏连接,包括若干鱼形夹、两条滑槽和若干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转运用防护罩可与现有的病床组合后进行使用,能够完全包裹住病人全身和平车的上表面,方便转运。且罩体的折叠结构使其使用完毕后可以收起,便于存放,节省空间。该转运用防护罩可以在院内转运病人时使用,也可以在救护车转运病人时使用。

A protective cover for trans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用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领域,具体是一种转运用防护罩。
技术介绍
在通过病床转运患者时中往往出现如下缺陷:1、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暴露过多,既不利于病人的隐私保护,又容易导致病人的意外磕碰,从而存在安全隐患;2、急救床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有一段室外路程,当室外出现刮风、下雨、烈日等恶劣天气时也会影响病人的病情。申请号为“201520630087.0”、授权公告号为“CN204932024U”、名称为“一种医用急救床”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急救床,包括床体和带有移动脚轮的床腿,所述的床体上方设有可卸式安装并遮挡床体和顶篷,该顶篷上设有观察创口和拉链预留口。所述医用急救床中的顶篷由两根弧形侧杆和篷布构成,该篷布的两端分别活动套装连接在两根弧形侧杆上,并沿弧形侧杆移动展开或收拢折叠,即所述篷布是由患者左侧或右侧向其对侧展开,在针对某一部位进行处理时(如需查看腹部情况),需要整体式进行打开顶篷,在转运过程中暴露过多,且如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转运,还要先把输液袋穿过拉链预留口,同样面临空间小、操作困难的情况。申请号为“2016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以及连于所述罩体(1)的左右两侧的固定机构(2),其中:/n所述罩体(1)用于遮盖在病床上方,所述罩体(1)的本体为不透明尼龙层且可沿轴向折叠,所述罩体(1)的横截面呈拱形,所述罩体(1)的头部开设有观察窗口(11)并覆有透明隔离层,所述罩体(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2);/n所述固定机构(2)用于与病床护栏连接,包括若干鱼形夹(21)、两条滑槽(22)和若干滑轮;两条所述滑槽(22)分别设于所述罩体(1)两侧底部,若干所述滑轮对称均布于所述罩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若干所述鱼形夹(21)间隔固定在所述滑槽(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以及连于所述罩体(1)的左右两侧的固定机构(2),其中:
所述罩体(1)用于遮盖在病床上方,所述罩体(1)的本体为不透明尼龙层且可沿轴向折叠,所述罩体(1)的横截面呈拱形,所述罩体(1)的头部开设有观察窗口(11)并覆有透明隔离层,所述罩体(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2);
所述固定机构(2)用于与病床护栏连接,包括若干鱼形夹(21)、两条滑槽(22)和若干滑轮;两条所述滑槽(22)分别设于所述罩体(1)两侧底部,若干所述滑轮对称均布于所述罩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若干所述鱼形夹(21)间隔固定在所述滑槽(22)上用于夹持病床护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形夹(21)总数为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韩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