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套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77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在一杯型容器上之杯套构造,杯套本体包括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设置有一第一提带,第二侧面设置有一第二提带,第一提带的内外侧缘及第一提带的顶端分别设有切割线,第一提带的尾端连接一第一翻折线,第二提带的内外侧缘及第二提带的顶端分别设有切割线,第二提带的尾端连接一第二翻折线,当第一提带及第二提带分别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撕开且翻折至杯套本体的上方,第一提带与第二提带将以一嵌合方式连接一起而组成为一提把,使用者藉由提把以提拿套入在杯套中的杯型容器。

Cup slee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套构造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杯套构造,尤指一种具有提把的杯套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在便利商店或饮料商店购买冷热饮品(如咖啡)的习惯。为了让消费者方便携待盛装有冷、热饮品之容器,便利商店或饮料商店通常会提供可以提携饮品容器之塑料提袋。然而,塑料提袋影响生态环境甚大,便利商店已逐渐停止提供塑料提袋。或者,便利商店或饮料商店尚提供有一具隔温作用的瓦楞杯套。消费者能够经由套在容器外壁上的杯套而握持住容器,以避免手部被容器中的热饮烫伤。然而,以杯套方式握持容器,该握持容器的手将无法进一步拿取其他的东西,如此,将会造成消费者对于物品携带上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杯套构造,其杯套本体包括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包括有一第一提带,第二侧面包括有一第二提带,第一提带的内外侧缘及第一提带的顶端分别设有切割线,第一提带的尾端连接一第一翻折线,第二提带的内外侧缘及第二提带的顶端分别设有切割线,第二提带的尾端连接一第二翻折线,当第一提带及第二提带分别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撕开且翻折至杯套本体的上方时,第一提带与第二提带将以一嵌合方式连接一起而组成为一提把,则,使用者藉由杯套本体上的提把以提拿套入在杯套中的杯型容器,如此据以实施,将可有效降低塑料袋的使用次数,且增加消费者提拿杯型容器的便利性。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杯套构造,其提供有多个杯套本体,各杯套本体分别套入有一杯型容器,当各杯套本体的第一提带及第二提带分别从各杯套本体的侧面撕开后,将从各杯套本体的侧面上分别形成一镂空部,最上方的杯套本体之第一提带与第二提带翻折至上方时,最上方的杯套本体之第一提带与第二提带将嵌合成为一提把,其他杯套本体之第一提带与第二提带翻折至上方时,其他杯套本体之第一提带与第二提带将穿过上方杯套本体之各侧面的镂空部而嵌固在上方杯套本体之各侧面间的接合构造上,以便垂挂在上方杯套本体的下方,之后,使用者抓取最上方的杯套本体之提把即可以提起多个杯型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杯套本体,其为一圆锥形的中空本体且包括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其中,所述杯套本体套入有一杯型容器;一第一提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一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一外切割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翻折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顶端切割线;及一第二提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二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二外切割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翻折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顶端切割线;其中,当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杯套本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提带与所述第二提带以一嵌合方式连接一起时,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将组成为一提把。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第一提带包括一第一顶部、一第一中间部及一第一尾部,所述第一中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一尾部间,所述第一顶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提带的顶端,所述第一顶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之一端,所述第一尾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提带的尾端且连接所述第一翻折线,所述第一尾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提带包括一第二顶部、一第二中间部及一第二尾部,所述第二中间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尾部间,所述第二顶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二提带的顶端,所述第二顶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部之一端,所述第二尾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二提带的尾端且连接所述第二翻折线,所述第二尾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部的另一端。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一顶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尾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二夹角、所述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二顶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三夹角及所述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二尾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四夹角,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及所述第四夹角分别介于90°ˉ135°之间。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之提带宽度介于0.8cm-3cm之间。所述杯套本体的底部或以一水平线作为基准,所述第一翻折线或所述第二翻折线的倾斜角度介于20°ˉ40°之间。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第一提带之所述第一顶部的内侧缘设有一第一内切口,当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杯套本体的上方时,所述第一提带透过所述第一内切口以嵌合在所述第二提带的外侧缘上。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第二提带之所述第二顶部的外侧缘设有一第二外切口,当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杯套本体的上方时,所述第一提带与所述第二提带透过所述第一内切口与所述第二外切口间的嵌合以连接一起。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第一提带之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制作成一圆弧凸件,所述第二提带之所述第二顶部设置有一圆弧开口件,当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杯套本体的上方时,所述第一提带与所述第二提带透过所述圆弧凸件与所述圆弧开口件间的嵌合以连接一起。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杯套本体系由一双层纸板的构造。所述杯套构造,其中:所述杯套本体为一瓦楞纸板。一种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杯套本体;至少一第二杯套本体,所述第一杯套本体及所述第二杯套本体分别为一圆锥形的中空本体且分别包括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杯套本体套入有一第一杯型容器,所述第二杯套本体套入一第二杯型容器;一第一提带,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杯套本体及所述第二杯套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一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一外切割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翻折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顶端切割线;及一第二提带,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杯套本体及所述第二杯套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二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二外切割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翻折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顶端切割线,当各所述第一提带及各所述第二提带分别从所述对应的第一侧面及所述对应的第二侧面被撕开,各所述第一侧面及各所述第二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镂空部;其中,各所述第一提带的一第一顶部包括有一第一内切口,各所述第二提带的一第二顶部包括一第二内切口,当所述第一杯套本体的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第一杯套本体的上方时,所述第一杯套本体的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经由所述第一内切口或所述第二内切口嵌合一起而组成为一提把;当所述第二杯套本体之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第二杯套本体的上方时,所述第二杯套本体的所述第一提带之所述第一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杯套本体,其为一圆锥形的中空本体且包括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其中,所述杯套本体套入有一杯型容器;/n一第一提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一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一外切割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翻折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顶端切割线;及/n一第二提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二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二外切割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翻折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顶端切割线;/n其中,当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杯套本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提带与所述第二提带以一嵌合方式连接一起时,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将组成为一提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杯套本体,其为一圆锥形的中空本体且包括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其中,所述杯套本体套入有一杯型容器;
一第一提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一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一外切割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翻折线,所述第一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顶端切割线;及
一第二提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提带的内侧缘设置一第二内切割线而外侧缘设置一第二外切割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翻折线,所述第二内切割线之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切割线之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顶端切割线;
其中,当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杯套本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提带与所述第二提带以一嵌合方式连接一起时,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将组成为一提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带包括一第一顶部、一第一中间部及一第一尾部,所述第一中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一尾部间,所述第一顶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提带的顶端,所述第一顶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之一端,所述第一尾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提带的尾端且连接所述第一翻折线,所述第一尾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提带包括一第二顶部、一第二中间部及一第二尾部,所述第二中间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尾部间,所述第二顶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二提带的顶端,所述第二顶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部之一端,所述第二尾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二提带的尾端且连接所述第二翻折线,所述第二尾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部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一顶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尾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二夹角、所述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二顶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三夹角及所述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二尾部间之连接处存在一第四夹角,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及所述第四夹角分别介于90°-13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之提带宽度介于0.8cm-3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杯套本体的底部或以一水平线作为基准,所述第一翻折线或所述第二翻折线的倾斜角度介于20°-4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带之所述第一顶部的内侧缘设有一第一内切口,当所述第一提带及所述第二提带翻折至所述杯套本体的上方时,所述第一提带透过所述第一内切口以嵌合在所述第二提带的外侧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带之所述第二顶部的外侧缘设有一第二外切口,所述第一提带与所述第二提带透过所述第一内切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战
申请(专利权)人:枫政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