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国源专利>正文

一种玩偶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77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偶茶具,具有茶壶和茶杯,茶壶的上端具有向上凸伸的手持部,手持部围合出一容纳槽,容纳槽的底端连通茶壶的内腔,并在容纳槽的底端组设内盖;茶杯的容装于容纳槽中,茶杯的上端口组设活动上盖;茶壶、茶杯及活动上盖组合成玩偶的主体,在茶壶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手及玩偶脚,玩偶手和玩偶脚具有相对茶壶做姿态调整,以及玩偶脚具备支撑茶壶站立的特性;活动上盖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耳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有效结构设计,实现茶壶和茶杯合体设计,不仅具有自身容器功效,还可合体装饰,形成玩偶造型摆饰品,结构时尚、新颖,制作容易,结构性强,使用舒适、多变,提升茶具的功能性。

A tea set for do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玩偶茶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是涉及茶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休闲的文化也逐步盛行。茶具是一种喝茶、品茶必备的器具,一般包括茶壶和茶杯,传统的茶壶和茶杯设计虽然有各种不同款式,除了自身容器功效外,还可起到装饰作用。但在装饰摆设上是以分体形式出现,缺少合体的设计结构,且形态较为呆板,实为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壶和茶杯合体设计,不仅具有自身容器功效,还可合体装饰,结构时尚、新颖,结构性强,使用舒适、多变的玩偶茶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偶茶具,具有茶壶和茶杯,其中:所述茶壶的上端具有向上凸伸的手持部,手持部围合出一容纳槽,容纳槽的底端连通茶壶的内腔,并在容纳槽的底端组设内盖;所述茶杯的容装于容纳槽中,茶杯的上端口组设活动上盖;所述茶壶、茶杯及活动上盖组合成玩偶的主体,在茶壶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手及玩偶脚,玩偶手和玩偶脚具有相对茶壶做姿态调整,以及玩偶脚具备支撑茶壶站立的特性;所述活动上盖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耳朵。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茶壶的外周设有外凸的组装球头,玩偶手的相应端设有第一套接孔,玩偶脚的相应端设有第二套接孔,玩偶手通过第一套接孔套接连接茶壶外周相应的组装球头;玩偶脚通过第二套接孔套接连接茶壶外周相应的组装球头。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玩偶耳朵与活动上盖一体制作或组合连接。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手持部与茶壶一体成型而成,手持部为朝上扩张的喇叭状,茶杯上端外径大于手持部上端外径。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容纳槽的底端设有环形加强筋,环形加强筋的内环口具有下沉的环台,内盖盖合于环台上,内盖顶部设有提手;茶杯的底部承坐在环形加强筋上,且茶杯的底部具有内凹的避让空间,该避让空间满足内盖的提手容置。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茶杯设有隔热夹层,该隔热夹层覆盖茶杯的底部及周壁。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隔热夹层是空气层,由茶杯内部的空腔注入空气获得,该空腔通过茶杯底部的气孔连通外界。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手持部的一侧设有V形缺口,V形缺口与茶壶上的壶嘴同侧,壶嘴为茶壶表面局部隆起构造。本技术通过有效结构设计,实现茶壶和茶杯合体设计,不仅具有自身容器功效,还可合体装饰,形成玩偶造型摆饰品,结构时尚、新颖,制作容易,结构性强,使用舒适、多变,提升茶具的功能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其一组合实施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其二组合实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有关一种玩偶茶具,具有茶壶1和茶杯2,所述茶壶1的上端具有向上凸伸的手持部11,手持部11围合出一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底端连通茶壶1的内腔,并在容纳槽12的底端组设内盖13;茶壶1的外侧设有壶嘴17,壶嘴17为茶壶1表面局部隆起构造。该结构不仅保证了茶壶的传统功能,还具有流畅的结构性,方便使用。手持部11和壶嘴17巧妙构造于茶壶上,不破坏茶壶1表面造型,还可将结构内化于无形,获得悄皮的玩偶主体造型。所述茶杯2的容装于容纳槽12中,茶杯2的上端口组设活动上盖3,该结构方便茶杯2与茶壶1合体连接,形成一整体,取放方便。所述茶壶1、茶杯2及活动上盖3组合成玩偶的主体,在茶壶1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手4及玩偶脚5,玩偶手4和玩偶脚5具有相对茶壶1做姿态调整,以及玩偶脚5具备支撑茶壶1站立的特性;所述活动上盖3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耳朵6。该结构增加茶具的整体使用及装饰性,玩偶手4和玩偶脚5具有相对茶壶1做姿态调整,获得不同的姿态使用,还可利用玩偶脚5支撑茶壶1站立,获得高度调整,不仅方便使用,还具有多变装饰功能,提升茶具的功能性。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茶壶1的外周设有外凸的组装球头14,玩偶手4的相应端设有第一套接孔41,玩偶脚5的相应端设有第二套接孔51,玩偶手4通过第一套接孔41套接连接茶壶1外周相应的组装球头14;玩偶脚5通过第二套接孔51套接连接茶壶1外周相应的组装球头14。利用组装球头14的结构性,不仅满足玩偶手4和玩偶脚5的防退组装连接,还可以实现玩偶手4和玩偶脚5具有相对茶壶1做姿态调整,结构简单,方便调整实施。本实施例为了增加玩偶脚5支撑茶壶1站立的稳定性,玩偶脚5的触地端具有接地平面51,增加着地面积。所述玩偶耳朵6也可以采用如上的玩偶手4及玩偶脚5的组装方式与活动上盖3组合连接,也可以是玩偶耳朵6与活动上盖3一体制作,具体形式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即可,在此不作限制。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11与茶壶1一体成型而成,手持部11为朝上扩张的喇叭状,犹如立起的衣领,方便手持,还获得立体装饰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11的一侧设有V形缺口111,V形缺口111与茶壶1上的壶嘴17同侧,V形缺口111增加装饰立体效果,同时还获得较佳的使用视角,方便使用者观察壶嘴17倒茶水情况,避免意外发生。茶杯2上端外径大于手持部11上端外径,获得上下分层的立体效果,也方便取放茶杯2。所述容纳槽12的底端设有环形加强筋15,环形加强筋15的内环口具有下沉的环台16,内盖13盖合于环台16上,内盖13顶部设有提手131;环形加强筋15位于手持部11的根部内侧,环形加强筋15具有增加结构强度,使手持部11的根部更牢固,不易断裂。内盖13盖合后的上顶面与环形加强筋15的顶面平齐,形成一整体功效。茶杯2的底部承坐在环形加强筋15上,平面接触,容装平稳,而手持部11外围茶杯2的底部,具有限制作用,防止倾倒,使茶壶1和茶杯2合体在一起。茶杯2的底部具有内凹的避让空间21,该避让空间21满足内盖13的提手131容置,满足部件之间紧密组合。所述茶杯2设有隔热夹层22,该隔热夹层22覆盖茶杯2的底部及周壁,增加使用性,防止烫手,使用更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夹层22是空气层,由茶杯2内部的空腔注入空气获得,该空腔通过茶杯底部的气孔23连通外界,结构简单,易制作,保护茶杯整体性。气孔23方便空气交互流通,提升隔热功效。本技术通过有效结构设计,实现茶壶1和茶杯2合体设计,不仅具有自身容器功效,还可合体装饰,形成玩偶造型摆饰品,结构时尚、新颖,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玩偶茶具,具有茶壶(1)和茶杯(2),其特征在于:/n所述茶壶(1)的上端具有向上凸伸的手持部(11),手持部(11)围合出一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底端连通茶壶(1)的内腔,并在容纳槽(12)的底端组设内盖(13);/n所述茶杯(2)的容装于容纳槽(12)中,茶杯(2)的上端口组设活动上盖(3);/n所述茶壶(1)、茶杯(2)及活动上盖(3)组合成玩偶的主体,在茶壶(1)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手(4)及玩偶脚(5),玩偶手(4)和玩偶脚(5)具有相对茶壶(1)做姿态调整,以及玩偶脚(5)具备支撑茶壶(1)站立的特性;所述活动上盖(3)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耳朵(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偶茶具,具有茶壶(1)和茶杯(2),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壶(1)的上端具有向上凸伸的手持部(11),手持部(11)围合出一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底端连通茶壶(1)的内腔,并在容纳槽(12)的底端组设内盖(13);
所述茶杯(2)的容装于容纳槽(12)中,茶杯(2)的上端口组设活动上盖(3);
所述茶壶(1)、茶杯(2)及活动上盖(3)组合成玩偶的主体,在茶壶(1)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手(4)及玩偶脚(5),玩偶手(4)和玩偶脚(5)具有相对茶壶(1)做姿态调整,以及玩偶脚(5)具备支撑茶壶(1)站立的特性;所述活动上盖(3)的外周设有匹配的玩偶耳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偶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1)的外周设有外凸的组装球头(14),玩偶手(4)的相应端设有第一套接孔(41),玩偶脚(5)的相应端设有第二套接孔(51),玩偶手(4)通过第一套接孔(41)套接连接茶壶(1)外周相应的组装球头(14);玩偶脚(5)通过第二套接孔(51)套接连接茶壶(1)外周相应的组装球头(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偶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偶耳朵(6)与活动上盖(3)一体制作或组合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源
申请(专利权)人:曾国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