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手烟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72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手烟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香烟入口,所述香烟入口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与香烟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香烟入口和点火装置的下方水平并列设有烟灰回收仓和用于净化烟雾的烟雾收集仓,所述烟灰回收仓和香烟入口连通,所述烟雾收集仓设有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烟雾收集仓通过所述烟雾入口与烟灰回收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二手烟回收装置,通过对壳体内的烟灰回收仓、烟雾收集仓、点火装置等组件进行合理布局,既能有效净化烟雾,避免二手烟危害,还能减小壳体体积,携带更方便,而且还带有点火装置,使用者无需额外携带打火机,使用更加便捷。

A second-hand smoke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手烟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手烟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重,所以有很多人会吸食香烟来释放压力。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吸食香烟的人也是居世界首位的,据有关媒体的报道我国大约有3亿多的烟民,烟民在吸食香烟的时候会吐出大量的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多种物质,其中有40多种是属于致癌物质。二手烟中的物质在被吸入人体后会和体内的氮气的衰变物质相结合,其结合的产物对人体的危害比二手烟更大。二手烟对常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的损害上,长期吸入二手烟的人容易患上肺炎、哮喘和肺癌。因此,二手烟不仅伤害烟民自己的身体,也大大危害了别人的健康。公告号为CN20476340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二手烟回收器,包括壳体,依次位于壳体内形成风道的烟雾收集室、过滤系统和排风孔,设置在风道上的吸尘电机,以及设于壳体内用于驱动吸尘电机的电源系统,所述烟雾收集室与一体便携式烟灰缸连通。该技术通过在烟雾收集室外连通一体便携式烟灰缸,从而实现烟雾和烟灰的回收,但是该二手烟回收器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在抽烟时更好地实现烟雾回收,避免二手烟危害的二手烟回收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手烟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香烟入口,所述香烟入口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与香烟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香烟入口和点火装置的下方水平并列设有烟灰回收仓和用于净化烟雾的烟雾收集仓,所述烟灰回收仓和香烟入口连通,所述烟雾收集仓设有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烟雾收集仓通过所述烟雾入口与烟灰回收仓连通。本技术二手烟回收装置,通过合理布局,使壳体内的组件设置更紧凑,有利于减小壳体的体积,携带方便,且自带点火装置,使用更便捷。使用时将香烟从香烟入口伸入壳体内,通过点火装置即可点燃香烟,壳体内设置的烟灰回收仓可收集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烟灰和吸完后的烟头,烟雾收集仓可收集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并经净化后,从烟雾出口排出,从而实现烟灰的回收和烟雾的净化。其中壳体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形状,优选为矩形体,点火装置可为充电打火机,如指纹感应式的充电打火机等。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香烟入口位置设置有一个外凸的管状烟嘴,所述管状烟嘴的内腔构成所述香烟入口。在抽吸过程中,香烟会慢慢变短,当香烟变得较短时,为了使烟雾和烟灰在壳体内而不外漏,则需要将香烟进一步往壳体内伸入,这样会使使用者与壳体的接触距离太近,进而影响使用者的抽吸体验。通过设置管状烟嘴,可使香烟较短时,烟雾和烟灰也不易外漏,同时也不影响使用者的抽吸体验,而且管状烟嘴还可以对香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香烟伸入壳体的过程中或抽吸的过程中被折断。作为优选,香烟入口和烟雾出口设置在壳体相对的侧面上。香烟入口和烟雾出口如果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在抽吸过程中,壳体中的烟雾会朝向使用者的方向排出,从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将香烟入口和烟雾出口相对设置,可保证排出的烟雾最大程度的远离使用者,当然香烟入口和烟雾出口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如香烟入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烟雾出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面。作为优选,在所述烟雾收集仓的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之间形成风流通道,所述烟雾收集仓内设有烟雾吸收组件和烟雾净化组件,所述烟雾吸收组件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第一风叶,所述第一风叶用于在风流通道中产生从烟雾入口到烟雾出口的风流,所述烟雾净化组件设置于风流通道中。这样可将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在第一风叶的引流作用下吸入烟雾收集仓内,并通过烟雾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其中烟雾入口不宜设置太大,太大容易将烟灰吸入烟雾收集仓,从而影响净化组件的使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烟雾收集仓内位于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之间设有隔断将烟雾收集仓分隔为上方的风扇室和下方的烟雾净化组件安装空间,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位于隔断同一端的上下两侧,隔断远离烟雾入口方向的一端留有供上下连通的空间,所述第一风叶安装于风扇室内。这样可使烟雾收集仓内组件布局更加紧凑,既能减小烟雾收集仓体积,还能达到较好的烟雾收集和净化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风扇室为梯台形,风扇室远离烟雾入口一端竖向截面的面积小于靠近烟雾入口一端竖向截面的面积,在风扇室远离烟雾入口一端的面上设有开口,所述电机的主轴穿过所述开口延伸至风扇室内,在风扇室开口处设有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安装在电机主轴上。将风扇室设置为梯台形结构,并在风扇室开口处设置第二风叶,有利于将风扇室内的烟雾排出风扇室外,使风扇室外的烟雾量增减,这样可增加往风扇室外方向的气流流速,使烟雾更容易通过烟雾净化组件,并排出壳体外。作为优选,在所述风扇室的开口处、沿第二风叶的周向设有向风扇室内侧延伸的环形凸边。设置环形凸边,可提高第二风叶的引流效果,进而提高烟雾的排出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主轴延伸至风扇室内的一端与设置在风扇室内壁上的轴承连接。这样可使主轴转动更加灵活,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轴承可为与主轴相配合的深沟球轴承。作为优选,所述烟雾净化组件包括烟气过滤滤芯,所述烟气过滤滤芯的过滤材料包括过滤棉和磁石。烟雾通过烟雾净化组件后,烟雾中的焦油和固体状物质会被过滤棉吸附,磁石可对过滤棉过滤后的烟雾再次过滤,磁石的磁场会使烟雾经过时根据磁力场的方向流动,而磁石本身是冷的,可对焦油和烟尘达到截流的效果,经过两次过滤后,烟雾通过烟雾出口排出,其中磁石为颗粒状磁石或者中间设有通道的整块磁石。作为优选,所述烟雾收集仓内设有电源,所述电源和电机和/或点火装置连接并提供电力。电源可为充电的锂电池,也可以为干电池等。本技术提供的二手烟回收装置,还可以在壳体上设置一个烟灰回收仓的仓盖,仓盖可为可拆卸式的仓盖,这样可对烟灰回收仓进行清理,排出其中的烟灰和烟头,实现重复利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二手烟回收装置,通过对壳体内的烟灰回收仓、烟雾收集仓、点火装置等组件进行合理布局,既能有效净化烟雾,避免二手烟危害,还能减小壳体体积,携带更方便,而且还带有点火装置,使用者无需额外携带打火机,使用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手烟回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手烟回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烟灰回收仓,3-烟雾收集仓,4-烟雾入口,5-烟雾出口,6-烟雾净化组件,7-电机,8-第一风叶,9-风扇室,10-第二风叶,11-轴承,12-点火装置,13-点火开关,14-电源,15-充电口,16-管状烟嘴,17-仓盖,18-环形凸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手烟回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二手烟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香烟入口,所述香烟入口位于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手烟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香烟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烟入口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与香烟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香烟入口和点火装置的下方水平并列设有烟灰回收仓和用于净化烟雾的烟雾收集仓,所述烟灰回收仓和香烟入口连通,所述烟雾收集仓设有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烟雾收集仓通过所述烟雾入口与烟灰回收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手烟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香烟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烟入口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与香烟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香烟入口和点火装置的下方水平并列设有烟灰回收仓和用于净化烟雾的烟雾收集仓,所述烟灰回收仓和香烟入口连通,所述烟雾收集仓设有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烟雾收集仓通过所述烟雾入口与烟灰回收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手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香烟入口位置设置有一个外凸的管状烟嘴,所述管状烟嘴的内腔构成所述香烟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手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烟入口和烟雾出口设置在壳体相对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手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雾收集仓的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之间形成风流通道,所述烟雾收集仓内设有烟雾吸收组件和烟雾净化组件,所述烟雾吸收组件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第一风叶,所述第一风叶用于在风流通道中产生从烟雾入口到烟雾出口的风流,所述烟雾净化组件设置于风流通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手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收集仓内位于烟雾入口和烟雾出口之间设有隔断将烟雾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时辉邱地张晶敏黄情余佩航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