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69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包括养殖池及至少二层养殖层,所述养殖层水平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养殖区间,其中:所述的养殖区间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门形框架,和交叉设置在两个门形框架之间的固定管,所述门形框架与固定管顶部缠设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上铺设有对应大小的土工格栅;所述的底层养殖层的下方养殖池池底设置有供氧盘,养殖层上分布有氧气管,且所述供氧盘和氧气管均连接氧气供应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养殖分层来提高养虾密度的立体养殖结构,高密度的虾养殖配合上部和底部的上下贯通的供氧模式来解决虾的缺氧问题,能够在同样面积的池塘中养虾产量提高数倍,是一种不扩大养殖池又能保护农业用地的方法。

A high-density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structure of prawn based on water stra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指一种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
技术介绍
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类。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对虾科。对虾营养丰富,《本草纲目》中提到,对虾有通络开胃,抗氧化的功效。经科学实验测定,南美白对虾蛋白质含量高达18.71%,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到氨基酸总量的38.78%,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1.65%,EPA和DHA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9.41%,且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B6,钙,铁,锌,硒元素含量丰富,对儿童能促进智力发育,对老人能改善健康,对成年人能补充身体必要元素,并且虾肉细腻爽口深受大众喜爱。因此提高对虾养殖行业收益率,吸引更多的农民及企业资本进入对虾养殖行业,扩大对虾养殖规模显得十分重要,尤其设计一种在面积不变的池塘中提高对虾养殖产量以获得较大的池塘经济效益更显得意义重大。中国专利CN202663987U公开了一种日本囊对虾室内分层集约化养殖设施,该养殖设施通过层状体将养殖池从表层至底层分为了多个养殖层,且利用托沙盘的设计,底部为透水透气的筛绢网,采用各个托沙盘间隔放置在横梁上,使托沙盘间留有空隙。该结构将养殖池从上至下分成多个养殖层,虽然可以现实分层集约化养殖,但不符合虾喜欢沉底栖息的生活习性,可能出现虾群集中到底层养殖层的问题。同时该结构采用在连接支架上放置托沙盘给对虾栖息,可能出现对虾栖息位置不均匀造成托沙盘翻倒的情况,存在养殖安全。另外,在养殖密度提高的情况下,供氧问题也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养殖池及垂直叠设在养殖池池底的含有顶层养殖层和底层养殖层的至少二层养殖层,所述养殖层水平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养殖区间,其中:所述的养殖区间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门形框架,和交叉设置在两个门形框架之间的固定管,所述门形框架与固定管顶部缠设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上铺设有对应大小的土工格栅;所述的底层养殖层的下方养殖池池底设置有供氧盘,养殖层上分布有氧气管,且所述供氧盘和氧气管均连接氧气供应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养殖区间的门形框架、固定管、钢丝网和土工格栅均为可拆卸的装配而成。可拆卸的装配可方便养殖区间横向或纵向的扩充,而且也便于搬运,并拆装可以重复再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层养殖层的两侧设置有钢丝和加固支架,其中所述加固支架固定插设于养殖池池底,所述钢丝拉设于门形框架与加固支架之间。通过加强底层养殖层的支撑强度,进而加强各养殖层的稳定,确保养殖安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门形框架由两根立柱和连接在两根立柱顶部的横管组成,底层养殖层的立柱插入养殖池池底,上层养殖层的立柱设于下层养殖层的立柱上。通过立柱和横管形成门形框架,与固定管、钢丝网形成各层养殖层的支撑体,保证对虾稳固的多层生活层。同时立柱和横管可焊接,也可可采用拆卸式的结构,拆卸结构可根据养殖池的具体情况,确定养殖层的层数和养殖规模,满足扩充需求,使用方便,养殖灵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土工格栅两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门形框架顶部可拆卸的装配。土工格栅的孔径采用小于对虾养殖时的最小直径,方便对虾附着和生活,并通过挂钩安装或更换土工格栅,方便快捷。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养殖分层来提高养虾密度的立体养殖结构,高密度的虾养殖配合上部和底部的上下贯通的供氧模式来解决虾的缺氧问题,能够在同样面积的池塘中养虾产量提高数倍,是一种不扩大养殖池又能保护农业用地的好方法。该养殖结构主要采用门形框架、固定管、钢丝网和土工格栅组成多个养殖层和养殖区间,且可根据需要扩充,结构稳定,养殖安全、灵活。本技术充分考虑了对虾的生活习性和高密度养殖可能带来的缺氧、安全等问题,能高密度养殖对虾并保证存活率和对虾质量,主要应用于池塘,养殖过程简单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养殖层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说明:1、养殖池,2、立柱,3、横管,4、固定管,5、土工格栅,6、钢丝网,7、钢丝,8、加固支架,9、挂钩,10、供氧盘,11、氧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2所示,该对虾养殖结构包括养殖池1及垂直叠设在养殖池1池底的含有顶层养殖层和底层养殖层的至少二层养殖层,所述养殖层水平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养殖区间。本例中共设五层养殖层,每个养殖层包括二个养殖区间。具体的,如图1所示,底层养殖层的下方养殖池1池底设置有供氧盘10,养殖层上分布有氧气管11,且供氧盘10和氧气管11均连接氧气供应设备。具体的,如图2所示,每个养殖区间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门形框架,和交叉设置在两个门形框架之间的固定管4,本例中门形框架共设置三个,相邻二个养殖区间共用中间那个门形框架。两侧的门形框架与固定管4顶部缠设有由钢丝拧紧绑扎的钢丝网6形成支撑面,钢丝网6上铺设有对应大小的土工格栅5。养殖区间的门形框架、固定管4、钢丝网6和土工格栅5均为可拆卸的装配而成,可拆卸的装配方式可以是插接、卡接、螺纹连接等。门形框架由两根立柱2和连接在两根立柱2顶部的横管3组成,底层养殖层的立柱插入养殖池1池底,上层养殖层的立柱设于下层养殖层的立柱上。土工格栅5两侧设置有挂钩9,所述挂钩9与门形框架顶部可拆卸的装配,土工格栅5的最大孔径小于对虾养殖时的最小直径,并通过柔性扎带使挂钩9与横管3形成固定连接。更具体的,底层养殖层的两侧设置有钢丝7和加固支架8,其中所述加固支架8固定插设于养殖池1池底,所述钢丝7拉设于门形框架与加固支架8之间来保证稳固性,详见图1、2。本技术为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设施,是由一个中间有横管分开的类似门形的框架、钢丝网和土工格栅拉设形成养虾层。使用时,首先用打桩机打桩深1.7m,里面灌入20cm混凝土作为支撑基础,把框架的四个角立柱和中间立柱由6根长4.5米的钢管插入地下1.5米左右,框架左面、中间、右面的立柱由若干根等间隔横向管道焊接,每相邻每层框架间有两根交叉固定管来起到固定作用,以便每层土工格栅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及垂直叠设在养殖池(1)池底的含有顶层养殖层和底层养殖层的至少二层养殖层,所述养殖层水平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养殖区间,其中:/n所述的养殖区间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门形框架,和交叉设置在两个门形框架之间的固定管(4),所述门形框架与固定管(4)顶部缠设有钢丝网(6),所述钢丝网(6)上铺设有对应大小的土工格栅(5);/n所述的底层养殖层的下方养殖池(1)池底设置有供氧盘(10),养殖层上分布有氧气管(11),且所述供氧盘(10)和氧气管(11)均连接氧气供应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及垂直叠设在养殖池(1)池底的含有顶层养殖层和底层养殖层的至少二层养殖层,所述养殖层水平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养殖区间,其中:
所述的养殖区间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门形框架,和交叉设置在两个门形框架之间的固定管(4),所述门形框架与固定管(4)顶部缠设有钢丝网(6),所述钢丝网(6)上铺设有对应大小的土工格栅(5);
所述的底层养殖层的下方养殖池(1)池底设置有供氧盘(10),养殖层上分布有氧气管(11),且所述供氧盘(10)和氧气管(11)均连接氧气供应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体分层的对虾高密度立体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区间的门形框架、固定管(4)、钢丝网(6)和土工格栅(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栋舟刘建华朱亚曦杨春毛运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苋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