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49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以实现控制位的集成设计,简化移动终端的外部结构,提高移动终端的外形简洁化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操作按钮、音量加控制位、音量减控制位和开关机控制位,以及与音量加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一控制部、与音量减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二控制部,和与开关机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三控制部,其中:第一控制部、第二控制部以及第三控制部分别与操作按钮连接,操作按钮用于转动控制第一控制部触发音量加控制位,以及第二控制部触发音量减控制位;并用于按压控制第三控制部触发开关机控制位。

A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层出不穷并不断完善,因此,智能手机在用户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各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和频率都较高,因此,用户除了对智能手机的性能、耗电量和存储量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以外,对于智能手机的外部结构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对于移动终端简洁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基本均包括开关机键、音量加键和音量减键,占用移动终端较多的外部空间,使移动终端的尺寸较大,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实现控制位的集成设计,简化移动终端的外部结构,提高移动终端的外形简洁化程度。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操作按钮、音量加控制位、音量减控制位和开关机控制位,以及与所述音量加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一控制部、与所述音量减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二控制部,和与所述开关机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三控制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以及所述第三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操作按钮连接,所述操作按钮用于转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触发所述音量加控制位,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部触发所述音量减控制位;并用于按压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部触发所述开关机控制位。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三个控制位,所述三个控制位包括音量加控制位、音量减控制位和开关机控制位。在本技术方案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位安装空间,所述控制位安装于所述控制位安装空间不同的内壁。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开关机控制位设置于与所述控制位安装空间的开口相对的内壁,所述音量加控制位和所述音量减控制位相对设置。在本技术方案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操作按钮安装于所述控制位安装空间的开口,包括旋转部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插设于所述控制位安装空间,所述旋转部径向限位于所述按压部,且所述按压部随所述旋转部转动。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旋转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按压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卡接的限位凹槽。在本技术方案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沿所述按压部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三控制部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开关机控制位相对的端部。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操作按钮与所述开口之间连接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和所述操作按钮密封所述控制位安装空间。本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通过控制一个操作按钮,即可控制移动终端的音量加控制位、音量减控制位和开关机控制位,从而减少移动终端外部操作按钮的数量,通过改变操作按钮的操作方向即可使控制部控制不同的控制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移动终端需要的更多的控制位集成到一个操作按钮控制,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本申请中控制部的设计,即可实现控制位的集成设计,简化移动终端的外部结构,提高移动终端的外形简洁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移动终端;2-操作按钮;31-音量加控制位;32-音量减控制位;33-开关机控制位;41-第一控制部;42-第二控制部;43-第三控制部;5-控制位安装空间;6-旋转部;7-按压部。具体实施方式为实现控制位的集成设计,简化移动终端的外部结构,提高移动终端的外形简洁化程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包括一个操作按钮2、音量加控制位31、音量减控制位32和开关机控制位33,以及与音量加控制位31对应设置的第一控制部41、与音量减控制位32对应设置的第二控制部42,和与开关机控制位33对应设置的第三控制部43,其中:第一控制部41、第二控制部42以及第三控制部43分别与操作按钮2连接,操作按钮2用于转动控制第一控制部41触发音量加控制位31,以及第二控制部42触发音量减控制位32;并用于按压控制第三控制部43触发开关机控制位33。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一个操作按钮2,即可控制移动终端1的音量加控制位31、音量减控制位32和开关机控制位33,从而减少移动终端1外部操作按钮2的数量,通过改变操作按钮2的操作方向即可使控制部4控制不同的控制位3。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移动终端1需要的更多的控制位3集成到一个操作按钮2控制,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本申请中控制部4结构的设计,即可实现控制位3的集成设计,简化移动终端1的外部结构,提高移动终端1的外形简洁化程度。该实施例中,将移动终端1常用的控制位3,例如音量加控制位31、音量减控制位32和开关机控制位33,集成到一个操作按钮2,从而通过设置一个操作按钮2,即可完成上述三种控制。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在本技术方案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移动终端1包括控制位安装空间5,控制位3安装于控制位安装空间5不同的内壁。该实施例中,控制位3安装于控制位安装空间5不同的内壁,则每个控制位3的控制方向不同,通过操作按钮2控制控制部4针对每个控制位3的方向不同,则控制操作按钮2的操作方向也不同,便于操作,并且还可以减少操作按钮2误操作的情况,提高操作精度。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可选的,开关机控制位33设置于与控制位安装空间5的开口相对的内壁,音量加控制位31和音量减控制位32相对设置。通过将移动终端1的音量加控制位31、音量减控制位32和开关机控制位33按如图所示的分布方式设置,可以根据操作按钮2针对每个控制位3的控制部4控制方向的不同,来控制操作按钮2的操作方向,从而使操作更加简便。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操作按钮2安装于控制位安装空间5的开口,包括旋转部6和按压部7,按压部7插设于控制位安装空间5,旋转部6径向限位于按压部7,且按压部7随旋转部6转动。通过将操作按钮2设置为包括旋转部6和按压部7,这样可以在合理的电路设计下,通过旋转部6带动按压部7旋转来实现对音量加控制位31以及音量减控制位32的控制,通过按压部7按压来实现开关机控制位33的控制。在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可选的,旋转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按压部设置有与限位凸起卡接的限位凹槽。将旋转部与按压部通过限位凸起以及限位凹槽的形式进行卡接,可以有效的简化操作按钮的结构。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在本技术方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41、第二控制部42沿按压部7的周向设置,第三控制部43设置于按压部7与开关机控制位33相对的端部。通过将第三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操作按钮、音量加控制位、音量减控制位和开关机控制位,以及与所述音量加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一控制部、与所述音量减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二控制部,和与所述开关机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三控制部,其中:/n所述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以及所述第三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操作按钮连接,所述操作按钮用于转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触发所述音量加控制位,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部触发所述音量减控制位;并用于按压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部触发所述开关机控制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操作按钮、音量加控制位、音量减控制位和开关机控制位,以及与所述音量加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一控制部、与所述音量减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二控制部,和与所述开关机控制位对应设置的第三控制部,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以及所述第三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操作按钮连接,所述操作按钮用于转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触发所述音量加控制位,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部触发所述音量减控制位;并用于按压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部触发所述开关机控制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位安装空间,所述控制位安装于所述控制位安装空间不同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控制位设置于与所述控制位安装空间的开口相对的内壁,所述音量加控制位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茵洁叶启璐武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