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4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其中,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包括: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所述接入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可接入的用户数;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网络负荷灵活地为用户分配业务时间。

Allo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user servic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特别是指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用户以行业客户为主,为避免大量用户同时做业务,对于可容忍一定延时的用户,用户可在不同的时间做业务,以达到错峰的效果。现有的错峰方案中,为用户分配不同的编号,在本次业务周期开始时根据首次业务时间和业务周期,确定用户做业务的时间。其中,首次业务时间是根据用户首次入网成功时由服务器分配的编号、用户接入小区的最大容量、不同用户的上报时间间隔确定的。一具体案例中,如表1所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下发路灯开灯指令:10个路灯一组,组内路灯间隔1秒。表1另一具体案例中,如表2所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水表抄表,其中业务上线时间为上午8:00-下午17:40。表2现有方案虽然可以将用户做业务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错开,但不能保证不同用户之间完全错开,例如用户数较多时,会存在多个用户配置的时间是同一时间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根据网络负荷灵活地为用户分配业务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包括: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所述接入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可接入的用户数;r>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进一步地,每一业务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所述多个子时间段的接入密度之间的差值不超过预设阈值。进一步地,所述m组用户包括第一组用户和第二组用户,所述m个业务时间段包括第一业务时间段和第二业务时间段,第一组用户与第一业务时间段对应,第二组用户与第二业务时间段对应,所述第一组用户的用户数大于第二组用户的用户数,所述第一业务时间段的时长大于第二业务时间段的时长。进一步地,第i组用户的用户数不大于第i个业务时间段的时长与接入密度的乘积,i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进一步地,所述业务时间为T_start~T_end,第i组用户的基准时间为T_start+(T0+T1+……+Ti-1),第i组内不同用户的业务时间为T_start+(T0+T1+……+Ti-1)+random(Ti),i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所述接入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可接入的用户数;第二分配模块,用于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处理模块,用于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用于向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提供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业务平台,用于向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提供业务模型,所述业务模型包括用户数和待分配的业务时间段;所述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型和所述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生成业务时间分配方案,并将所述业务时间分配方案发送给所述业务平台;所述业务平台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时间分配方案为每个用户配置业务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具体用于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所述接入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可接入的用户数;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中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用户数较多时,能够将多个用户的业务时间错开,达到错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业务时间和用户进行分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根据网络负荷灵活地为用户分配业务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101: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所述接入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可接入的用户数;步骤102: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步骤103: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本实施例中,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用户数较多时,能够将多个用户的业务时间错开,达到错峰的效果。进一步地,每一业务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所述多个子时间段的接入密度之间的差值不超过预设阈值,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进行评估,可区分更细的小区业务接入能力。进一步地,所述m组用户包括第一组用户和第二组用户,所述m个业务时间段包括第一业务时间段和第二业务时间段,第一组用户与第一业务时间段对应,第二组用户与第二业务时间段对应,所述第一组用户的用户数大于第二组用户的用户数,所述第一业务时间段的时长大于第二业务时间段的时长,即每组用户的用户数与对应的业务时间段的时长成正比。进一步地,第i组用户的用户数不大于第i个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所述接入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可接入的用户数;/n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n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n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段的接入密度,所述接入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可接入的用户数;
为N个用户依次分配编号,将N个用户分为m组,m组用户与m个业务时间段一一对应;
在每组用户对应的业务时间段随机分配每个用户的业务时间;
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一业务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所述多个子时间段的接入密度之间的差值不超过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组用户包括第一组用户和第二组用户,所述m个业务时间段包括第一业务时间段和第二业务时间段,第一组用户与第一业务时间段对应,第二组用户与第二业务时间段对应,所述第一组用户的用户数大于第二组用户的用户数,所述第一业务时间段的时长大于第二业务时间段的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组用户的用户数不大于第i个业务时间段的时长与接入密度的乘积,i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时间为T_start~T_end,第i组用户的基准时间为T_start+(T0+T1+……+Ti-1),第i组内不同用户的业务时间为T_start+(T0+T1+……+Ti-1)+random(Ti),i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6.一种用户业务时间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将待分配的业务时间分为m个业务时间段,根据网络的无线资源负荷获取每个业务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香张超高向东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