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45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路集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弧形导向槽内插接有弧形金属弹片,所述弧形金属弹片倾斜焊接在立柱的侧壁上,所述立柱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杆,两个滑块之间焊接有弹性金属板,所述弹性金属板的两侧呈弧形设置,与弹性金属板位置对应的小安装槽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弹性金属板匹配的卡槽。该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能够将线缆区分开,并且将线缆固定在一个装置上,线缆拆装方式简单,便于工作维修人员区分查找线缆,工作效率更高,能够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使用的线缆塑料扎口绳使用量,更加节能环保。

A line bunching device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集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楼宇中的机房会有很多的线缆,为了方便整理线缆会使用很多的塑料扎口绳,当线路毁坏需要替换维修时,往往直接将塑料扎口绳减掉,不可多次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使用塑料扎口绳扎起来的线缆查找繁琐,给维修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侧壁沿轴向开设有多个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圆弧夹角大于180度,所述固定柱上端的中部开设有大安装槽,所述大安装槽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安装槽,且小安装槽贯穿固定柱,相邻两个弧形槽之间的大安装槽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导向槽,所述大安装槽内插接有立柱,所述弧形导向槽内插接有弧形金属弹片,所述弧形金属弹片倾斜焊接在立柱的侧壁上,所述立柱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呈正六棱柱型,所述小安装槽内壁的底部焊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呈正六边形,所述连接杆和转向杆均插接在小安装槽内,且转向杆的末端贯穿轴承内圈,所述转向杆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旋柄,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之间焊接有弹性金属板,且弹性金属板呈半圆形,所述弹性金属板的两侧呈弧形设置,与弹性金属板位置对应的小安装槽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弹性金属板匹配的卡槽。优选的,多个弧形槽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弧形槽绕大安装槽呈环形阵列。优选的,所述转向杆和连接杆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杆和立柱一体成型设置。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长度等于弹性金属板展开时的长度,所述连接杆下插小安装槽内时,所述弹性金属板呈竖直状态。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旋转旋柄,使得立柱带着弧形金属弹片沿着弧形导向槽运动,使得弧形金属弹片弹出并卡在线缆上,实现线缆的固定,维修替换时,只需要将弧形金属弹片卷在立柱上,抽掉对应的线缆即可,该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能够将线缆区分开,并且将线缆固定在一个装置上,线缆拆装方式简单,便于工作维修人员区分查找线缆,工作效率更高,能够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使用的线缆塑料扎口绳使用量,更加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的结构俯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的结构主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的立柱、连接杆和转向杆安装结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的轴承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的弹性金属板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柱1、弧形槽2、大安装槽3、弧形导向槽4、弧形金属弹片5、立柱6、连接杆7、转向杆8、旋柄9、小安装槽10、卡槽11、轴承12、导向槽13、滑块14、弹性金属板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包括固定柱1,固定柱1侧壁沿轴向开设有多个弧形槽2,设置的弧形槽2用于放置线缆,且弧形槽2的圆弧夹角大于180度,能够防止线缆从弧形槽2内脱离开来,多个弧形槽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弧形槽2绕大安装槽3呈环形阵列,固定柱1上端的中部开设有大安装槽3,大安装槽3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安装槽10,且小安装槽10贯穿固定柱1,相邻两个弧形槽2之间的大安装槽3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导向槽4,大安装槽3内插接有立柱6,弧形导向槽4内插接有弧形金属弹片5,弧形金属弹片5倾斜焊接在立柱6的侧壁上,设有的立柱6用于缠绕弧形金属弹片5,在立柱6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弧形金属弹片5沿着弧形导向槽4伸出来,使得弧形金属弹片5能够压在安装好的线缆上,从而实现对线缆的固定,立柱6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杆8,转向杆8和连接杆7一体成型设置,连接杆7和立柱6一体成型设置。转向杆8呈正六棱柱型,小安装槽10内壁的底部焊接有轴承12,轴承12内圈呈正六边形,连接杆7和转向杆8均插接在小安装槽10内,且转向杆8的末端贯穿轴承12内圈,通过设置轴承12与转向杆8的配合,使得装置在安装的过程当中更加的稳定,能够防止立柱6、连接杆7和转向杆8晃动,转向杆8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旋柄9,既可以防止转向杆8从上端掉出来,用便于对转向杆8进行转动,连接杆7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槽13,导向槽13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4,两个滑块14之间焊接有弹性金属板15,且弹性金属板15呈半圆形,弹性金属板15的两侧呈弧形设置,便于在旋转的过程中弹性金属板15从卡槽11内脱离出来,导向槽13的长度等于弹性金属板15展开时的长度,连接杆7下插小安装槽10内时,弹性金属板15呈竖直状态,便于立柱6、连接杆7和转向杆8的安装,与弹性金属板15位置对应的小安装槽10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弹性金属板15匹配的卡槽11,当弹性金属板15卡在卡槽11内的时候既可以实现立柱6的固定,从而能够防止弧形金属弹片5恢复到弧形导向槽4内。本专利技术在操作时,将带有连接杆7、转向杆8和六个弧形金属弹片5的立柱6插在大安装槽3和小安装槽10内,且对应位置的弧形金属弹片5插在对应的弧形导向槽4内,通过螺钉将旋柄9固定在转向杆8的底部,将线缆分别塞到弧形槽2内,旋转旋柄9,使得立柱6带着弧形金属弹片5沿着弧形导向槽4运动,使得弧形金属弹片5弹出并卡在线缆上,实现线缆的固定,维修替换时,只需要将弧形金属弹片5卷在立柱6上,抽掉对应的线缆即可,该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能够将线缆区分开,并且将线缆固定在一个装置上,线缆拆装方式简单,便于工作维修人员区分查找线缆,工作效率更高,能够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使用的线缆塑料扎口绳使用量,更加节能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包括固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侧壁沿轴向开设有多个弧形槽(2),且弧形槽(2)的圆弧夹角大于180度,所述固定柱(1)上端的中部开设有大安装槽(3),所述大安装槽(3)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安装槽(10),且小安装槽(10)贯穿固定柱(1),相邻两个弧形槽(2)之间的大安装槽(3)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导向槽(4),所述大安装槽(3)内插接有立柱(6),所述弧形导向槽(4)内插接有弧形金属弹片(5),所述弧形金属弹片(5)倾斜焊接在立柱(6)的侧壁上,所述立柱(6)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杆(8),所述转向杆(8)呈正六棱柱型,所述小安装槽(10)内壁的底部焊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内圈呈正六边形,所述连接杆(7)和转向杆(8)均插接在小安装槽(10)内,且转向杆(8)的末端贯穿轴承(12)内圈,所述转向杆(8)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旋柄(9),所述连接杆(7)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槽(13),所述导向槽(13)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4),两个滑块(14)之间焊接有弹性金属板(15),且弹性金属板(15)呈半圆形,所述弹性金属板(15)的两侧呈弧形设置,与弹性金属板(15)位置对应的小安装槽(10)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弹性金属板(15)匹配的卡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楼宇用的线路集束装置,包括固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侧壁沿轴向开设有多个弧形槽(2),且弧形槽(2)的圆弧夹角大于180度,所述固定柱(1)上端的中部开设有大安装槽(3),所述大安装槽(3)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安装槽(10),且小安装槽(10)贯穿固定柱(1),相邻两个弧形槽(2)之间的大安装槽(3)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导向槽(4),所述大安装槽(3)内插接有立柱(6),所述弧形导向槽(4)内插接有弧形金属弹片(5),所述弧形金属弹片(5)倾斜焊接在立柱(6)的侧壁上,所述立柱(6)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杆(8),所述转向杆(8)呈正六棱柱型,所述小安装槽(10)内壁的底部焊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内圈呈正六边形,所述连接杆(7)和转向杆(8)均插接在小安装槽(10)内,且转向杆(8)的末端贯穿轴承(12)内圈,所述转向杆(8)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旋柄(9),所述连接杆(7)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良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