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技术

技术编号:235110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其中一种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通道壳体,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所述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第一端侧面的第一下风口、第二下风口,所述第一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所述第二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空调器的工作模式变换被选择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

Air guide structur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器送风形式单一,冷、热风均从同一个风口吹出,仅通过导风装置对风向进行偏转,容易造成制冷模式多数冷风未达到房顶就开始下沉,制热模式多数热风未到达地面就开始上浮,使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具有处于所述导风结构两端的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空调器的工作模式变换被选择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通道壳体,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所述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第一端侧面的第一下风口、第二下风口,所述第一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所述第二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优选地,所述第一下风口与所述第二下风口并列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下挡风板、第二下挡风板分别枢接连接与所述第一下风口、第二下风口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挡风板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一下风口远离所述第二下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二下挡风板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二下风口远离所述第一下风口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与所述第二下挡风板形成对开结构。优选地,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侧面为柱体。优选地,所述柱体为棱柱,所述棱柱具有处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侧壁,所述第一下风口与所述第二下风口分别处于所述两个相邻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检测人体的位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与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电连接,以调整所述导风结构的第一下挡风板及第二下挡风板的打开角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风结构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导风结构,包括:获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根据获取的工作模式控制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打开或者关闭。优选地,当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且下风口结构包括多个下风口、上风口结构包括多个上风口时,控制多个下风口中的至少部分打开,控制多个上风口全部打开;当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且下风口结构包括多个下风口、上风口结构包括上风口时,控制多个下风口全部打开,控制多个上风口中的至少部分打开。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人体的位置,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获取的人体的位置,调整第一下挡风板及第二下挡风板的夹角,以使下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人体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由于在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所述下风口结构及上风口结构,尤其能够与具有对旋轴流风机的空调器的运行工况也即工作模式相适应,具体的,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出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进风口,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进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出风口,由此考虑热空气与冷空气在密度上的差异,使热空气能够自行上升而冷空气能够自行下沉,从而能够使空间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空调的舒适性,而进一步可以明确的是,由于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分别处于了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长度两端也即分别处于了其的顶端和底端,从而使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两者的间距拉大,这时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中流出或者回流的气流路径形成大循环,这也更加利于空间内温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下风口结构处于全部打开状态);图2为图1的导风结构处于全部关闭状态;图3为图1的导风结构处于居中出风状态;图4为图1中导风结构处于右侧出风状态;图5为图1中导风结构处于左侧出风状态。附图标记表示为:1、导风通道壳体;111、第一下风口;112、第一下挡风板;113、第二下风口;114、第二下挡风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应用于空调器尤其是具有对旋轴流风机的空调器中,更为具体的是一种柜式空调器,包括导风通道壳体1,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内布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流风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换热器,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图中未标出),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所述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工作模式例如包括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在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所述下风口结构及上风口结构,尤其能够与具有对旋轴流风机的空调器的运行工况也即工作模式相适应,具体的,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出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进风口,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进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出风口,由此考虑热空气与冷空气在密度上的差异,使热空气能够自行上升而冷空气能够自行下沉,从而能够使空间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空调的舒适性,而进一步可以明确的是,由于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分别处于了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两端也即分别处于了其的顶端和底端,从而使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两者的间距拉大,这时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中流出或者回流的气流路径形成大循环,这也更加利于空间内温度的均匀性。优选地,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第一端侧面(针对柜式空调器而言,可以理解为底端)的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112,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114。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及第二下风口113,能够更加灵活的对所述下风口结构的气流针对区域进行限定,进风时限定进风流量而出风时则限定出风流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风口111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并列相邻设置,具体如图中方位所示,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及第二下风口113分别处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分别枢接连接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的外侧,如此可以保证所述下风口结构在出风时的出风角度的多样性及角度范围的最大化设计,而将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分别以枢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对应的下风口的外侧能够使对应下风口的气流在流出时的导风距离的最大化。所述枢接的方式具体例如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枢接轴的方式实现,而可以理解的是,任何能够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或者第二下挡风板114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或者第二下风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通道壳体(1),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所述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第一端侧面的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112),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1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通道壳体(1),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所述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第一端侧面的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112),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并列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分别枢接连接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远离所述第二下风口(113)的一侧,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远离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与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形成对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1)的第一端侧面为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为棱柱,所述棱柱具有处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侧壁,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曹睿吴俊鸿梁博刘汉黄鑫张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