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令鹤专利>正文

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85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缠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茶具进行缠绕防护膜,且操作简单的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和支杆等;第一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拨动楔形把手向右移动,使固定夹板对茶具进行固定,再通电机控制带动升降装置向上移动,对摆动夹板进行挤压,使茶具进行固定夹住,还由于复位弹簧的拉力使空心环形管向下移动,空心环形管向下移动通过螺母带动螺杆转动,使转杆也转动复位,摆动夹板也通过第一弹簧复位,从而达到在对茶具缠绕完后,摆动夹板能够自动复位的功能。

A protective film winding device for ceramic tea set pack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缠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在陶质茶具中,紫砂茶具最为著名。它兴起于北宋之初,后来逐渐成为别具一格的名优茶具,并盛行于明、清两个朝代。提梁紫砂壶茶具的由来有个动听的故事,相传,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喜好饮茶,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的时候,为了方便在外出时煮茶、饮茶,专门请人烧制了由他自己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便把这种壶命名为“提梁壶”或“东坡壶”。这种“提梁壶”外观精美又古朴是陶瓷礼品中的佳品。提梁壶一直在中国茶文化、茶具家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摆放在普通百姓家八仙桌上基本是提梁壶,因其造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走进许多普通家庭,在对茶具生产完后,需要对茶具进行运输,由于茶具是易碎物品,所以在运输时特别麻烦,需要使用防护膜对茶具进行缠绕包装。现有的对茶具进行缠绕防护膜都是人工使用手动进行缠绕,由于茶具特别易碎,所以需要缠绕很多层的防护膜,以确保茶具在运输中不会受损,人工缠绕效率低,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对茶具进行缠绕防护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1)和支杆(2),该第一支架(1)上固接有支杆(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传动装置、支撑板(5)、摆动夹板(6)、第一弹簧(7)、升降装置(8)、滑杆(9)、启动开关(10)、楔形把手(11)、第二支架(12)、固定夹板(121)、第二弹簧(13)和第一滚轮(14),该支杆(2)的一端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板(5),该支撑板(5)的一侧对称连接有摆动夹板(6),该摆动夹板(6)与该支撑板(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该转杆(4)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8),该第一支架(1)的一侧固接有滑杆(9),该滑杆(9)的一侧设有启动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架(1)和支杆(2),该第一支架(1)上固接有支杆(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传动装置、支撑板(5)、摆动夹板(6)、第一弹簧(7)、升降装置(8)、滑杆(9)、启动开关(10)、楔形把手(11)、第二支架(12)、固定夹板(121)、第二弹簧(13)和第一滚轮(14),该支杆(2)的一端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板(5),该支撑板(5)的一侧对称连接有摆动夹板(6),该摆动夹板(6)与该支撑板(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该转杆(4)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8),该第一支架(1)的一侧固接有滑杆(9),该滑杆(9)的一侧设有启动开关(10),该滑杆(9)上通过滑孔连接有楔形把手(11),该第一支架(1)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支架(12),该第二支架(12)的一侧通过滑孔连接有固定夹板(121),该固定夹板(121)与该第二支架(1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该固定夹板(12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滚轮(14),该第一滚轮(14)与楔形把手(11)一端的滑槽连接,该传动装置用于带动茶具进行转动,该升降装置(8)用于对茶具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茶具包装用防护膜缠绕装置,其特征是,传动装置包括有电机(3)和转杆(4),该支杆(2)的一端固接有电机(3),该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转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令鹤
申请(专利权)人:朱令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