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锐彬专利>正文

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77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工人进行陶泥压平、不需要工人手动更换陶泥的陶泥自动压平装置。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包括有安装底座、箱体、下料斗、压泥组件、动力组件等;安装底座顶部安装有箱体,箱体右侧下部安装有下料斗,箱体左侧下部开有开口,箱体内安装有通过升降的方式进行压泥的压泥组件,箱体右侧上部安装有通过转动的方式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泥组件能够将陶泥压平,不再需要通过工人上下摆动压泥部件将陶泥压平,节省了大量人力,通过动力组件能够在压平陶泥时提供动力。

A kind of clay automatic flatt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
技术介绍
陶泥即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在使用陶泥制作陶瓷、碗用等制品时,一般都需要通过人工先将陶泥压平。目前,在压平陶泥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将陶泥需要压平的陶泥放至桌面上,然后工人用手握住压泥部件将放置在桌面上的陶泥压平,将陶泥压平后从桌面上取走,这种通过人工将陶泥压平的方式需要频繁的上下摆动压泥部件,这样频繁摆动压泥部件需要耗费工人较大的力气,同时,工人将桌面的陶泥压平后需要进行手动更换,如此,导致工人压陶泥的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代替工人进行陶泥压平、不需要工人手动更换陶泥的陶泥自动压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在压平陶泥时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压平、需要人工手动更换陶泥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工人进行陶泥压平、不需要工人手动更换陶泥的陶泥自动压平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包括有:安装底座;箱体,安装在安装底座顶部,箱体左侧下部开有开口;下料斗,安装在箱体右侧下部;压泥组件,安装在箱体内,通过升降的方式进行压泥;动力组件,安装在箱体右侧上部,通过转动的方式提供动力。可选地,压泥组件包括有放置板、圆环筒、推杆、滑套、第一齿条、第一弹簧和压板,箱体内下部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上放置有圆环筒,圆环筒右端安装有推杆,箱体内中部安装有滑套,滑套内滑动式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齿条底部安装有压板。可选地,动力组件包括有第一齿轮、扭力弹簧、壳体、电机和扇形齿轮,箱体右侧上部转动式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轮与箱体的转动连接处连接有扭力弹簧,箱体右侧上部安装有壳体,壳体内中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可与第一齿轮啮合。可选地,还包括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有缸体、活塞、第二齿条、第二弹簧和出气管,壳体内右侧上部安装有缸体,缸体内滑动式安装有活塞,活塞左侧安装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缸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缸体下部右侧安装有出气管,推杆右部滑动式位于出气管内。可选地,还包括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有第二齿轮、第一皮带轮、转轴、挡板、第二皮带轮和平皮带,壳体内下部转动式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前侧安装有第一皮带轮,下料斗上通过轴承座转动式安装有转轴,转轴周边均匀间隔安装有至少两个挡板,转轴前侧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接有平皮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压泥组件能够将陶泥压平,不再需要通过工人上下摆动压泥部件将陶泥压平,节省了大量人力,通过动力组件能够在压平陶泥时提供动力,通过推动组件能够代替人工将压平后的陶泥向左侧推出,通过下料组件能够实现间歇性的自动下料,如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人压平陶泥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底座,2箱体,3下料斗,4开口,5放置板,6圆环筒,7推杆,8滑套,9第一齿条,10第一弹簧,11压板,12第一齿轮,121扭力弹簧,13壳体,14电机,15扇形齿轮,16缸体,17活塞,18第二齿条,19第二弹簧,20出气管,21第二齿轮,22第一皮带轮,23转轴,24挡板,25第二皮带轮,26平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安装底座1、箱体2、下料斗3、压泥组件和动力组件,安装底座1顶部安装有箱体2,箱体2右侧下部安装有下料斗3,箱体2左侧下部开有开口4,箱体2内安装有通过升降的方式进行压泥的压泥组件,箱体2右侧上部安装有通过转动的方式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如图1所示,压泥组件包括有放置板5、圆环筒6、推杆7、滑套8、第一齿条9、第一弹簧10和压板11,箱体2内下部安装有放置板5,放置板5上放置有圆环筒6,圆环筒6右端通过螺钉连接有推杆7,箱体2内中部安装有滑套8,滑套8内滑动式安装有第一齿条9,第一齿条9与滑套8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齿条9底部通过螺钉连接有压板11。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包括有第一齿轮12、扭力弹簧121、壳体13、电机14和扇形齿轮15,箱体2右侧上部通过转动轴转动式安装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与第一齿条9啮合,第一齿轮12与箱体2的转动连接处连接有扭力弹簧121,箱体2右侧上部安装有壳体13,壳体13内中部通过螺栓固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形齿轮15,扇形齿轮15可与第一齿轮12啮合。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工作人员在压陶泥时,首先将需要压平的陶泥通过下料斗3进入箱体2内,然后工作人员启动动力组件带动压泥组件将陶泥压平,压平后的陶泥通过开口4推出收集,陶泥压完后,工作人员关闭动力组件。工作人员在压平陶泥时,陶泥通过下料斗3落入放置板5上,随后工作人员启动动力组件带动第一齿条9在滑套8内向下滑动,第一弹簧10被拉伸,压板11随之向下移动将放置板5上的陶泥压平,将陶泥压平后,关闭动力组件,在第一弹簧10复位的作用下,第一齿条9在滑套8内向上滑动复位,压板11随之向上移动复位,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推动推杆7向左移动带动圆环筒6向左移动将压平后的陶泥推出收集,将陶泥推出后,工作人员向右拉动推杆7复位,圆环筒6随之向右移动复位,如此,在将陶泥压平时,不再需要通过工人上下摆动压泥部件将陶泥压平,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人员压陶泥的工作效率。在压平陶泥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4带动扇形齿轮15转动顺时针转动,当扇形齿轮15顺时针转动至与第一齿轮12啮合时,扇形齿轮15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2逆时针转动,扭力弹簧121被压缩,从而通过第一齿条9带动压板11向下移动将陶泥压平,当扇形齿轮15顺时针转动与第一齿轮12脱离时,在扭力弹簧121复位的作用下,第一齿轮12随之顺时针转动复位,当陶泥压完后,工作人员关闭电机14,随后将压平后的陶泥收集放好,如此,提高了工作人员压平陶泥的工作效率。实施例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为了做到自动将陶泥块推出,还包括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有缸体16、活塞17、第二齿条18、第二弹簧19和出气管20,壳体13内右侧上部通过螺栓固接有缸体16,缸体16内滑动式安装有活塞17,活塞17左侧安装有第二齿条18,第二齿条18与缸体16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缸体16下部右侧安装有出气管20,推杆7右部滑动式位于出气管20内。如图1和2所示,为了达到自动下料的目的,还包括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有第二齿轮21、第一皮带轮22、转轴23、挡板24、第二皮带轮25和平皮带26,壳体13内下部通过转动轴转动式安装有第二齿轮21,第二齿轮21前侧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2,下料斗3上通过轴承座转动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安装底座;/n箱体,安装在安装底座顶部,箱体左侧下部开有开口;/n下料斗,安装在箱体右侧下部;/n压泥组件,安装在箱体内,通过升降的方式进行压泥;/n动力组件,安装在箱体右侧上部,通过转动的方式提供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安装底座;
箱体,安装在安装底座顶部,箱体左侧下部开有开口;
下料斗,安装在箱体右侧下部;
压泥组件,安装在箱体内,通过升降的方式进行压泥;
动力组件,安装在箱体右侧上部,通过转动的方式提供动力。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其特征是:压泥组件包括有放置板、圆环筒、推杆、滑套、第一齿条、第一弹簧和压板,箱体内下部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上放置有圆环筒,圆环筒右端安装有推杆,箱体内中部安装有滑套,滑套内滑动式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齿条底部安装有压板。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泥自动压平装置,其特征是:动力组件包括有第一齿轮、扭力弹簧、壳体、电机和扇形齿轮,箱体右侧上部转动式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轮与箱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锐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