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71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在通过沿着切割件的上表面移动来进行切割加工的便携式切割机中,在现有技术中使作为电源的电池组进入到把手部的下方来进行安装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在不损害把手部的把持性的情况下对大型的电池组进行安装。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能够在不损害把手部的把持性的情况下对大型的电池组进行安装。使在上表面具有连接面的长方体形状的电池组(31)构成为以其连接面朝向侧方的姿势安装在把手部(20)的刀具相反侧。由于电池组构成为不是安装于把手部(20)的下方而是以向侧方突出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能够在不损害把手部的把持性的情况下安装厚度尺寸(H)较大的电池组(31)。

Portable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切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充电式电池组(batterypack)作为电源来进行动作的便携式切割机。
技术介绍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如下一种技术,该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安装电池组来作为电源的便携式切割机。这种切割机还被称为所谓的便携式圆锯,因此,在使其矩形的基座抵接于切割件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能够把持着把手部并使之向前方移动,据此,使突出于基座下表面侧的圆形的刀具切入切割件来进行切割加工。在如下述专利文献中公开那样的、现有技术的这种切割机中,电池组的安装部位被设定在从把手部的后部到下方的空间。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有效利用该下方空间,能够在不损害该切割机的紧凑性的情况下对电池组进行安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201598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7981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现有技术的电池安装结构中,对能够安装于把手部的后部侧的下方空间的电池在尺寸上有界限,因此存在不能适用近年开始普及的更大型的电池组的问题。更大型的电池组易于与基座干涉,另一方面,如果为了避免与基座干涉而将把手部的高度位置设定得较高的话,则存在如下问题:把持高度变高而远离切割部位,因此有损于进行切割作业时的操作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不用提高把手部的高度位置而能够将更大型的电池组安装在把手部的后部侧。【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1个特征,便携式切割机具有如下结构:具有基座和切割机主体,其中,所述基座抵接于切割件,所述切割机主体支承于基座的上表面,通过使切割机主体的刀具向基座的下表面侧突出来切入切割件。切割机主体具有电动马达和把手部,其中,所述电动马达作为使刀具进行动作的驱动源,所述把手部供使用者把持,在把手部的位于刀具相反侧的侧部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其中,所述电池组在上表面具有连接面,电池组具有如下结构:能够通过使连接面以朝向侧方的姿势(横倒姿势)相对于电池安装部滑动而安装于电池安装部。因此,由于构成为将在上表面具有连接面的电池组以连接面朝向侧方的姿势安装于把手部的侧部,因此,不用提高把手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而能够对厚度尺寸(安装状态下向侧方伸出的尺寸)较大的电池组进行安装。即,由于构成为将电池组以连接面朝向侧方的姿势进行安装,因此,在安装状态下厚度尺寸成为从把手部向侧方伸出的尺寸。其结果,能够构成为把手部的高度位置不受电池组的厚度尺寸的影响。据此,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把手部的正下方确保较大的安装空间而能够对大型的电池组进行安装,进而能够提高把手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位置设定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收装电动马达的马达壳体从把手部的刀具相反侧向侧方突出设置。能够在所述电池安装部上互换安装厚度尺寸不同的2种电池组,且任一电池组均以不超过马达壳体的刀具相反侧的端部的范围的方式安装于电池安装部。因此,构成为互换厚度尺寸不同的2种电池组,并将其分别以连接面朝向侧方的姿势进行安装,被安装的电池组分别在不从马达壳体的刀具相反侧的端部露出的范围内被安装,因此,不会损害该便携式切割机在横向(左右方向)上的紧凑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电池组被的高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使其位于比覆盖刀具的罩部的上端缘低的范围内。因此,由于构成为电池组被安装在不超过覆盖刀具的罩部的上端缘的范围内,因此,不会损害该便携式切割机在上下方向上的紧凑性,进而不会损害该便携式切割机的操作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电池组被的高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使得其位于比把手部的把持部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对把持部进行把持时,电池组不会成为妨碍,并且,在把持的状态下电池组也不会成为妨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电池组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使得其后端部位于比把手部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把手部后方的闲置空间来安装大型的电池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电池组向前倾方向滑动而安装于电池安装部,其中,所述前倾方向为向朝着切割行进时的前方下降的方向。因此,能够使位于把手部后方的使用者在进行电池的安装、拆卸时的滑动动作的操作性变得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在收装电动马达的马达壳体的前方配置有用于进行电动马达的动作控制的控制器。因此,能够利用马达壳体前方的死区(deadspace)来紧凑地配置控制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控制器以下部侧向前方移动的前倾姿势被收装于控制器壳体。控制器壳体的上部连结于马达壳体。因此,能够抑制控制器壳体的高度尺寸的同时,提高其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在控制器壳体的前方设置上部低于该控制器壳体的高度的电材收装部。因此,能够利用闲置空间来紧凑地配置电材收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控制器壳体的刀具相反侧的端部与马达壳体的刀具相反侧的端部对齐而共面。因此,通过使控制器壳体的端部和马达壳体的端部接地(接触地面),而能够以刀具侧朝向上方的姿势稳定地设置该便携式切割机,据此,能够实现更换刀具等维护作业的便利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在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有接地面,使该便携式切割机能够通过基座、把手部和控制器壳体这3个部位以倒立姿势设置。因此,能够预先将该便携式切割机以使基座的下表面侧朝向上方的3点倒立姿势稳定地设置,据此,能够防止在暂时中断作业时等产生的设置面等损伤的同时,使该便携式切割机在设置面上待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右视图。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II)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从图1中的箭头(III)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主视图。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IV)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左视图。图5是从图1中的箭头(V)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后视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右视图。本图示出了通过使切割机主体向上移动而减小了切入深度的状态。图7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左视图。本图示出了通过使切割机主体向上移动而减小了切入深度的状态。图8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左视图。本图示出了将电池组拆下后的状态。图9是电池组单独的立体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左视图。图11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左视图。本图示出了将电池组拆下后的状态。图12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右视图。图13是从图12中的箭头(XIII)方向观察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14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纵剖视图。本图是图12中的(XIV)-(XIV)的剖面向视图。图15是从图1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其具有基座和切割机主体,其中,所述基座抵接于切割件,所述切割机主体支承于该基座的上表面,通过使该切割机主体的刀具向所述基座的下表面侧突出来切入切割件,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特征在于,/n所述切割机主体具有电动马达和把手部,其中,所述电动马达作为使所述刀具进行动作的驱动源,所述把手部供使用者把持,/n在该把手部的位于刀具相反侧的侧部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其中,所述电池组在上表面具有连接面,/n所述电池组构成为能够通过使所述连接面以朝向侧方的姿势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滑动而安装于电池安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7 JP 2018-167909;20190425 JP 2019-084160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其具有基座和切割机主体,其中,所述基座抵接于切割件,所述切割机主体支承于该基座的上表面,通过使该切割机主体的刀具向所述基座的下表面侧突出来切入切割件,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机主体具有电动马达和把手部,其中,所述电动马达作为使所述刀具进行动作的驱动源,所述把手部供使用者把持,
在该把手部的位于刀具相反侧的侧部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其中,所述电池组在上表面具有连接面,
所述电池组构成为能够通过使所述连接面以朝向侧方的姿势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滑动而安装于电池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收装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壳体从所述把手部的刀具相反侧向侧方突出设置,
能够在所述电池安装部上互换安装厚度尺寸不同的2种电池组,且任一电池组均以不超过所述马达壳体的刀具相反侧的端部的范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构成为,其在高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使得其位于比覆盖所述刀具的罩部的上端缘低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构成为,其在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河内克己木村佳弘稻吉广共滨田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