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麻醉机及其麻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临床麻醉机及其麻醉方法。
技术介绍
临床麻醉机是麻醉设备的一种,能够对病人进行有效的雾化麻醉操作,多由支架、麻醉机主体以及麻醉管构成,通过向佩戴了面罩的病人输送麻醉液,经由面罩中的雾化头雾化之后,被病人吸入体内,从而起到麻醉效果,但是现有的麻醉机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麻醉机为了保证移动的便捷性,会在支架底端使用万向轮结构,在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医护人员需要逐个锁死万向轮中的锁死结构,才能保证整体不会晃动,在紧急操作的过程中,上述操作方法过于耽误时间;2.在对病人进行麻醉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病人的顺畅呼吸,需要对病人进行吸痰操作,但是现有的麻醉机吸痰功能设计不合理,面罩的反复佩戴影响麻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麻醉机及其麻醉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麻醉机为了保证移动的便捷性,会在支架底端使用万向轮结构,在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医护人员需要逐个锁死万向轮中的锁死结构,才能保证整体不会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麻醉机,包括外壳(1)和吸痰头(3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安装在横板(2)上,且横板(2)通过支柱(3)和底板(4)相连接,并且底板(4)的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的边侧设置有定位杆(6),所述横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圆盘(11),且圆盘(11)水平固定在竖筒(10)上,并且圆盘(11)的边侧安装有把手杆(12),所述外壳(1)的边侧安装有麻醉管(13)和吸痰管(14),且麻醉管(13)和吸痰管(14)的左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圆筒(15)和第二圆筒(16)上,所述第一圆筒(15)安装在第二圆筒(16)下方,且两者均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麻醉机,包括外壳(1)和吸痰头(3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安装在横板(2)上,且横板(2)通过支柱(3)和底板(4)相连接,并且底板(4)的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的边侧设置有定位杆(6),所述横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圆盘(11),且圆盘(11)水平固定在竖筒(10)上,并且圆盘(11)的边侧安装有把手杆(12),所述外壳(1)的边侧安装有麻醉管(13)和吸痰管(14),且麻醉管(13)和吸痰管(14)的左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圆筒(15)和第二圆筒(16)上,所述第一圆筒(15)安装在第二圆筒(16)下方,且两者均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圆筒(15)的内部安装有阀板(17)和横筒(18),且2个横筒(18)中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19)和第二往复丝杆(20),所述第二圆筒(16)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23),且电动机(23)和水平分布的转轴(22)相连接,并且转轴(22)上安装有皮带轮(21),同时皮带轮(21)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圆筒(16)的左端通过排管(26)和收集筒(27)相连接,且收集筒(27)通过卡环(28)拆卸安装在外壳(1)侧壁上,所述第一圆筒(15)的左端通过供液管(24)和药剂盒(25)相连通,且药剂盒(25)设置在外壳(1)中,所述麻醉管(13)和输送管(29)相连通,且输送管(29)的右端安装在面罩(30)上,并且面罩(30)的内表面安装有雾化头(31),同时面罩(30)的内表面边侧设置有吸痰头(33),所述吸痰头(33)和吸管(3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6)的底端为橡胶材料,其滑动连接在底板(4)和支柱(3)内部,且定位杆(6)的表面和倾斜分布的支杆(7)尾端相连接,并且支杆(7)的顶端穿过杆槽(8)延伸至螺纹杆(9)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槽(8)开设在支柱(3)的内表面,所述螺纹杆(9)的上半段螺纹连接在竖筒(10)的内部,并且竖筒(10)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横板(2)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17)和横筒(18)在第一圆筒(15)和第二圆筒(16)内部均有分布,且阀板(17)紧密贴合滑动连接在第一圆筒(15)和第二圆筒(16)内壁,并且阀板(17)上设置有单向口,同时水平分布的横筒(18)滑动连接在第一圆筒(15)和第二圆筒(16)的左侧壁上,并且横筒(18)的外截面为方形结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