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561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垫,该床垫包括分别位于四个虚拟象限(121)的第一传感器(22)和按照能够与所述待测目标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23),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能够以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对代表用户的行为和特征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用户心理压力和检测过程中对用户睡眠造成的影响并能提升用户体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二传感器安装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能降低床垫上因安装第二传感器而对用户睡眠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

A mat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垫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CN201710846217.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床垫。
技术介绍
WO2016/182858A1和CN106235764A分别公开了汗液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与卧床用户相关的各类信息。然而它们在采取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获取数据之后,并未将该数据用于分析用户的行为和特征,也没有揭示结合两者检测数据,以便利用预设控制方案来控制外部设备,用以改善用户睡眠质量。CN104101383A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智能床垫。然而,以上三份对比文件本身均没有公开利用多个传感器非侵入地检测用户的行为和特征,以便利用预设控制方案来控制外部设备,用以改善用户睡眠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于ISFET的化学传感器来测量汗液离子浓度来进一步判断影响用户睡眠质量的真正原因。但是,由于基于ISFET的化学传感器需要通过分析用户汗液,也就需要和用户皮肤直接接触来完成测量,而现有的产品不能直接应用到床垫上,为了确保测量过程的安全性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基于ISFET的化学传感器的设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能够以非侵入式的方法对用户在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上的行为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的结果匹配相应的预设控制方案控制外部设备改善用户睡眠质量。其次,本专利技术配备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能够以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对代表用户的行为和特征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以降低用户心理压力和检测过程中对用户睡眠造成的影响并能提升用户体验。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传感器的设置方式有利于以较少的第二传感器更快地获取第二数据,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并且提高检测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二传感器安装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能降低床垫上因安装第二传感器而对用户睡眠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其包括床垫本体和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包括:智能单元、能够承托所述床垫本体且能获取代表相应承托点受力状况的第一数据的至少四个第一传感器和按照能够与所述待测目标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是用于测量代表汗液离子浓度的第二数据的基于ISFET的化学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在从所述床垫本体的第一侧到第二侧的长度方向上按照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上,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的中部区域的第二传感器的密度最小且所述第一侧到所述中部区域的第二传感器的密度减小的第一程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到所述中部区域的第二传感器的密度减小的第二程度,其中,所述智能系统通过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分析后获取相应的预设控制方案控制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变化的第一数据表示待测目标在床垫本体上存在动作,但是产生动作的具体原因不够明确。单独来看,其能够反馈用户可能存在焦躁不安的情绪、用户觉得热在调整姿态降温或者仅是挪动一下身体并无其他原因,第一数据结合与用户身体接触而测得的代表汗液离子浓度的第二数据,能够更进一步分析用户产生相应动作的原因,从而通过控制相应类型的外部设备来改善用户睡眠质量。根据睡眠习惯情况进一步优化第二传感器的布局,使得第一程度大于第二程度,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床垫本体至少包括可拆卸的面层、承托所述面层的中层和承托所述中层的底层,其中,壳体呈开口朝下的桶状结构的第二传感器通过弹性元件以可伸缩的方式设于贯通所述面层、所述中层和所述底层的安装通道中,其中,在相应的第二传感器不承压之时,其上边沿高于所述面层的上表面且其下边沿低于所述底层的上表面,其中,第二传感器与所述底层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一端插入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圆柱形空腔内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层。壳体呈开口朝下的桶状结构有助于将弹性元件安装到第二传感器的圆柱形空腔内且圆柱形的外壁也能提高第二传感器在圆柱形的安装通道内移动稳定性和流畅性。第二传感器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的设于安装通道中有助于在用户的身体接触到相应的第二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能回缩到面层之下或者随面层移动以降低给用户造成的异物感,减少给用户睡眠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传感器的测量表面设于朝中部凹陷的凹陷部的上表面,所述凹陷部的边缘设有凸出的上边沿并且所述凹陷部的中部设有上开口小而下开口大的漏孔,其中,第二传感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竖向凹槽和圆柱形空腔的通气孔并且该通气孔位于竖向凹槽一侧的第一开口高于位于圆柱形空腔一侧的第二开口,设置在侧壁外侧的竖向凹槽的上部低于上边沿且下部平齐下边沿并在上部带有下凸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设于竖向凹槽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开口的最低点高于下凸部的最低点,所述第二开口设于凹陷部的下表面与第二传感器的侧壁的连接处,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下边沿之间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人字形透气孔且其中至少一个人字形透气孔的开口高度低于所述底层的上表面。漏孔的设置可以防止用户皮肤表面和第二传感器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封闭区间导致位于封闭区间内的皮肤因不透气而出现皮肤炎、长痱子或者其他皮肤问题,此外,位于封闭区间内的皮肤还可能用户不热的情况下异常出汗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漏孔的上开口小而下开口大可以防止汗液堵塞漏孔。通气孔的第一开口设于竖向凹槽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开口的最低点高于下凸部的最低点可以使第一开口隐藏于下凸部和侧壁之间的凹槽内,防止上边沿外部流下的液体堵塞第一开口,而通气孔的第二开口设置于凹陷部的下表面与第二传感器的侧壁内侧的连接处,凹陷部的下表面由于具有朝凹陷中心的向下倾角,从漏孔流下的液体也不会倒流至第二开口处堵塞第二开口,所以通气孔具有良好的防堵性。人字形透气孔由于开口朝下,不容易积聚大量液体,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气性。第二传感器的测量表面设于上边沿内朝中心凹陷并在凹陷中心区开有上开口小而下开口大的漏孔的凹陷部的上表面有助于防止汗液始终聚集在测量表面导致后期第二传感器测量非实时的测量数据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用于通信连接第二传感器的连接线按照在相邻的两个第二传感器之间的布线长度大于所述两个第二传感器的距离的方式进行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线按照相对所述中层或者所述底层可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中层和所述底层之间的缝隙中并通过带有延长线的可拆卸的电连接器连接于相应的第二传感器,其中,所述底层上设有与相应的竖向凹槽匹配的用于防止第二传感器旋转的防旋凸缘以使设于一个竖向凹槽内的电连接器能带动相应的延长线在竖向凹槽与安装通道之间的空隙中随第二传感器上下移动。相邻的两个第二传感器之间的布线长度大于所述两个第二传感器的距离能够允许两个第二传感器发生相对的移动,降低电连接器因拉力而断开连接的几率,提高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的可靠性。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漏孔的孔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上部平齐凹陷部的上表面且下部超出凹陷部的下表面的引流部且引流部的下部悬挂有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该床垫包括分别位于四个虚拟象限(121)的第一传感器(22)和按照能够与所述待测目标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23),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与待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获取代表生物特征的数据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能够以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对代表用户的行为和特征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分析用户的行为和特征并基于分析的结果匹配相应的预设控制方案控制外部设备改善用户睡眠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该床垫包括分别位于四个虚拟象限(121)的第一传感器(22)和按照能够与所述待测目标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23),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与待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获取代表生物特征的数据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能够以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对代表用户的行为和特征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分析用户的行为和特征并基于分析的结果匹配相应的预设控制方案控制外部设备改善用户睡眠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23)的测量表面(237)设于朝中部凹陷的凹陷部(232)的上表面,所述凹陷部(232)的边缘设有凸出的上边沿(231),并且所述凹陷部(232)的中部设有上开口小而下开口大的漏孔(23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23)不承压之时,其上边沿(231)高于床垫本体的面层(11)的上表面且其下边沿(238)低于床垫本体的底层(12)的上表面。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23)在从床垫本体(1)的第一侧(A)到第二侧(B)的长度方向上按照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1)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峰范智勇侯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