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55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21
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包括上衣和裤子,其正面为一体式连体结构,其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即在分体部段设置裤子的后裤头和上衣的后下摆;后裤头和后下摆可以互相接触,也可以相互覆盖,另将后裤臀围加长3‑7%;其有益效果是可以突显和塑造身体曲线并便于如厕;后裤头与后下摆的盖合处没有设置任何拉链、排扣或魔术贴等,可以避免将侧方赘肉向前后推移,避免皮肤凹陷;占大半腰围的后裤头结构或后裤头的下弧线结构可以在如厕时更顺利的脱下;后下摆的弧形结构可以兜住臀杯,提升臀部,突显身材曲线,达到美体塑身的效果;将后裤臀围加长可以放大臀杯,使臀部整体脂肪更好的提升,增加提臀效果,还可以配合后裤头在如厕时更顺利的脱下。

One piece body shaping under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体塑身内衣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
,特别是一种连体塑身内衣。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女性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身材方面的要求。为了能展示出好的身材,很多女性都会选择穿着塑身内衣,而为了达到整体塑身的效果,很多人会选择连体塑身内衣。现有的连体衣是上衣与裤体直接相连,然后是裆部直到后腰为斜面开口状以便于穿脱和如厕,底裤穿在连体衣的外面。但这样会产生臀部的勒痕,臀部脂肪切割,并容易使赘肉向两侧推移,达不到提臀、丰臀的效果。专利号2016101545809公开了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互相缝接在一起的正面和背面,在背面的腰部与臀部之间设置有方便如厕的开口结构,开口结构水平贯穿整个背面,在连体塑身内衣两侧与开口结构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多个排扣,两侧排扣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均对应一致,开口结构将整个背面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本连体塑身内衣通过在连体塑身内衣背面的腰部与臀部之间开设开口结构,在开口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数个排扣,这样,就解决了连体塑身内衣如厕的问题;通过解开两侧的排扣就可以实现如厕,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如厕时,把两侧排扣扣上就可以把腰部与臀部连接处完全覆盖,不会露出开口位置,既美观又能达到塑身效果,满足使用要求。该方案虽然改变了如厕的开口设计,能够更好的解决如厕的问题,但仍然在两侧设有竖向开口并采用排扣扣合,长期穿着后不仅会产生勒痕,还会将赘肉向前后推移,中间凹陷,仍然达不到塑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采用一种没有竖向开口,也没有扣合结构以避免勒痕和排推赘肉,能够达到塑身效果并能解决如厕问题的连体塑身内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和裤子直接裁接并整体相连,其正面为一体式连体结构,其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一种方案是其正面的中心为一体式连体结构,其侧面及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具体以肚脐为中心的腰围的1/4-2/5的长度作为一体式连体结构的连体部段,该连体部段直接连接上衣和裤子;腰围的余下长度部分为分体部段,该分体部段为开口式分体结构,即在分体部段设置裤子的后裤头和上衣的后下摆;所述后裤头和后下摆的边缘两端均与正面直接缝接。所述后裤头与后下摆可以分开,也可以接触,也可以后裤头覆盖后下摆,也可以后下摆覆盖后裤头。另外,对于较大体型者,为了避免后腰处的开口影响瘦腰效果,可在开口处配套设置双层弹力面料塑腰夹,腰夹在正前方用搭扣连接。进一步的,可将3对6根钢条设置在双层弹力面料腰夹内,这样就可以完美的达到塑腰、提臀、丰臀,使用方便等作用。另外,也可将后下摆的边缘下移到髋部位置,即在分体部段下方的髋部位置设置上衣的后下摆,所述后裤头覆盖所述后下摆。上述后裤头与后下摆的接触处没有设置任何拉链、排扣或魔力贴等,均为自然覆盖,依靠弧形结构与布料弹力自然贴紧,穿着后自然贴紧身材,可以避免贴痕,避免脂肪前后推移,同时突显身材曲线。将后裤头的长度设计成占腰围长度的3/5到3/4可以便于如厕时将后裤头倾斜向下方脱下。进一步将后裤臀围加长3-7%,所述后裤臀围即裤子穿着在的臀围位置的后半侧,即将裁剪时后片基础纸样的臀线加长3-7%,这样可以将常规大小的臀杯放大0.5-1cm,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可以容纳更多臀部脂肪,使臀部整体脂肪更好的提升,增加提臀效果,二是在如厕时可以配合后裤头更好的顺利退下。另一种方案是,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和裤子直接裁接并整体相连,其正面为一体式连体结构,其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所述开口式分体结构是在背面的腰部位置设有裤子的后裤头,在背面的臀部位置设有上衣的后下摆,所述后下摆覆盖所述后裤头,所述后裤头和后下摆的两侧均与正面直接缝接。上述后裤头与后下摆的接触处没有设置任何拉链、排扣或魔力贴等,均为自然覆盖,依靠弧形结构与布料弹力自然贴紧,穿着后自然贴紧身材,可以避免贴痕,避免脂肪前后推移,同时突显身材曲线。所述后裤头呈下弧线状,后裤头的上边缘两端端点在腰宽端点处,其结构为弧长=1/4(yw+kw)+kg,弦宽=1/2yw;其中yw表示腰围,kw表示髋围,kg表示髋高。这种下弧线状的后裤头可以在如厕时顺利脱下。所述后下摆呈下弧线状,后下摆的下边缘两端端点在髋宽端点处,其结构为弧长=1/4(kw+tw)+(tg-kg);弦宽=1/2kw;其中tw表示臀围,tg表示臀高。后下摆的弧形结构不仅可以覆盖后裤头,还可以兜住臀杯,提升臀部,突显身材曲线,达到美体塑身效果,如厕时,只需上翻后下摆,再下推后裤头即可,由于后裤头采用符合髋围结构的设计,结合弹性布料,可以直接将后裤头下推即可很方便的如厕。所述后裤头和后下摆均采用弹性布料制作。所述连体塑身内衣为无袖、短袖、中长袖或长袖款式。所述连体塑身内衣为短裤、中长裤、长裤或连袜裤款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体塑身内衣的前面为一体式整体结构,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这样可以突显和塑造身体曲线并便于如厕;后裤头与后下摆的盖合处没有设置任何拉链、排扣或魔术贴等,可以避免将侧方赘肉向前后推移,避免皮肤凹陷;占大半腰围的后裤头结构或占后半腰围的后裤头的下弧线结构可以在如厕时更顺利的脱下;后下摆的弧形结构可以兜住臀杯,提升臀部,突显身材曲线,达到美体塑身的效果;将后裤臀围加长可以可以放大臀杯,使臀部整体脂肪更好的提升,增加提臀效果,还可以配合后裤头在如厕时更顺利的脱下。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连体塑身内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连体塑身内衣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的配套部件塑腰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中将后片基础纸样的臀线加长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中连体塑身内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中连体塑身内衣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从连体塑身内衣的背面显示后裤头端点和后下摆端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衣、2.裤子、3.一体式连体结构、4.开口式分体结构、5.后裤头、6.后下摆、61.塑腰夹、62.左前部、63.左前侧部、64.左侧部、65.后部、66.右侧部、67.右前侧部、68.右前部、69.钢骨条、7.后裤头呈下弧线状、8.后裤头的上边缘两端端点、9.后下摆呈下弧线状、10.后下摆的下边缘两端端点、11.后片基础纸样的臀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所示,制作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上衣1和裤子2,所述上衣1和裤子2直接裁接并整体相连,其正面的中心为一体式连体结构3,其侧面及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4;具体以肚脐眼为中心的腰围的1/4-2/5的长度部段作为一体式连体结构3的连体部段,该连体部段直接连接上衣1和裤子2的前部;腰围的余下长度部段为分体部段,即分体部段为腰围长度的3/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上衣和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和裤子直接裁接并整体相连,其正面为一体式连体结构,其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上衣和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和裤子直接裁接并整体相连,其正面为一体式连体结构,其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的中心为一体式连体结构,其侧面及背面为开口式分体结构;具体以肚脐为中心的腰围的1/4-2/5的长度作为一体式连体结构的连体部段,该连体部段直接连接上衣和裤子;腰围的余下长度部分为分体部段,该分体部段为开口式分体结构,即在分体部段设置裤子的后裤头和上衣的后下摆;所述后裤头和后下摆的边缘两端均与正面直接缝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还配套设置有双层弹力面料塑腰夹,所述塑腰夹内设置有3对6根钢骨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摆的边缘下移到髋部位置,所述后裤头覆盖所述后下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式分体结构是在背面的腰部位置设有裤子的后裤头,在背面的臀部位置设有上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湘晗
申请(专利权)人:延将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