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维良专利>正文

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052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包括选址建塘、消毒引水、鱼种投放、饲养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注重前期养殖和管理,从源头控制来保证桂花鱼的成活率,微生物制剂可将水中氨氮有机物作为氮源和碳源,对其进行生化分解;活性多肽对微生物制剂中的菌种和生物酶有特异性吸附,按配方量聚集菌种,形成优势菌群;中草药制剂各成分相互协调作用,可明显提高桂花鱼的免疫力,提高存活率;饲喂采用饵料鱼加颗粒饲料,摄入充分,可补充生长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A high yield culture method of Osmanth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桂花鱼又叫鳜鱼、季花鱼等,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鳍科、鳜鱼属,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现有桂鱼的人工养殖方法,一般采用混养或专养,成活率较低,一般只有20%-40%左右。若用专池养殖,则成活率较高,但技术要求也高,且会因放养密度较大而影响鳜鱼的生长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养殖方法效率低,养殖产量少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建塘:选择深度为1.5-2.5m、池底淤泥少的池塘,养殖前40天开始晒塘8-10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3-5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2)消毒引水:养殖前20天向池塘中注入深20-30cm的水,投入生石灰85kg/亩进行消毒处理7-9天,再注水深0.9-1.1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然后将周边河水等淡水引入消毒后的主养池塘中。(3)鱼种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4-6cm的桂花鱼鱼种,用2-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8-12min后,以每亩1000-11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4)饲养管理:每天将饵料鱼和颗粒饲料按2:8的比例进行投喂,所述饵料鱼包括鲢鱼、草鱼、鲫鱼鱼苗,饵料鱼入池前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泡12min。(5)水质管理:饲养温度控制在22-24℃,盐度为22-28,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含量低于0.8mg/L,COD小于2.0mg/L。(6)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每天巡塘2-3次,观察记录桂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50-70cm,随着桂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20-30%,透明度为30-40cm,在鱼池中投入微生物制剂用于调节水质;在寄生虫病害流行季节6-9月,用甲醛20-30ppm兑水全池泼洒。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制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枯草芽孢杆菌5-6份、阴沟肠杆菌3-4份、活性多肽2-3份。进一步的,所述颗粒饲料按重量份包括鱼粉30-40份、豆粕粉30-35份、蚯蚓粉20-30粉、米糠5-8份、复合维生素0.5-1份和中草药剂5-6份。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草药制剂按重量份包括刺五加5-8份、连翘6-8份、大青叶5-12份、艾叶10-12份、红参5-8份、黄芪4-6份、金银花7-10份、枸杞5-8份、黄芪5-8粉和鱼腥草5-8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注重前期养殖和管理,从源头控制来保证桂花鱼的成活率,微生物制剂可将水中氨氮有机物作为氮源和碳源,对其进行生化分解;活性多肽对微生物制剂中的菌种和生物酶有特异性吸附,按配方量聚集菌种,形成优势菌群;中草药制剂各成分相互协调作用,可明显提高桂花鱼的免疫力,提高存活率;饲喂采用饵料鱼加颗粒饲料,摄入充分,可补充生长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选址建塘:选择深度为1.5-2.5m、池底淤泥少的池塘,养殖前40天开始晒塘8-10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3-5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2)消毒引水:养殖前20天向池塘中注入深20-30cm的水,投入生石灰85kg/亩进行消毒处理7-9天,再注水深1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然后将周边河水等淡水引入消毒后的主养池塘中。(3)鱼种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4-6cm的桂花鱼鱼种,用2.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min后,以每亩10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4)饲养管理:每天将饵料鱼和颗粒饲料按2:8的比例进行投喂,所述饵料鱼包括鲢鱼、草鱼、鲫鱼鱼苗,饵料鱼入池前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泡12min;颗粒饲料按重量份包括鱼粉40份、豆粕粉35份、蚯蚓粉30粉、米糠8份、复合维生素1份和中草药剂6份。中草药制剂按重量份包括刺五加8份、连翘8份、大青叶12份、艾叶12份、红参8份、黄芪6份、金银花10份、枸杞8份、黄芪8粉和鱼腥草8份。(5)水质管理:饲养温度控制在22-24℃,盐度为22-28,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含量低于0.8mg/L,COD小于2.0mg/L。(6)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每天巡塘2-3次,观察记录桂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50-70cm,随着桂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2次,每次换水量为30%,透明度为30-40cm,在鱼池中投入微生物制剂用于调节水质;在寄生虫病害流行季节6-9月,用甲醛20-30ppm兑水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枯草芽孢杆菌5份、阴沟肠杆菌3份、活性多肽3份。实施例2(1)选址建塘:选择深度为1.5-2.5m、池底淤泥少的池塘,养殖前40天开始晒塘8-10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3-5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2)消毒引水:养殖前20天向池塘中注入深20-30cm的水,投入生石灰85kg/亩进行消毒处理7-9天,再注水深1.1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然后将周边河水等淡水引入消毒后的主养池塘中。(3)鱼种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4-6cm的桂花鱼鱼种,用2%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2min后,以每亩11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4)饲养管理:每天将饵料鱼和颗粒饲料按2:8的比例进行投喂,所述饵料鱼包括鲢鱼、草鱼、鲫鱼鱼苗,饵料鱼入池前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泡12min;颗粒饲料按重量份包括鱼粉30份、豆粕粉30份、蚯蚓粉20粉、米糠5份、复合维生素0.5份和中草药剂5份。中草药制剂按重量份包括刺五加5份、连翘6份、大青叶5份、艾叶10份、红参5份、黄芪4份、金银花7份、枸杞5份、黄芪5粉和鱼腥草5份。(5)水质管理:饲养温度控制在22-24℃,盐度为22-28,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含量低于0.8mg/L,COD小于2.0mg/L。(6)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每天巡塘2-3次,观察记录桂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50-70cm,随着桂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20%,透明度为30-40cm,在鱼池中投入微生物制剂用于调节水质;在寄生虫病害流行季节6-9月,用甲醛20-30ppm兑水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枯草芽孢杆菌6份、阴沟肠杆菌4份、活性多肽2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址建塘:选择深度为1.5-2.5m、池底淤泥少的池塘,养殖前40天开始晒塘8-10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3-5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n(2)消毒引水:养殖前20天向池塘中注入深20-30cm的水,投入生石灰85kg/亩进行消毒处理7-9天,再注水深0.9-1.1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然后将周边河水等淡水引入消毒后的主养池塘中;/n(3)鱼种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4-6cm的桂花鱼鱼种,用2-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8-12min后,以每亩1000-11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n(4)饲养管理:每天将饵料鱼和颗粒饲料按2:8的比例进行投喂,所述饵料鱼包括鲢鱼、草鱼、鲫鱼鱼苗,饵料鱼入池前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泡12min;/n(5)水质管理:饲养温度控制在22-24℃,盐度为22-28,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含量低于0 .8mg/L,COD小于2.0mg/L;/n(6)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每天巡塘2-3次,观察记录桂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50-70cm,随着桂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20-30%,透明度为30-40cm,在鱼池中投入微生物制剂用于调节水质;在寄生虫病害流行季节6-9月,用甲醛20-30ppm兑水全池泼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桂花鱼高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建塘:选择深度为1.5-2.5m、池底淤泥少的池塘,养殖前40天开始晒塘8-10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3-5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
(2)消毒引水:养殖前20天向池塘中注入深20-30cm的水,投入生石灰85kg/亩进行消毒处理7-9天,再注水深0.9-1.1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然后将周边河水等淡水引入消毒后的主养池塘中;
(3)鱼种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4-6cm的桂花鱼鱼种,用2-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8-12min后,以每亩1000-11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
(4)饲养管理:每天将饵料鱼和颗粒饲料按2:8的比例进行投喂,所述饵料鱼包括鲢鱼、草鱼、鲫鱼鱼苗,饵料鱼入池前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泡12min;
(5)水质管理:饲养温度控制在22-24℃,盐度为22-28,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含量低于0.8mg/L,COD小于2.0mg/L;
(6)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每天巡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维良
申请(专利权)人:钟维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