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051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育苗地:通过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通过淤泥覆盖盖平后的土壤,选种育种:选择纯度高,饱满,无杂质的水稻种子,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3天,淋干水分,待种子发芽后将种子均匀散在育苗地内,喷洒盘根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选择育苗地,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收割等步骤,所述种植方法,合理育苗,保证育苗期秧苗的肥力,同时通过灰烬,起到一定的灭菌杀虫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田地肥力,并且喷洒盘根剂减少幼苗倒株的情况,并且强化根茎,满足后续移植的需求,减少由于根茎损坏,导致苗株死亡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幼苗存活率。

A rice plan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东北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亿亩。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幼苗存活率低下,并且育苗不合理,导致在育苗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超过30摄氏度,导致烧苗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幼苗存活率低下,并且育苗不合理,导致在育苗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超过30摄氏度,导致烧苗情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育苗地:通过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通过淤泥覆盖盖平后的土壤;b.选种育种:选择纯度高,饱满,无杂质的水稻种子,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3天,淋干水分,待种子发芽后将种子均匀散在育苗地内,喷洒盘根剂,然后将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上弓架、覆膜,育苗1至2周后喷洒增肥剂;c.整地:深耕时,引水漫灌,对土地深翻,深翻深度为10-20cm,对土地进行破碎掺入有机肥;d.定植:当秧苗长度维持在30-60cm时,进行移植,将育苗地内的秧苗移植至种植地;e.田间管理:当秧苗长至40-50cm后,进行田间巡视,1-3天巡视一次,进行防虫治理与预防;f.当稻穗金黄、垂下,排水,晒地,采用收割机或人工对水稻进行收割,然后进行干燥储存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选种育种中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的厚度为1mm-3mm。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育苗地宽1.2m,弓架的宽1.5m。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苗长1-3cm通风降温,保证幼苗棚内温度低于30摄氏度。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增肥剂为绿丰95。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种植过程中,秧苗间的间距保持在5-7cm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选择育苗地,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收割等步骤,所述种植方法,合理育苗,保证育苗期秧苗的肥力,同时通过灰烬,起到一定的灭菌杀虫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田地肥力,并且喷洒盘根剂减少幼苗倒株的情况,并且强化根茎,满足后续移植的需求,减少由于根茎损坏,导致苗株死亡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幼苗存活率,并且喷洒增肥剂,保证在育苗过程中田地肥力能够有效保持幼株持续生长,避免出现倒苗和死苗的情况,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提高稻谷的质量与口感,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育苗地:通过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通过淤泥覆盖盖平后的土壤,;b.选种育种:选择纯度高,饱满,无杂质的水稻种子,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3天,淋干水分,待种子发芽后将种子均匀散在育苗地内,喷洒盘根剂,然后将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上弓架、覆膜,选种育种中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的厚度为1mm-3mm,育苗1至2周后喷洒增肥剂,育苗地宽1.2m,弓架的宽1.5m,增肥剂为绿丰95,苗长1-3cm通风降温,保证幼苗棚内温度低于30摄氏度;c.整地:深耕时,引水漫灌,对土地深翻,深翻深度为10-20cm,对土地进行破碎掺入有机肥;d.定植:当秧苗长度维持在30-60cm时,进行移植,将育苗地内的秧苗移植至种植地,在种植过程中,秧苗间的间距保持在5-7cm间;e.田间管理:当秧苗长至40-50cm后,进行田间巡视,1-3天巡视一次,进行防虫治理与预防;f.当稻穗金黄、垂下,排水,晒地,采用收割机或人工对水稻进行收割,然后进行干燥储存处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选择育苗地:通过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通过淤泥覆盖盖平后的土壤;/nb.选种育种:选择纯度高,饱满,无杂质的水稻种子,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3天,淋干水分,待种子发芽后将种子均匀散在育苗地内,喷洒盘根剂,然后将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上弓架、覆膜,育苗1至2周后喷洒增肥剂;/nc.整地:深耕时,引水漫灌,对土地深翻,深翻深度为10-20cm,对土地进行破碎掺入有机肥;/nd.定植:当秧苗长度维持在30-60cm时,进行移植,将育苗地内的秧苗移植至种植地;/ne.田间管理:当秧苗长至40-50cm后,进行田间巡视,1-3天巡视一次,进行防虫治理与预防;/nf.当稻穗金黄、垂下,排水,晒地,采用收割机或人工对水稻进行收割,然后进行干燥储存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育苗地:通过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通过淤泥覆盖盖平后的土壤;
b.选种育种:选择纯度高,饱满,无杂质的水稻种子,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3天,淋干水分,待种子发芽后将种子均匀散在育苗地内,喷洒盘根剂,然后将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上弓架、覆膜,育苗1至2周后喷洒增肥剂;
c.整地:深耕时,引水漫灌,对土地深翻,深翻深度为10-20cm,对土地进行破碎掺入有机肥;
d.定植:当秧苗长度维持在30-60cm时,进行移植,将育苗地内的秧苗移植至种植地;
e.田间管理:当秧苗长至40-50cm后,进行田间巡视,1-3天巡视一次,进行防虫治理与预防;
f.当稻穗金黄、垂下,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掌莲曹利华邱方吴玉林陈惠强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石门镇民丰股份经济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