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火线WiFi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495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包括通电控制模块、充放电模块、电池模块、WiFi模块和单片机模块,通电控制模块连接充放电模块,充放电模块分别连接WiFi模块、MCU模块和电池模块,MCU模块分别连接WiFi模块和通电控制模块;需要通电时,通电控制模块接通为负载供电,同时通过充放电模块为电池模块充电并为WiFi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供电,WiFi模块接收到关断信号时,通过单片机模块控制通电控制模块断开连接,此时电池模块释放电能,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量,而且关断时不需要从火线取电,不会使后端照明灯具产生电闪现象,WiFi模块可以持续获得供电,能够及时收发控制命令,实时性好。

Single live WiFi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火线WiFi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智能家居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作为智能家具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单火线开关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单火线开关接收控制指令可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通断电。目前单火线开关的WiFi模块耗电量大,供电模块无法提供足够的电量;部分单火线开关为了省电,WiFi模块长时间处于休眠模式,实时性不好,无法及时响应远端的控制命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量,而且不会产生电闪现象,能够及时收发控制命令,实时性好。本技术的主要方面,提供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包括火线输入端、一路以上的火线输出端、通电控制模块、充放电模块、电池模块、WiFi模块和单片机模块,所述火线输入端通过所述通电控制模块与所述火线输出端连接,所述通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所述WiFi模块、单片机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分别连接所述WiFi模块和通电控制模块。上述单火线WiFi开关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需要通电时,通电控制模块接通火线输入端和火线输出端,为负载供电,同时通过充放电模块为电池模块充电并为WiFi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供电,WiFi模块接收到关断信号时,通过单片机模块控制通电控制模块断开火线输入端和火线输出端之间的连接,此时电池模块释放电能,通过充放电模块为WiFi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供电,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量,而且关断时不需要从火线输入端取电,不会使后端照明灯具产生电闪现象,WiFi模块可以持续获得供电,能够及时收发控制命令,实时性好。根据本技术主要方面所述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所述通电控制模块包括主路控制模块、与所述火线输出端数量一致的输出控制模块和单火线开关取电模块,所述主路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双向可控硅、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火线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的栅极;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五双向可控硅和第十一电阻,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五双向可控硅的阴极,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双向可控硅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火线输出端;所述单火线开关取电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一电感、型号为BSW-6V-03S的单火电源模块、第八二极管和型号为HT7350的稳压芯片,所述火线输出端连接至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感连接至单火电源模块的直流高压输入端,所述单火电源模块的直流电压输出端通过第八二极管连接至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压。通过主路控制模块实现火线输入端的输入控制,通过输出控制模块实现火线输出端的输出控制,火线输出端输出电能至灯具时,通过单火线开关取电模块输出稳定的直流单压给到充放电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型号为CN3058的充电器IC、充电指示灯和满电指示灯,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充电器IC的电源输入端、充电指示灯的正极和满电指示灯的正极,所述充电器IC的电池充电端连接所述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指示灯的负极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所述充电器IC的充电指示端,所述满电指示灯的负极通过第十八电阻连接所述充电器IC的满电指示端。通过充电器IC给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并且可以通过充电指示灯和满电指示灯指示当前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模块包括型号为HC32L110C6PA的MCU芯片,所述WiFi模块包括型号为LM80的WiFi蓝牙二合一芯片,所述WiFi蓝牙二合一芯片的数据收发端连接至所述MCU芯片的数据收发端,所述MCU芯片还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五双向可控硅的栅极。WiFi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通过数据收发端传输给MCU芯片,MCU芯片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第五双向可控硅的开关,实现对输出控制模块的控制。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手动控制所述输出控制模块通断的按键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输出控制模块通断状态的状态显示电路和蜂鸣器电路,所述按键模块、状态显示电路和蜂鸣器电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模块连接。设置按键模块用于手动触发控制按键来打开或者关闭单火线WiFi开关;设置状态显示电路可以直观地显示输出控制模块的通断状态;设置蜂鸣器电路可以便于提示用户的操作是否有效。进一步地,所述单火线WiFi开关还包括常闭开关,所述火线输出端通过所述常闭开关连接所述通电控制模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通电控制模块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充放电模块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单片机模块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WiFi模块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按键模块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状态显示电路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的蜂鸣器电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包括火线输入端Lin、一路以上的火线输出端Lo、通电控制模块10、充放电模块20、电池模块30、WiFi模块40和单片机模块50,火线输入端Lin通过通电控制模块10与火线输出端Lo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线输入端(Lin)、一路以上的火线输出端(Lo)、通电控制模块(10)、充放电模块(20)、电池模块(30)、WiFi模块(40)和单片机模块(50),所述火线输入端(Lin)通过所述通电控制模块(10)与所述火线输出端(Lo)连接,所述通电控制模块(10)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20),所述充放电模块(20)分别连接所述WiFi模块(40)、单片机模块(50)和电池模块(30),所述单片机模块(50)分别连接所述WiFi模块(40)和通电控制模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线输入端(Lin)、一路以上的火线输出端(Lo)、通电控制模块(10)、充放电模块(20)、电池模块(30)、WiFi模块(40)和单片机模块(50),所述火线输入端(Lin)通过所述通电控制模块(10)与所述火线输出端(Lo)连接,所述通电控制模块(10)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20),所述充放电模块(20)分别连接所述WiFi模块(40)、单片机模块(50)和电池模块(30),所述单片机模块(50)分别连接所述WiFi模块(40)和通电控制模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火线WiFi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控制模块(10)包括主路控制模块(11)、与所述火线输出端(Lo)数量一致的输出控制模块(12)和单火线开关取电模块(13),所述主路控制模块(11)包括第一双向可控硅(Q1)、第一稳压二极管(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所述火线输入端(Lin)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Q1)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Q1)的栅极;所述输出控制模块(12)包括第五双向可控硅(Q5)和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Q1)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五双向可控硅(Q5)的阴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和第五双向可控硅(Q5)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火线输出端(Lo);所述单火线开关取电模块(13)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感(L1)、型号为BSW-6V-03S的单火电源模块(MK1)、第八二极管(D8)和型号为HT7350的稳压芯片(U6),所述火线输出端(Lo)连接至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至单火电源模块(MK1)的直流高压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汉民马雄华钟艳花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汉的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