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热器及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尤其是涉及一种回热器及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回热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维持并回收利用系统的内部热来提高热效率,否则系统的内部热将不可逆地流失。现有的回热器通常为双管式贴合结构,两管的热交换面积较小,换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热器及热泵系统,能够优化回热器结构,并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回热器,包括呈螺旋状结构的回热器本体,所述回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设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媒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媒通道连通的冷媒进口,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媒通道连通的冷媒出口。基于上述方案,将所述第一换热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螺旋状结构的回热器本体,所述回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设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端的外侧壁上;/n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媒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媒通道连通的冷媒进口,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媒通道连通的冷媒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螺旋状结构的回热器本体,所述回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设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端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媒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媒通道连通的冷媒进口,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媒通道连通的冷媒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外侧壁上套设第一三通联接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端的外侧壁上套设第二三通联接管;
所述第一三通联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联接管的第二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三通联接管的第三端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冷媒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三通联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联接管的第二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三通联接管的第三端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冷媒出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外侧壁上套设第一三通联接管和第一短直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端的外侧壁上套设第二三通联接管和第二短直管;
所述第一三通联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联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短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短直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三通联接管的第三端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冷媒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三通联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联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短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短直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三通联接管的第三端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冷媒出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冷媒进口开设于所述第一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广,雷朋飞,刘远辉,刘辉,吴思朗,叶景发,吴东华,廖立元,刘志力,梁华锋,冯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