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本技术属于住宅建筑
,涉及一种适用于住宅每户绿化景观空间的节点,是一种三维空间下的绿化景观生态系统,同时兼具多功能。
技术介绍
城市化的发展,使土地愈来愈成为社会需求的紧缺资源。进而,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不同规模生活圈居住区规划建设中,绿化系统局限于建筑以外的室外场地为设计中的常态。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建设中,不同生活圈居住区绿化面积更是越来越小,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同时,常规的住宅户型设计中,户内唯一的阳台选择与起居厅相毗邻,导致洗衣晾晒时,起居厅的视觉景观及私密性极差,有客人造访之时更为凸显。比较而言,住户通常在起居厅逗留时间较长,其外窗通视效果是其室内空间舒适度的判定指标之一,而基于建筑防火考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2.5条要求:“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起居厅外墙外侧满开间设置的室外挑檐(1),室外挑檐(1)由挑檐底板(6)和挑檐上翻栏板(8)组成,挑檐底板(6)上竖直设置有漏水管(13)和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12)下端穿过挑檐底板(6),第一套管(12)内设有排水管(4),漏水管(13)下端穿过挑檐底板(6)与排水管(4)连通;/n室外挑檐(1)和起居厅外墙围成一个桶形结构,该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铺设有高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层(16),防水层(16)位于桶形结构底面上的部分上面设有保护层(7),保护层(7)上铺设有第一找平层(19),桶形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起居厅外墙外侧满开间设置的室外挑檐(1),室外挑檐(1)由挑檐底板(6)和挑檐上翻栏板(8)组成,挑檐底板(6)上竖直设置有漏水管(13)和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12)下端穿过挑檐底板(6),第一套管(12)内设有排水管(4),漏水管(13)下端穿过挑檐底板(6)与排水管(4)连通;
室外挑檐(1)和起居厅外墙围成一个桶形结构,该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铺设有高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层(16),防水层(16)位于桶形结构底面上的部分上面设有保护层(7),保护层(7)上铺设有第一找平层(19),桶形结构侧壁上的防水层(16)上铺设有第二找平层,该第二找平层与第一找平层(19)固结为一个整体,第一找平层(19)上留有洞口,该洞口与漏水管(13)连通,第一找平层(19)上安装有与漏水管(13)连通的地漏(11),第一找平层(19)坡向地漏(11),第一找平层(19)上竖直固结有地漏观察井(3),地漏(11)位于地漏观察井(3)内,地漏观察井(3)侧壁下部设有过滤栅(22);第一找平层(19)上铺设有凹凸型排水层(14),凹凸型排水层(14)上铺设有过滤层(15);桶形结构位于过滤层(15)上方的侧壁和过滤层(15)围成的空间划分为滤水区(2)和种植区(5),种植区(5)内填充有种植土,滤水区(2)内填充有卵石,堆积的卵石形成滤水层(9);滤水层(9)包围地漏观察井(3)和第一套管(12),地漏观察井(3)的顶端和第一套管(12)的顶端均伸出滤水层(9)外;使用时,排水管(4)下端与下一层房屋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排水管(4)的上端连接,排水管(4)上端与上一层房屋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排水管(4)的下端相连,各层室外挑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存霞,魏海全,许金水,曹庆,贾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