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22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沿湖区向外依次设置第一阶地、第一洼地、第二阶地、第二洼地、第三阶地、第三洼地,第三阶地的底部埋设有导流管;三级阶地的截面均为梯形,三级阶地的高程逐级增高;第一洼地和第二洼地的截面均为倒梯形,第三洼地的截面为下凹状,三级洼地的高程逐级增高;所述第一阶地上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第二阶地和第三阶地上均种植有耐旱型挺水植物;所述第一洼地内种植有漂浮植物,第二洼地内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第三洼地内种植有草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造湖滨带地形,将其修筑呈多级阶地及洼地,能够有效增加面源污染在湖滨带上的停滞时间,避免面源污染直接入湖,为湖滨带水生植物的吸收净化创造有利条件。

A lakeside zone to intercept and purify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属于水生态修复

技术介绍
湖泊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蓄积库,地表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90%都蓄积在湖泊里。因此,湖泊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功能,如调水防洪,生产、生活水源地、水产养殖、观光旅游等。同时,一些湖泊还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然而,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湖泊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速度都大大加强,影响了湖泊的自然进化过程,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氮磷污染物引发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评价成果,全国84个代表性湖泊有44个湖泊呈富营养化,其余湖泊均为中营养状态。事实上,除少数单独或并存有重金属或有机污染外,我国的湖泊污染绝大多数是氮磷污染引起的富营养化。大量研究表明,面源污染是引起湖泊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事实上,许多水生植物均具有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如凤眼莲、大薸等,通过延长入湖水体在湖滨带上的停留时间,并营造水生植物所喜好的生存环境,可以大大提升湖滨带的水质净化功能,进而实现面源污染控制,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如何控制湖泊的面源污染是解决湖泊的富营养问题的关键。而湖滨带是湖泊水域与流域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是湖泊重要的天然屏障,不仅可以有效滞留陆源输入的污染物,还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为充分利用发挥湖滨带的水质净化功能,金相灿等提出了一种湖岸缓冲带生态重建的方法,周军军等则提出了一种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体系及修复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对湖滨带进行生态修复,均能有效提升湖滨带的水质净化功能,但均以利用陆生植物或湿生植物净化水质为主,且入湖水体在湖滨带上的停滞时间较短,湖滨带的水质净化功能并没被充分利用起来;又如公开号为CN102249416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湖岸缓冲带生态重建的方法,该专利与本申请均可有效拦截净化面源污染,并增加湖滨带的景观效果,不同之处是本申请主要采取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通过地形改造增加了湖滨带上水流的停滞时间;又如公开号为CN106381837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湖滨带生态修复结构体系及修复方法,该专利与本申请均采用植物构建、地形改造来提升湖滨带的水质净化功能,不同之处是本申请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太多的外运和外购,水流在湖滨带上的停滞时间也要显著长一些;又如公开号为CN10674578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湿地湖滨带面源污染拦截和水体净化,该专利与本申均涉及植物配置,不同之处是本申请主要设计水生植物的配置,而该专利为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的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该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通过改造湖滨带地形,并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将面源污染拦截在湖泊水体之外,还能有效控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避免湖泊演变成浊水态藻型生态系统或出现水草疯长现象。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沿湖区向外依次设置第一阶地、第一洼地、第二阶地、第二洼地、第三阶地、第三洼地,第三阶地的底部埋设有导流管;三级阶地的截面均为梯形,三级阶地的高程逐级增高;第一洼地和第二洼地的截面均为倒梯形,第三洼地的截面为下凹状,三级洼地的高程逐级增高;所述第一阶地上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形成植物隔离带,第二阶地和第三阶地上均种植有耐旱型挺水植物;所述第一洼地内种植有漂浮植物,第二洼地内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第三洼地内种植有草皮。所述第一阶地、第一洼地、第二阶地、第二洼地、第三阶地、第三洼地形成六级拦截净化系统。所述第一阶地的高度介于湖区常水位线与最高水位线之间。所述第一洼地的底板高程小于湖区最低水位线。所述草皮下依次铺设有壤土、沙土、砾石、盲管,在盲管上设有钻孔,盲管通过导流管与第二洼地连通。所述砾石的底板高程大于第二洼地的底板高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改造湖滨带地形,将其修筑呈多级阶地及洼地,能够有效增加面源污染在湖滨带上的停滞时间,避免面源污染直接入湖,为湖滨带水生植物的吸收净化创造有利条件;2.通过在不同阶地及洼地种植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生植物,使面源污染被层层拦截并被水生植物不断净化,能够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减少入湖污染物,避免湖区因水体富营养化而演变成浊水态藻型生态系统或出现水草疯长现象;3.通过利用湖滨带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将污染物转变成有机质,其人工收割及打捞工作要比通过利用湖区沉水植物控制污染物更为便捷、可控和高效;4.通过合理布局不同生物特性的水生植物,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生态类型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并避免漂浮植物逃逸及过度繁殖;5.师法自然,操作性较强,适用范围较广,无需昂贵的建造和运行成本即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水生植物形成的错落有致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提高湖泊的观赏价值,大大改善湖泊水环境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湖区湖滨带原始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湖区湖滨带地形改造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湖区,2-第一阶地,21-耐淹型挺水植物,3-第二阶地,31-耐旱型挺水植物,4-第三阶地,5-第一洼地,51-漂浮植物,6-第二洼地,7-第三洼地,71-壤土,72-沙土,73-砾石,74-盲管,8-导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沿湖区1向外依次设置第一阶地2、第一洼地5、第二阶地3、第二洼地6、第三阶地4、第三洼地7,第三阶地4的底部埋设有导流管8;三级阶地的截面均为梯形,三级阶地的高程逐级增高;第一洼地5和第二洼地6的截面均为倒梯形,第三洼地7的截面为下凹状,三级洼地的高程逐级增高;所述第一阶地2上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21,如芦苇、再力花等,形成植物隔离带,能够使第一洼地的水体在水满时从植物根茎的缝隙漫过第一阶地进入湖区,而第一洼地内的漂浮植物能被有效地阻拦下来;第二阶地3和第三阶地4上均种植有耐旱型挺水植物31,如美人蕉、梭鱼草等,使污染物随径流下渗或漫过阶地时,被有效的吸收和降解;所述第一洼地5内种植有漂浮植物51,如凤眼莲、大薸等,第二洼地6内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21,第三洼地7内种植有草皮。优选的,三级阶地与三级洼地均可拦截并净化水质。所述第一阶地2、第一洼地5、第二阶地3、第二洼地6、第三阶地4、第三洼地7形成六级拦截净化系统。所述第一阶地2临近湖区,高度介于湖区1常水位线与最高水位线之间,使第一阶地2在大多数时候露于水面,与第一洼地内的水体形成2个相对隔离的水体。所述第一洼地5的底板高程小于湖区1最低水位线,因洼地内常年积水,第一洼地水满时可漫过第一阶地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其特征在于:沿湖区(1)向外依次设置第一阶地(2)、第一洼地(5)、第二阶地(3)、第二洼地(6)、第三阶地(4)、第三洼地(7),第三阶地(4)的底部埋设有导流管(8);三级阶地的截面均为梯形,三级阶地的高程逐级增高;第一洼地(5)和第二洼地(6)的截面均为倒梯形,第三洼地(7)的截面为下凹状,三级洼地的高程逐级增高;所述第一阶地(2)上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21),形成植物隔离带,第二阶地(3)和第三阶地(4)上均种植有耐旱型挺水植物(31);所述第一洼地(5)内种植有漂浮植物(51),第二洼地(6)内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21),第三洼地(7)内种植有草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其特征在于:沿湖区(1)向外依次设置第一阶地(2)、第一洼地(5)、第二阶地(3)、第二洼地(6)、第三阶地(4)、第三洼地(7),第三阶地(4)的底部埋设有导流管(8);三级阶地的截面均为梯形,三级阶地的高程逐级增高;第一洼地(5)和第二洼地(6)的截面均为倒梯形,第三洼地(7)的截面为下凹状,三级洼地的高程逐级增高;所述第一阶地(2)上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21),形成植物隔离带,第二阶地(3)和第三阶地(4)上均种植有耐旱型挺水植物(31);所述第一洼地(5)内种植有漂浮植物(51),第二洼地(6)内种植有耐淹型挺水植物(21),第三洼地(7)内种植有草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地(2)、第一洼地(5)、第二阶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思刘启超金志军梁永哲王猛单承康张庆魏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