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19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包括主桶体,所述主桶体的上端一侧设有长方体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副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通过将油桶内的油转移到小油桶内,再将小油桶内的油倒出,无需耗费太大力气提起大油桶倒油,既降低倒油的难度,也避免用力过大导致倒多浪费的情况出现。

A kind of oil barrel with controllable oil pouring quant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
本技术涉及油桶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桶,在倒油时无法控制倒油量,有时候需要将大桶的润滑油倒入较小的容器例如油壶中,难以实现精准快速的倒油操作,对于经验少或粗心的人,倒多了或少了的情况经常发生,不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也容易将周围弄脏,增加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无需耗费太大力气提起大油桶倒油,解决用力过大导致倒多浪费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包括主桶体,所述主桶体的上端一侧设有长方体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副桶体,所述副桶体的底部设有副桶接管,所述主桶体相对所述副桶接管的位置设有主桶接管,所述主桶接管半径等于所述副桶接管半径,所述主桶接管与所述副桶接管外壁均设有连接螺纹,所述主桶接管外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副桶接管安装有手轮截止阀;所述副桶体的底部外侧通过铰接条与所述主桶体相互铰接,所述副桶体与所述铰接条同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出油管,所述主桶体顶端面接近所述缺口的一侧枢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主桶体顶端面相枢接的枢接杆,所述枢接杆的另一端向下凸设有与所述枢接杆相垂直的固定扣,所述枢接杆横跨所述副桶体的顶端面并与所述副桶体的长度相一致,所述副桶体与所述出油管同一侧壁的顶端凹设有与所述固定扣相适配的固定槽。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桶体的侧壁在所述固定槽内凹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扣相对所述凹槽的位置凸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块。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桶体的顶端面凹设有手提柄。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桶体的顶端面设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顶部设有密封盖。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桶体远离所述缺口的一侧凹设有抓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通过将油桶内的油转移到小油桶内,再将小油桶内的油倒出,无需耗费太大力气提起大油桶倒油,既降低倒油的难度,也避免用力过大导致倒多浪费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桶体;11、主桶接管;12、锁紧螺母;13、固定件;131、枢接杆;132、固定扣;133、凸块;14、抓柄;2、缺口;3、副桶体;31、副桶接管;32、手轮截止阀;33、铰链条;34、出油管;35、固定槽;351、凹槽;36、手提柄;37、注油管;371、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包括主桶体1,所述主桶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长方体缺口2,所述缺口2处设有副桶体3,所述副桶体3的底部设有副桶接管31,所述主桶体1相对所述副桶接管31的位置设有主桶接管11,所述主桶接管11半径等于所述副桶接管31半径,所述主桶接管11与所述副桶接管31外壁均设有连接螺纹,所述主桶接管11外套设有锁紧螺母12,所述副桶接管31安装有手轮截止阀32;所述副桶体3的底部外侧通过铰接条33与所述主桶体1相互铰接,所述副桶体3与所述铰接条33同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出油管34,所述主桶体1顶端面接近所述缺口2的一侧枢接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包括与所述主桶体1顶端面相枢接的枢接杆131,所述枢接杆131的另一端向下凸设有与所述枢接杆131相垂直的固定扣132,所述枢接杆131横跨所述副桶体3的顶端面并与所述副桶体3的长度相一致,所述副桶体3与所述出油管34同一侧壁的顶端凹设有与所述固定扣132相适配的固定槽35。倒油时,副桶体固定在缺口上,锁紧螺母将主桶接管及副桶接管密封连接,打开手轮截止阀,将主桶体向缺口的一侧倾倒,使主桶体内的油通过接管流入副桶体,然后关闭手轮截止阀,松开锁紧螺母,副桶体以枢接的一侧为中心向外倾,副桶体内的油从出油管排出。本技术提供的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通过将油桶内的油转移到小油桶内,再将小油桶内的油倒出,无需耗费太大力气提起大油桶倒油,既降低倒油的难度,也避免用力过大导致倒多浪费的情况出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桶体3的侧壁在所述固定槽35内凹设有凹槽351,凹槽351进一步的起到固定作用,有效的防止固定扣从固定槽内滑脱;所述固定扣132相对所述凹槽351的位置凸设有与所述凹槽351相适配的凸块1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桶体3的顶端面凹设有手提柄36,手提柄36可以更好的把持副桶体,保证倒油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桶体1的顶端面设有注油管37,所述注油管37顶部设有密封盖3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桶体1远离所述缺口2的一侧凹设有抓柄14。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修改、替换和编写,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桶体(1),所述主桶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长方体缺口(2),所述缺口(2)处设有副桶体(3),所述副桶体(3)的底部设有副桶接管(31),所述主桶体(1)相对所述副桶接管(31)的位置设有主桶接管(11),所述主桶接管(11)半径等于所述副桶接管(31)半径,所述主桶接管(11)与所述副桶接管(31)外壁均设有连接螺纹,所述主桶接管(11)外套设有锁紧螺母(12),所述副桶接管(31)安装有手轮截止阀(32);所述副桶体(3)的底部外侧通过铰接条(33)与所述主桶体(1)相互铰接,所述副桶体(3)与所述铰接条(33)同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出油管(34),所述主桶体(1)顶端面接近所述缺口(2)的一侧枢接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包括与所述主桶体(1)顶端面相枢接的枢接杆(131),所述枢接杆(131)的另一端向下凸设有与所述枢接杆(131)相垂直的固定扣(132),所述枢接杆(131)横跨所述副桶体(3)的顶端面并与所述副桶体(3)的长度相一致,所述副桶体(3)与所述出油管(34)同一侧壁的顶端凹设有与所述固定扣(132)相适配的固定槽(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倒油量的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桶体(1),所述主桶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长方体缺口(2),所述缺口(2)处设有副桶体(3),所述副桶体(3)的底部设有副桶接管(31),所述主桶体(1)相对所述副桶接管(31)的位置设有主桶接管(11),所述主桶接管(11)半径等于所述副桶接管(31)半径,所述主桶接管(11)与所述副桶接管(31)外壁均设有连接螺纹,所述主桶接管(11)外套设有锁紧螺母(12),所述副桶接管(31)安装有手轮截止阀(32);所述副桶体(3)的底部外侧通过铰接条(33)与所述主桶体(1)相互铰接,所述副桶体(3)与所述铰接条(33)同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出油管(34),所述主桶体(1)顶端面接近所述缺口(2)的一侧枢接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包括与所述主桶体(1)顶端面相枢接的枢接杆(131),所述枢接杆(131)的另一端向下凸设有与所述枢接杆(131)相垂直的固定扣(132),所述枢接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吉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