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卸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184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07
本申请提供一种薄膜卸除装置,其包含: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上吸附平台与下吸附平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枢接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横向滑动及枢接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第二侧。所述下吸附平台位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下方。本申请的薄膜卸除装置可先使薄膜的一侧与基板的一侧分离再完全取下整片薄膜,以降低薄膜与基板分离的困难度以及损坏薄膜的风险。

Membrane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卸除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薄膜卸除装置,尤指一种可将薄膜自所附着基板上轻易卸除的薄膜卸除装置。
技术介绍
新一代的触控面板都朝向更为轻、薄、可挠性或曲面的方向设计,其目的都是要向消费者提供性能更好且画面更优质的电子、电器产品;而触控面板组成结构中包含各式薄膜,例如液晶面板上的偏光板、抗反射膜、光学膜、触控薄膜,或可挠式主动有机显示发光装置面板(FlexibleAMOLED)上的结构上、下膜、功能膜、封装膜、保护膜、支撑膜等,也更为轻、薄。这些薄膜中,有些必须先附着在透明的玻璃基板上进行制程,之后再与玻璃基板分离。以触控薄膜为例,必须先贴合在玻璃基板上以制作触控电极、电路等元件。但是当制程完成后,有时因触控薄膜与玻璃基板太过密合,以致于不易自玻璃基板上卸除。特别是以传统机台分离触控薄膜与玻璃基板时,所采用的方式是将触控薄膜一次整片卸除。但一次整片卸除触控薄膜需同步克服触控薄膜与玻璃基板之间的所有吸附力,其使触控薄膜与玻璃基板不易分离,甚至有损坏触控薄膜的风险。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薄膜卸除装置,以使其可在降低损坏薄膜风险的同时轻易卸除薄膜,将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n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n上吸附平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枢接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横向滑动及枢接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第二侧;以及/n下吸附平台,所述下吸附平台位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
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
上吸附平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枢接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横向滑动及枢接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第二侧;以及
下吸附平台,所述下吸附平台位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马达、第一可挠性连接器及第一螺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二马达、第二可挠性连接器及第二螺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以所述第一螺杆及所述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具有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一活动板及第一螺母连接部,所述第一螺母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母连接部,所述第一活动板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枢接于所述上吸附平台的第一侧。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坤麟
申请(专利权)人:叙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