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00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该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收线绳、收绳盘、滑轮和卡紧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固定框的升降,可以适用不同病人的身高,使病人在肢体固定时不会因为固定的或高过低而难受,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可以使病人更好的休息,加快了骨骼愈合的速度,可通过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帽和设置在第五支撑板上的圆孔实现装置的收缩和伸展,使用后可以收缩起来,减少了占地空间,释放了空间位置,而且便用搬运。

A retractable limb fixator for emergency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肢体固定
,具体为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交通事故越来越频繁,创伤骨科患者逐日增多,骨骼受到外力打击,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称骨折,复位、固定、愈合是骨折治疗三部曲,而固定则是复位与愈合的承上启下环节,良好的固定不仅巩固复位效果,还会促进愈合速度和质量,现有的肢体固定多采用医用固定带固定,因固定带比较柔软,固定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术后的病人需要稳定地固定不能出现二次伤害,所以肢体固定装置应运而生,但肢体固定装置的规格同意,同时不能调节固定的高度和距离,不能适用不同病人的身高,而装置使用后不能收缩,占用了医院空间,加大了医院的拥挤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的正上方设置有收绳盘,所述收绳盘通过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轴承卡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与第三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框,所述第二滑套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线绳,所述收线绳穿过凹槽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顶部的滑轮搭接,所述收线绳的另一端与收绳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第四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侧卡接有第一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与设置在第五支撑板上的第三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外表面与第四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五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与第二螺纹帽的外表面搭接,所述第二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优选的,所述圆孔的数量为4个,且4个圆孔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收绳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互为对称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8个,且8个支撑腿互为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形状为六棱柱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第一滑杆、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套使第二支撑板平稳的左右运动,第一螺纹柱的设置不仅可以推动第二支撑板,而且有稳定了第一滑套的左右运动,运动平稳、顺畅,收线绳、收绳盘、滑轮和卡紧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固定框的升降,可以适用不同病人的身高,使病人在肢体固定时不会因为固定的或高过低而难受,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可以使病人更好的休息,加快了骨骼愈合的速度,可通过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帽和设置在第五支撑板上的圆孔实现装置的收缩和伸展,使用后可以收缩起来,减少了占地空间,释放了空间位置,而且便用搬运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腿、2第一滑套、3支撑块、4第一滑槽、5第一滑杆、6第一支撑板、7第三滑杆、8第四滑槽、9圆孔、10第三滑块、11第三滑槽、12第五支撑板、13第二轴承、14第二支撑板、15第二滑槽、16第二滑块、17固定框、18第一滑块、19第二滑套、20凹槽、21滑轮、22收线绳、23第二转轴、24第一螺纹柱、25第一螺纹帽、26第一把手、27第四支撑板、28第一轴承、29第一转轴、30收绳盘、31摇杆、32卡紧装置、33第二滑杆、34第三支撑板、35第二把手、36第二螺纹柱、37第二螺纹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腿1,支撑腿1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第一滑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2,第一滑套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杆5、第一滑槽4和第一滑套2使第二支撑板14平稳的左右运动,第二支撑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32,卡紧装置32的正上方设置有收绳盘30,收绳盘30通过设置在第一转轴29上的第一轴承28卡接,第一转轴29的外表面与第三支撑板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34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1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5,第二滑槽1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33,第二滑杆3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19,第二滑套19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8,第一滑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框17,第二滑套19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6,第二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线绳22,收线绳22穿过凹槽20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4顶部的滑轮21搭接收线绳22的另一端与收绳盘30固定连接,在收线绳22、收绳盘30、滑轮21和卡紧装置32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固定框17的升降,可以适用不同病人的身高,使病人在肢体固定时不会因为固定的或高过低而难受,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可以使病人更好的休息,加快了骨骼愈合的速度,收绳盘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杆31,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第四支撑板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板27的一侧卡接有第一螺纹帽25,第一螺纹帽2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4,第一螺纹柱24的设置不仅可以推动第二支撑板14,而且有稳定了第一滑套2的左右运动,运动平稳、顺畅,第一螺纹柱2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6,第一把手26的形状为六棱柱形,第一螺纹柱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3,第二转轴2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3,第二轴承13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7,第三滑杆7与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所述第一滑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2),所述第一滑套(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32),所述卡紧装置(32)的正上方设置有收绳盘(30),所述收绳盘(30)通过设置在第一转轴(29)上的第一轴承(28)卡接,所述第一转轴(29)的外表面与第三支撑板(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4)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33),所述第二滑杆(3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19),所述第二滑套(19)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框(17),所述第二滑套(19)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二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线绳(22),所述收线绳(22)穿过凹槽(20)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4)顶部的滑轮(21)搭接,所述收线绳(22)的另一端与收绳盘(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第四支撑板(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27)的一侧卡接有第一螺纹帽(25),所述第一螺纹帽(2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4),所述第一螺纹柱(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2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3),所述第二轴承(13)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7),所述第三滑杆(7)与设置在第五支撑板(12)上的第三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7)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滑块(10),所述第三滑块(10)外表面与第四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内科用可收缩式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所述第一滑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2),所述第一滑套(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32),所述卡紧装置(32)的正上方设置有收绳盘(30),所述收绳盘(30)通过设置在第一转轴(29)上的第一轴承(28)卡接,所述第一转轴(29)的外表面与第三支撑板(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4)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33),所述第二滑杆(3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19),所述第二滑套(19)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框(17),所述第二滑套(19)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二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线绳(22),所述收线绳(22)穿过凹槽(20)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4)顶部的滑轮(21)搭接,所述收线绳(22)的另一端与收绳盘(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第四支撑板(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27)的一侧卡接有第一螺纹帽(25),所述第一螺纹帽(25)内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壮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