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97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其中该证件卡套的上下面板的上、下内表面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相互连接,于上内表面形成有一上凸台,沿凸台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上凸缘,且上凸缘与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上插槽;于下内表面对应上凸台形成有一下凸台,于下凸台左右内侧形成有与上凸缘配合的下插槽、以及与上插槽对应配合的下凸缘;所述上面板的上凸缘插入下面板的下插槽中,同时,下面板的下凸缘插入上面板的上插槽中,从而实现上、下面板的插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的插接配合的卡套,其结构稳固,上、下面板之间不会出现意外分离脱落的情况。

A fixed structure of certificate card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卡套产品
,特指一种可放置各种证件、卡片的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证件卡套广泛地应用于服务行业或者企业单位中,在各个公司、企业中,员工一般都需要佩戴胸卡以便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识别和管理。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卡套产品也在不断改进,但是不论如何改进,其基本仍采用两片式面板结构,证件或照片夹持在两面板之间。两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卡扣连接和可转动连接。对于采用卡扣连接的卡套产品而言,两个面板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相互卡扣的结构,通过卡扣令两个面板固定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存在的不足是,当需要频繁更换卡片或证件时,卡扣结构在频繁的分离——结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导致无法继续实现卡扣固定。对于采用可转动连接方式的卡套产品而言,为了简化结构、不增加产品的厚度,通常该转动连接部位并不采用传统的销轴配合的枢接方式,而是直接通过材料本身一体成型一连接部,通过材料本身的柔韧性实现两面板的打开或者合拢。所以采用可转动连接方式的卡套产品,其不能采用质地较硬的硬质塑胶,否则转动连接部根本无法承受大角度的转动。一般使用PVC、PP材料等质地较软材料。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通常质地较软的材料,其透明度较低。为了能够清楚显示卡套内卡片的内容,这类产品通常都会设计一个视窗结构。通过视窗将内部卡片直接显示出来。同时,也会在视窗处覆盖一张透明度较高的膜片,用于对卡套内的卡片形成保护。本专利技术人就是针对目前同类产品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并且可承受高频率使用的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上、下面板的上、下内表面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相互连接,并且上、下面板中至少有一块面板上开设有一视窗,于上内表面形成有一上凸台,沿凸台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上凸缘,且上凸缘与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上插槽;于下内表面对应上凸台形成有一下凸台,于下凸台左右内侧形成有与上凸缘配合的下插槽、以及与上插槽对应配合的下凸缘;所述上面板的上凸缘插入下面板的下插槽中,同时,下面板的下凸缘插入上面板的上插槽中,从而实现上、下面板的插接配合。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内表面上下凸台的下侧通过一横向凸台连接,即下插槽的下端开口通过横向凸台封堵;上面板的上凸缘自下插槽的上端开口向下插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视窗开设于上面板上,沿视窗的外缘、于上面板的上外表面上形成有一上装配槽;于所述的上装配槽处固定有一与上装配槽对应的视窗框,所述的视窗框与上装配槽之间夹持有一透明的膜片。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视窗开设于下面板上,沿视窗的外缘、于下面板的下外表面上形成有一下装配槽;于所述的下装配槽处固定有一与下装配槽对应的视窗框,所述的视窗框与下装配槽之间夹持有一透明的膜片。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凸缘上成型有一卡凸;所述的下插槽内对应卡凸的位置形成有卡槽。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凸缘的下端部形成有倒角。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凸台内向下形成有一凹槽。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中,上凸台与下凸台之间刚好形成一种“凹凸”配合的位置关系,并上凸缘与下插槽的插接配合,以及下凸缘与上插槽的插接配配合,实现上、下面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相对于现有的插接配合的卡套,其结构稳固,上、下面板之间不会出现意外分离脱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上面板的内表面视角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下面板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下面板的立体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其包括:上面板1、下面板2、膜片3和视窗框4。上、下面板1、2的上、下内表面11、21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相互连接,并且上、下面板1、2中至少有一块面板上开设有一视窗10。所述的膜片3和视窗框4固定在视窗10的位置。证件或者卡片放置在上、下面板之间,并通过膜片3由视窗10处显露出来。根据需要,视窗10可以开设在上面板1上,或者开设在下面板2上,或者在上、下面板上均开设有视窗10,这样就形成了双面显示的证件卡卡套。具体结构如下:当所述的视窗10开设于上面板1上,沿视窗10的外缘、于上面板1的上外表面110上形成有一上装配槽15;于所述的上装配槽15处固定有一与上装配槽15对应的视窗框4,所述的视窗框4与上装配槽15之间夹持有一透明的膜片3。同样的,当所述的视窗10开设于下面板2上,沿视窗10的外缘、于下面板2的下外表面210上形成有一下装配槽25;于所述的下装配槽25处固定有一与下装配槽25对应的视窗框4,所述的视窗框4与下装配槽25之间夹持有一透明的膜片3。视窗框4可采用粘接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或者卡扣固定的方式固定在上装配槽15(或/和固定在下装配槽25)位置处。当然,膜片3可以直接与视窗框4一体成型,或者膜片3直接粘接固定在视窗框4上,然后再将视窗框4固定至上装配槽15、下装配槽25中。上、下面板1、2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相互连接,具体结构如下:结合图4所示,于上面板1的上内表面11形成有一上凸台12,所述的视窗10开设于凸台12中间区域,沿凸台12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上凸缘13,并且上凸缘13与内表面11之间形成有上插槽14。结合图5、图6所示,于下面板2的下内表面21对应上凸台12形成有下凸台22,于下凸台22左右两侧的内侧形成有与上凸缘13配合的下插槽24、以及与上插槽14对应的下凸缘23。上、下面板1、2安装时,将所述的上面板1上的上凸缘13自上而下插入下面板2的下插槽24中,同时,下面板2的下凸缘23落入上面板1的上插槽14中,从而实现上、下面板1、2的插接配合。为了防止上、下面板在插接配合时多度插入,所述左右两侧的上凸缘13下侧通过一横向凸缘132连接。所述的下内表面12左右凸台22下侧通过一横向凸台220连接,即下插槽24的下端开口通过横向凸台220封堵。这样当上、下面板插接到位时,横向凸缘132正好抵靠在横向凸台220的内侧。为了便于插入,所述的上凸缘13的下端部形成有倒角131,通过倒角131可以更加的实现插接配合。另外,为了令上、下面板在插接配合后形成稳定配合,本技术设置了定位卡扣结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包括:上面板(1)、下面板(2),上、下面板(1、2)的上、下内表面(11、21)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相互连接,并且上、下面板(1、2)中至少有一块面板上开设有一视窗(10),其特征在于:/n于上内表面(11)形成有一上凸台(12),沿上凸台(12)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上凸缘(13),且上凸缘(13)与内表面(11)之间形成有上插槽(14);/n于下内表面(21)对应上凸台(12)形成有一下凸台(22),于下凸台(22)左右内侧形成有与上凸缘(13)配合的下插槽(24)、以及与上插槽(14)对应配合的下凸缘(23);/n所述上面板(1)的上凸缘(13)插入下面板(2)的下插槽(24)中,同时,下面板(2)的下凸缘(23)插入上面板(1)的上插槽(14)中,从而实现上、下面板(1、2)的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包括:上面板(1)、下面板(2),上、下面板(1、2)的上、下内表面(11、21)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相互连接,并且上、下面板(1、2)中至少有一块面板上开设有一视窗(10),其特征在于:
于上内表面(11)形成有一上凸台(12),沿上凸台(12)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上凸缘(13),且上凸缘(13)与内表面(11)之间形成有上插槽(14);
于下内表面(21)对应上凸台(12)形成有一下凸台(22),于下凸台(22)左右内侧形成有与上凸缘(13)配合的下插槽(24)、以及与上插槽(14)对应配合的下凸缘(23);
所述上面板(1)的上凸缘(13)插入下面板(2)的下插槽(24)中,同时,下面板(2)的下凸缘(23)插入上面板(1)的上插槽(14)中,从而实现上、下面板(1、2)的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内表面(21)的下凸台(22)下侧通过一横向凸台(220)连接,即下插槽(24)的下端开口通过横向凸台(220)封堵;
上面板(1)的上凸缘(13)自下插槽(24)的上端开口向下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证件卡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窗(10)开设于上面板(1)上,沿视窗(10)的外缘、于上面板(1)的上外表面(110)上形成有一上装配槽(15);于所述的上装配槽(15)处固定有一与上装配槽(15)对应的视窗框(4)。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