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9954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51
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在养殖池邻接处设有的水循环系统和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底设有管路将水流引至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出口设有水泵将出水送至各养殖池分流管道。处理系统在一个容器内,容器内设有滤网或吸附式过滤装置或二者组合;所述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循环水系统养殖池底中央设有出口,出口的水通过所述管路连接至所述容器。

A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for factory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包括海水和淡水)水系统循环与处理利用系统,具体是涉及能提高养殖密度,降低能耗,减少污水排放功能的一种节能减排型适合海水或淡水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是一种封闭式的养殖模式,为确保养殖在系统中的鱼虾等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养殖水体需要通过水处理装置或污物的转换后循环再利用。而水处理的效果与养殖密度、饲料投喂、水循环率、氨氮、亚盐降解速率及硝酸盐等脱氮效果、杀菌效果及日常管理等等有关。一般而言,水质越好,对养殖生物的生长越有利。目前的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合适市场终端价格的养殖对象,因为能耗成本及运行成本太高;再就是基础设备设施投资额太高,一般养殖场承受不起;第三就是对管理技术人员要求较高,而实际养殖场人员素质偏低,很难达到要求;第四就是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通常可以四季养殖,而实际利用率不高,多数只有不到一半的时间在运行。CN104472404A得出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过滤池和净化池,所述养殖池,过滤池和净化池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共同组成循环水路,所述过滤池采用物理方法过滤,采用活性炭吸附,把漂浮杂质和大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所述净化池采用生物净化技术和藻类微生物调控技术,把水质进行净化。但应用上效果不佳,无法推广。一般情况是,目前室内工厂化水产养殖场,存在着两种极端情况:要么就是用大排大灌的模式来解决高密度养殖带来水质差的问题,但是能耗高,水资源浪费大,成本上升,且不符合环保要求;要么就是室内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模式,基建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运行成本偏高,不接地气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海水(包括人工海水)、淡水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水污染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节能环保循环水系统及处理系统,解决以往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能耗、污染环境、运行成本均偏高的缺点,尤其是水污染的排放,本技术解决人造海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水排放对土壤盐碱化的污染及损害的难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循环水系统,包括在养殖池邻接处设有的水循环系统和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底设有管路将水流引至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出口设有水泵将出水送至各养殖池分流管道。即由泵提供的水因势能随管道流至各养殖池的分流送水管道。处理系统在一个容器内,容器内设有吸附处理装置、滤网或二者组合;水循环系统采用自流式管道;通过水泵给各养殖池的液位差将水中的半浮或含有生物排泄物等无损从养殖池底运输到所述容器;处理系统的容器采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一个水池或新建水池作为处理池,水池内采用垂直的分隔片分隔水池作为水流的流道。处理池内采用垂直的分隔片分隔水池作为水流的流道,垂直分隔片在水平面截面直线折线或曲线形成螺旋形将处理池间隔成一定宽度的水流流道,水流通道在处理池中的分布至整个池,水流流道将水流从池的边缘引向池中心,或从池的中心引向池边缘形成水流的流道;垂直分隔片为板或柔性布。若干养殖池共享处理系统使用的处理池,水泵位于处理池的边缘或水池中心的水流出口,养殖池底中央的排水口即养殖池出水的汇总管连接回流管再连接处理池的进水口,回流管并联排污口。水流流道中采用均匀分布吸附处理装置,所述吸附处理装置为生物吸附体(悬挂毛刷或海绵)或生物填料或两种组合均采用。养殖池底通过管道到回流管,回流管通过管道连接到处理池。回水管至处理池的管道上设有截止阀(球阀),回水管上并联排污口,排污口上设有竖直管道作排污口的拔管,竖直管道的高度高于养殖池平面。处理池的部分水流流道的底部位置设有曝气管。垂直的分隔片为板或柔性织物或组合,分隔水池作为水流的流道。水流的流道中采用均匀分布的生物吸附或负载体或与过滤网(有一定的孔隙)或生物填料或任意组合两种组合或毛刷、过滤网和生物填料均采用。处理系统的水通过水泵和主管道再并联至各养殖池的分流送水管道,所述处理系统也可以采用并联式多个滤袋过滤器结构,水流从滤袋中滤出。养殖水池底通过管道到回流管,回流管连接到处理池。水泵作为整个水系统的动力,泵将净水提高势能后,注入养殖池,则养殖池水出至过滤装置。多个滤袋过滤器的滤除物或吸附物的去除是原位集污;快速高效收集养殖水中的悬浮颗粒废物,并可用作有机肥;仍可采用悬浮填料(或部分采用毛刷)组合生物脱氮:用毛刷及悬浮填料等两种填料按一定比例,均匀分布在水处理池的流道中,毛刷既能集污又能负载生物体处理水质,流道中设有分隔网,不影响水流,采用前面厌氧、后面富氧组合降氨脱氮,协同处理养殖污水,达到净化养殖水质;可再采用紫外线纳米光触媒增效技术的杀菌设备:此设备可以完成杀菌、去除硫化氢、水的臭味及部分重金属,确保养殖对象健康;水池底通过管道到回流管,回流管并联设有排污口(最好与池底水平),通过管道的串并联独立设计:可单独或集中处理养殖池的污物,操作简单;总之,本技术循环水系统在水产生物养殖中的应用极为有利。有益效果:本技术是环保节能型海淡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与循环水处理相结合的系统,利用现有的海淡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中(包括若干池)的一个养殖池改装成,或在海淡水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包括若干池)旁建设一个小池成为循环水系统,与现有的海淡水工厂化养殖系统在有机结合在一起,或就是海淡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一个单元或必需单元。使养殖中废水成为高品质的清洁水再馈入养殖池(其实是养殖水指标刚变坏就进行水处理,处理后的水也使含氧量增高,水体富营养降低更有利水产动物生长),每个水系统的处理池体可以处理十倍以上体积的养殖池的水;本技术以物理处理为主,可辅助生物技术,基本不采用化学药剂,因此外排无能耗,属于无公害排放,只采用一只泵动力,水循环处理系统中的辅助生物单元脱氮效果好成本低,采用的水泵为低功率大流量低扬程变频循环水泵,本技术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全部工艺装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各养殖户的养殖习惯和方式优化组合,达到合理的处理效果(如池体的大小任意隔离,水的处理量几乎只与泵的流量有关)。本技术的适应性强:本技术的全部装备能适应绝大部分的水产养殖所需,满足不同养殖户的养殖要求。本技术的安全性好:本技术的装备无动力传动系统,减少养殖户对设备维护的要求,减少养殖户的用工成本。养殖车间的改造可根据养殖户自己条件,采用不同的位置改造,方便使用和管理。综合而言,本技术的经济性极好:本技术对原有养殖方式无基本变化或太大的改变,可以无基本建设工程,仅仅对养殖池中的一个池模式略作改变,减少用户投入。同时,本技术的所有管路安装都在同一养殖车间内,减少水流的长距离输送,减少能源消耗。本技术解决以往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能耗、污染环境、运行成本均偏高的缺点,尤其是水污染的排放,本技术解决人造海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水排放对土壤盐碱化的污染及损害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在养殖池邻接处设有的水循环系统和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底设有管路将水流引至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出口设有水泵将出水送至各养殖池分流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在养殖池邻接处设有的水循环系统和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底设有管路将水流引至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出口设有水泵将出水送至各养殖池分流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是,处理系统在一个容器内,容器内设有滤网或吸附式过滤装置或二者组合;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循环水系统养殖池底中央设有出口,出口的水通过所述管路连接至所述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是,水循环系统采用自流式管道;通过水泵给各养殖池的液位差将水中的半浮或含有生物排泄物无损从养殖池底运输到所述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是,处理系统采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一个水池或新建水池,水池内采用垂直的分隔片分隔水池作为水流的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是,垂直分隔片在水平面截面直线折线或曲线形成螺旋形将处理池间隔成一定宽度的水流流道,水流通道在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刘汉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康立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