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切割方法、装置及其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媒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81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10
一种影像切割方法、装置及其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媒体,该影像切割方法,应用于影像切割装置中,并包括:自影像串流中接收对应于第一及第二时间点的第一及第二影像;由切割神经网络对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切割,以产生标签几率组合;由相似度计算神经网络对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进行相似度判断运算,以产生相似度几率组合;由串接单元串接标签几率组合以及相似度几率组合,以产生串接结果;以及由策略神经网络对串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推断运算,以产生标签遮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影像切割方法、装置及其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媒体可将先前影像纳入考虑,以产生相似度的信息来增加循序的切割结果间的一致性。

Image cutting method, device and non transient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影像切割方法、装置及其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媒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处理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影像切割方法、装置及其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媒体。
技术介绍
在电脑影像处理的领域中,影像切割是将数字影像切割为多个部分。影像切割的目标是为了简化及/或改变影像的表示方式,以成为更有意义或是更容易分析的部分。然而,传统的切割网络仅使用单一影像做为输入,对于影像串流来说,其相对先前影像的估测将无法维持良好的精确度。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新的影像切割方法、装置及其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媒体,以解决上述的缺失,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影像切割方法、装置及其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媒体可不仅根据当下影像,还根据先前影像执行分割,以增进循序分割结果的一致性。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切割方法,应用于影像切割装置中,影像切割方法包括:自影像串流中接收对应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一影像以及对应于第二时间点的第二影像;由切割神经网络对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切割,以产生标签(label)几率组合;由相似度计算神经网络对第一影像以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切割方法,应用于一影像切割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切割方法包括:/n自一影像串流中接收对应于一第一时间点的一第一影像以及对应于一第二时间点的一第二影像;/n由一切割神经网络对该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切割,以产生一标签几率组合;/n由一相似度计算神经网络对该第一影像以及该第二影像进行相似度判断运算,以产生一相似度几率组合;/n由一串接单元串接该标签几率组合以及该相似度几率组合,以产生一串接结果;以及/n由一策略神经网络对该串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推断运算,以产生一标签遮罩。/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5 US 62/726,999;20190731 US 16/527,0431.一种影像切割方法,应用于一影像切割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切割方法包括:
自一影像串流中接收对应于一第一时间点的一第一影像以及对应于一第二时间点的一第二影像;
由一切割神经网络对该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切割,以产生一标签几率组合;
由一相似度计算神经网络对该第一影像以及该第二影像进行相似度判断运算,以产生一相似度几率组合;
由一串接单元串接该标签几率组合以及该相似度几率组合,以产生一串接结果;以及
由一策略神经网络对该串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推断运算,以产生一标签遮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切割神经网络、该相似度计算神经网络以及该策略神经网络分别为一卷积神经网络,且该切割神经网络配置以对该第二影像进行卷积,该相似度计算神经网络配置以对该第一影像以及该第二影像进行卷积,该策略神经网络配置以对该串接结果进行卷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切割方法还包括:
由该切割神经网络的一第一编码器以及一第一解码器对该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切割,以产生该标签几率组合;以及
由该相似度计算神经网络的一第二编码器以及一第二解码器对该第一影像以及该第二影像进行相似度判断运算,以产生该相似度几率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编码器以及该第二编码器实际上为同一编码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切割神经网络在一像素层次对该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切割,且该影像切割方法还包括:
由一分类神经网络对该第二影像进行分类,以产生一类别几率组合;
判断该类别几率组合中,对应一所需类别的一所需类别几率是否小于一预设值;以及
在该所需类别几率小于该预设值时,停止进行影像切割以及相似度判断运算,以产生一空白遮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切割方法还包括:
由该串接单元串接该标签几率组合、该相似度几率组合以及一先前标签遮罩,以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庭王钧立林政宪杨宏毅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