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979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其目的是使得合同参与方、第三方电子合同提供方、法院、仲裁委、公证处统一参与,让各方达成共识,当产生纠纷时,裁决机关能够快速针对问题作出决策。

A method of judicial data storage based on blockch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
技术介绍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分布式账本的技术方案,其本质是多个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区块链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而是多技术整合的结果,利用区块链维护一个可靠的,难以篡改的账本记录,可以降低信任风险,有效降低众参与方维护成本。数据想要通过区块链进行存储必须获得参与多方的共识,数据上链后无法篡改,无法伪造。现在的合同系统,若采用纸质版本签约,双方通过合同签订后无法确保合同的真实性,易篡改遗失,当产生纠纷时,判定合同真伪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十分麻烦。若采用电子合同系统,合同存储于第三方的中心化数据库中,第三方可能修改数据,易产生信任问题,产生纠纷时,从第三方调取结果验证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使合同参与方、第三方电子合同提供方、法院、仲裁委、公证处统一参与,让各方达成共识,当产生纠纷时,裁决机关能够快速针对问题作出决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业务方调用电子合同系统并与用户签署生成电子合同;S2电子合同系统调用区块链SDK相关接口,将签署好的电子合同哈希值存储于司法存证链上,并向全网广播验证;S3验证过程中各区块链上节点收到验证信息,调用智能合约进行验证;S4验证通过后,各存储节点均获得一串用于日后验证的哈希存证编号;这段编码将存于区块链不断打包的区块中;S5当纠纷产生时,业务方向裁决、公证、鉴定机构提交合同、存证编号等相关信息;S6裁决、公证、鉴定机构在审理过程中需鉴定合同真实性时,通过提供的存证编号在区块链上寻址取得区块链上存储合同的哈希值。S7通过智能合约对提交合同的哈希值与区块链上存储的哈希值对比验真,鉴定合同真实性,并将鉴定结果全网公示。S8裁决、公证、鉴定机构根据鉴定结果打通证据链进行司法裁决,并将裁判文书的哈希值记录于区块链上向全网广播验证,以备将来查验。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方与用户签署好合同后,在上传合同过程中,可以上传合同的明文信息,这样在裁决过程中,无需用户提供合同,可直接调用合同明文及存储哈希裁决。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传合同过程中,也可以将电子合同平台存储的合同的地址哈希上链,这样在调用合同时,无需用户提供合同,可直接通哈希地址进行寻址调取合同明文。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上链合同不可篡改。通过区块链时间戳、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等特征,合同哈希上链后任意修改合同内容,哈希值均会变化,因此合同哈希一旦上链,内容便无法篡改,保证合同的真实性。2、上链合同不可删除。合同的哈希在链上多方存储,任意一方均无法全部删除,保障数据安全性。3、多方见证。业务方、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法院、仲裁委、电子合同平台均为链上节点,数据多方保存,通过一定的数据管理规范要求使各方达成共识,共同保证电子合同在生成、存储、使用中的全流程可信问题。4、高安全性。在区块链上只需上传合同哈希值进行存储,无需上传合同明文,各方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防止隐私泄露,保障数据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业务方与用户之间的流程框架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司法裁决的流程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业务方调用电子合同系统并与用户签署生成电子合同;S2电子合同系统调用区块链SDK相关接口,将签署好的电子合同哈希值存储于司法存证链上,并向全网广播验证;S3验证过程中各区块链上节点收到验证信息,调用智能合约进行验证;S4验证通过后,各存储节点均获得一串用于日后验证的哈希存证编号;这段编码将存于区块链不断打包的区块中;S5当纠纷产生时,业务方向裁决、公证、鉴定机构提交合同、存证编号等相关信息;S6裁决、公证、鉴定机构在审理过程中需鉴定合同真实性时,通过提供的存证编号在区块链上寻址取得区块链上存储合同的哈希值。S7通过智能合约对提交合同的哈希值与区块链上存储的哈希值对比验真,鉴定合同真实性,并将鉴定结果全网公示。S8裁决、公证、鉴定机构根据鉴定结果打通证据链进行司法裁决,并将裁判文书的哈希值记录于区块链上向全网广播验证,以备将来查验。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方与用户签署好合同后,在上传合同过程中,可以上传合同的明文信息,这样在裁决过程中,无需用户提供合同,可直接调用合同明文及存储哈希裁决。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传合同过程中,也可以将电子合同平台存储的合同的地址哈希上链,这样在调用合同时,无需用户提供合同,可直接通哈希地址进行寻址调取合同明文。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S1业务方调用电子合同系统并与用户签署生成电子合同;/nS2电子合同系统调用区块链SDK相关接口,将签署好的电子合同哈希值存储于司法存证链上,并向全网广播验证;/nS3验证过程中各区块链上节点收到验证信息,调用智能合约进行验证;/nS4验证通过后,各存储节点均获得一串用于日后验证的哈希存证编号;这段编码将存于区块链不断打包的区块中;/nS5当纠纷产生时,业务方向裁决、公证、鉴定机构提交合同、存证编号等相关信息;/nS6裁决、公证、鉴定机构在审理过程中需鉴定合同真实性时,通过提供的存证编号在区块链上寻址取得区块链上存储合同的哈希值。/nS7通过智能合约对提交合同的哈希值与区块链上存储的哈希值对比验真,鉴定合同真实性,并将鉴定结果全网公示。/nS8裁决、公证、鉴定机构根据鉴定结果打通证据链进行司法裁决,并将裁判文书的哈希值记录于区块链上向全网广播验证,以备将来查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业务方调用电子合同系统并与用户签署生成电子合同;
S2电子合同系统调用区块链SDK相关接口,将签署好的电子合同哈希值存储于司法存证链上,并向全网广播验证;
S3验证过程中各区块链上节点收到验证信息,调用智能合约进行验证;
S4验证通过后,各存储节点均获得一串用于日后验证的哈希存证编号;这段编码将存于区块链不断打包的区块中;
S5当纠纷产生时,业务方向裁决、公证、鉴定机构提交合同、存证编号等相关信息;
S6裁决、公证、鉴定机构在审理过程中需鉴定合同真实性时,通过提供的存证编号在区块链上寻址取得区块链上存储合同的哈希值。
S7通过智能合约对提交合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卫国刘辰江王文龙邹海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芯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