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70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2:42
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传力装置所在的管墙承再能力有限,针对尺寸较大且炉膛为方形或近方形锅炉,刚性梁角部荷载较大,为了适应管墙的承载能力,需要减小刚性梁间距来降低刚性梁角部荷载,这将会增加刚性梁整体层数,使成本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成包括:角板(1),所述的角板的上、下两侧均与双传力装置焊接,所述的双传力装置包括双传力板(2)和固定板(3),所述的双传力板与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4)与管墙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的双传力装置的双传力板之间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

Double double distributed rigid beam corn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
技术介绍
:锅炉刚性梁在管墙外侧布置,以便提高管墙刚度、防止锅炉炉膛爆燃而损坏锅炉,角部结构可以将刚性梁端部荷载传递到相邻管墙上,现有结构中角板两侧均为单传力装置,而传力装置所在的管墙承再能力有限,针对尺寸较大且炉膛为方形或近方形锅炉,刚性梁角部荷载较大,为了适应管墙的承载能力,需要减小刚性梁间距来降低刚性梁角部荷载,这将会增加刚性梁整体层数,使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满足膨胀的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安全有效的将较大的角部荷载传递到管墙,进而拉大刚性梁布置间距以期降低成本。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其组成包括:角板,所述的角板的上、下两侧均与双传力装置焊接;所述的双传力装置包括双传力板和固定板,所述的双传力板与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与管墙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的双传力装置的双传力板之间焊接。所述的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角板两侧与连接板采用销轴组件连接。所述的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连接板与端板采用销轴组件连接。所述的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端板与刚性梁端部腹板焊接。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角板与端板开孔位置预留膨胀偏置量,便于锅炉受热膨胀。端板与刚性梁端部腹板焊接,使刚性梁端部荷载能够通过角部结构传递到相邻侧管墙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双传力装置的荷载分配,使管墙均在承受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在刚性梁允许跨距范围之内尽可能拉大刚性梁间距,减少刚性梁布置层数,节省钢材,降低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角板;2、双传力板;3、固定板;4、沉淀;7、连接板;8、端板;9、销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其组成包括:角板1,所述的角板的上、下两侧均与双传力装置焊接;所述的双传力装置包括双传力板2和固定板3,所述的双传力板与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4与管墙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的双传力装置的双传力板之间焊接。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角板两侧与连接板7采用销轴组件9连接。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连接板与端板8采用销轴组件连接。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端板与刚性梁端部腹板焊接。本专利技术实现锅炉刚性梁角部较大荷载的安全传递。它的特征是两侧的双传力装置分别与角板焊接,而角板与连接板、连接板与端板均采用销轴组件连接而成,端板与刚性梁端部腹板焊接。双传力装置由双传力板与固定板焊接,固定板与管墙之间采用衬垫焊接。通过布置此结构,可以安全有效的传递较大刚性梁角部荷载且使管墙能够承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其组成包括:角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角板的上、下两侧均与双传力装置焊接;/n所述的双传力装置包括双传力板和固定板,所述的双传力板与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与管墙焊接固定;/n两个所述的双传力装置的双传力板之间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其组成包括:角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角板的上、下两侧均与双传力装置焊接;
所述的双传力装置包括双传力板和固定板,所述的双传力板与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与管墙焊接固定;
两个所述的双传力装置的双传力板之间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洪彬宋宝军娄德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