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及其恒压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58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及恒压输送装置,包括外部支撑壳体、外层可变形袋体和内层可变形袋体,内层可变形袋体密封设置在外层可变形袋体内;内层可变形袋体上连接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依次穿过外层可变形袋体和外部支撑壳体;外层可变形袋体连接外层进气管,外层进气管穿过外部支撑壳体。稳定的气体通过外层进气管进入到外层可变形袋体,气体压力推动内层可变形袋体发生形变从而挤出内层可变形袋体内的液体通过内层出液管输出。

Double layer disposable liquid storage bag and its constant pressure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及其恒压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应用领域的液体输送,特别涉及到储液袋以及利用该储液袋的恒压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应用过程中,例如:过滤、纳滤、层析以及培养基加入过程中,需要恒压液体输送;目前都采用泵送或者柱塞推送,这种方式存在的缺点有:不能达到除菌目的,使得液体直接接触泵腔或者柱塞;不能精确的控制压力,当可变形药剂容器内液体没有时,会有气体输出。同时,公开号:CN110191732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用于输送液体药剂的药剂输送装置,包含可变形药剂容器的刚性壳体,所述可变形药剂容器布置成容纳液体药剂;加压气体筒,其经由气阀连接到刚性壳体;其中,气阀是可释放的,以允许气体流入刚性壳体,从而引起刚性壳体中的气体压力增加,从而压缩可变形药剂容器以驱替液体药剂,其缺点在于:密封要求高;不能实现调节压力,以及恒压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一次性储液袋以及恒压输液装置,能够实现完全隔离,避免空气除菌过滤,污染样品;精确控制压力实现恒压输出。为了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撑壳体,外部支撑壳体内放置内层可变形袋体,外部支撑壳体内与内层可变形袋体之间设置外层可变形袋体,内层可变形袋体密封设置在外层可变形袋体内;内层可变形袋体上连接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依次穿过外层可变形袋体和外部支撑壳体;外层可变形袋体连接外层进气管,外层进气管穿过外部支撑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撑壳体,外部支撑壳体内放置内层可变形袋体,外部支撑壳体内与内层可变形袋体之间设置外层可变形袋体,内层可变形袋体密封设置在外层可变形袋体内;内层可变形袋体上连接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依次穿过外层可变形袋体和外部支撑壳体;外层可变形袋体连接外层进气管,外层进气管穿过外部支撑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设置在内层可变形袋体的端部;所述的外层进气管设置在外层可变形袋体且相对于所述内层可变形袋体设有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端部的同侧端部或另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进液管和内层出液管设置在内层可变形袋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同侧或者异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进气管设置在外层可变形袋体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一次性储液袋,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徐慧贾伟
申请(专利权)人: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