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38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8:02
本申请公开一种低压接线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卡锁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能够供线缆穿设的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分别设有可相对所述主壳体滑动的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所述第一分壳体或所述第二分壳体相对线缆滑动时,线缆上的裸露部位露出。本申请通过主壳体内的线缆通道将线缆裸露的部分包围,而且通过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的卡接,封闭裸露部分两侧的线缆,避免裸露部分与外界接触,还具备较好的防水性,本申请解决了减少电缆的腐蚀性,避免电缆的导电性能降低,减少电缆的寿命的技术问题。

Low voltage w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接线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力工具
,具体地说,涉及低压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一旦断电,面对的不仅是经济的损失,还有可能造成电网的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电工胶布连接不具备较好的防潮型、防水的效果,而且风吹日晒后会腐蚀,影响电缆的导电性,减少电缆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现有的电工胶布连接不具备较好的防潮型、防水的效果,而且风吹日晒后会腐蚀,影响电缆的导电性,减少电缆的寿命的技术问题,提供低压接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压接线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卡锁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能够供线缆穿设的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主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相对所述主壳体滑动的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所述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分别设有能够供线缆滑动的第一防护通道和第二防护通道,所述第一分壳体或所述第二分壳体相对线缆滑动时,线缆上的裸露部位露出。所述第一分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分壳体内设有摩擦圈,所述摩擦圈上设有能供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分壳体和所述第二分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主壳体相互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卡锁装置卡合固定,所述卡锁装置包括:多个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多个卡接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周面上,所述卡接扣上设有能与相应的卡接部卡合的卡槽。所述第一分壳体由相互铰接的第三上壳体和第三下壳体组成,所述第一分壳体还包括将所述第三上壳体和第三下壳体锁合的第一锁合结构,所述第三上壳体和第三下壳体锁合时形成与所述线缆通道相通的第一防护通道,所述第一防护通道内且远离所述主壳体一端设有多个用于卡接固定所述摩擦圈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块,设于所述第一分壳体卡入所述线缆通道内的一侧,所述主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卡接块相适配的第一卡接环;多个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分壳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包括一个设于所述第一分壳体上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相互铰接的第一固定块卡接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卡接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用以固定或松开所述第一分壳体与所述主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块卡接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卡接固定于所述主壳体的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多个卡接件,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周面上;第三卡接板,设于所述第二分壳体卡入所述线缆通道内的一侧,所述主壳体上设有与第三卡接块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环。所述第二分壳体由相互铰接的第四上壳体和第四下壳体组成,所述第二分壳体还包括将所述第四上壳体和第四下壳体锁合的第二锁合结构,所述第四上壳体和第四下壳体锁合时形成与所述线缆通道相通的所述第二防护通道,所述第二防护通道内且远离所述主壳体一端设有多个用于卡接固定所述摩擦圈的第二固定槽。所述主壳体的周面上还设有多个执耳,所述执耳上设有用于将主壳体固定于其他装置上的固定通孔;所述主壳体沿圆周方向上还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分壳体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还设有防水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能够容纳所述防水胶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分壳体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所述防水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还分别设有能够容纳所述防水胶的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所述主壳体的周面上还设有多个铅封,所述铅封内设有能够供铅封锁锁合的锁孔。所述第一锁合结构包括:第一卡接板,设于所述第三上壳体的周面上;第二卡接板,设于所述第三下壳体的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接板对应;第一锁合结构第一卡接块,铰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板上,所述第一锁合结构第一卡接块包括第一卡接部,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上的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第一卡接板临近的一侧设有能够固定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一凸起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的一侧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卡合的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锁合结构包括:第二锁合结构第三卡接板,设于所述第四上壳体的周面上;第四卡接板,设于所述第四下壳体的周面上并与所述第二锁合结构第三卡接板对应;第二卡接块,铰接于所述第四卡接板上,所述第二卡接块包括第二卡接部,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上的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四卡接板与所述第二锁合结构第三卡接板临近的一侧设有能够固定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二凸起固定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四卡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的一侧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卡合的第二卡合槽。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主壳体内的线缆通道将线缆裸露的部分包围,而且通过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的卡接,封闭裸露部分两侧的线缆,避免裸露部分与外界接触,而且通过卡锁装置将主壳体紧固,避免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导致线缆裸露,并通过第一分壳体或第二分壳体相对线缆滑动,使线缆上的裸露部位露出进行接线,相较于电工胶布更容易拆卸,而且具备较好的防水性,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电工胶布连接不具备较好的防潮型、防水的效果,而且风吹日晒后会腐蚀,降低电缆的导电性能,减少电缆的寿命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低压接线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低压接线装置的分解图。图3是本申请低压接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4是本申请低压接线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申请低压接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6是本申请第一卡接部的立体图。图7是本申请第二卡接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7中,本技术所提供一种低压接线装置,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卡锁装置20,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设有能够供线缆穿设的线缆通道130,所述线缆通道130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主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相对所述主壳体10滑动的第一分壳体30和第二分壳体40,所述第一分壳体30和第二分壳体40分别设有能够供线缆滑动的第一防护通道350和第二防护通道450,所述第一分壳体30或所述第二分壳体40相对线缆滑动时,线缆上的裸露部位露出。所述第一分壳体30或所述第二分壳体40相对线缆滑动时也可封闭所述线缆上的裸露部位,本实施例的所述主壳体10内的线缆通道将线缆裸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接线装置,包括:主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卡锁装置(20),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设有能够供线缆穿设的线缆通道(130),所述线缆通道(130)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主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相对所述主壳体(10)滑动的第一分壳体(30)和第二分壳体(40),所述第一分壳体(30)和第二分壳体(40)分别设有能够供线缆滑动的第一防护通道(350)和第二防护通道(450),所述第一分壳体(30)或所述第二分壳体(40)相对线缆滑动时,线缆上的裸露部位露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接线装置,包括:主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卡锁装置(20),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设有能够供线缆穿设的线缆通道(130),所述线缆通道(130)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主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相对所述主壳体(10)滑动的第一分壳体(30)和第二分壳体(40),所述第一分壳体(30)和第二分壳体(40)分别设有能够供线缆滑动的第一防护通道(350)和第二防护通道(450),所述第一分壳体(30)或所述第二分壳体(40)相对线缆滑动时,线缆上的裸露部位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壳体(30)和/或所述第二分壳体(40)内设有摩擦圈(50),所述摩擦圈(50)上设有能供线缆穿过的通孔(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壳体(30)和所述第二分壳体(40)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主壳体(10)相互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接结构(310)和第二卡接结构(4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通过所述卡锁装置(20)卡合固定,所述卡锁装置(20)包括:
多个卡接部(21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0);
多个卡接扣(22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0)的周面上,所述卡接扣(220)上设有能与相应的卡接部(210)卡合的卡槽(22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壳体(30)由相互铰接的第三上壳体(320)和第三下壳体(330)组成,所述第一分壳体(30)还包括将所述第三上壳体(320)和第三下壳体(330)锁合的第一锁合结构(340),所述第三上壳体(320)和第三下壳体(330)锁合时形成与所述线缆通道(130)相通的所述第一防护通道(350),所述第一防护通道(350)内且远离所述主壳体(10)一端设有多个用于卡接固定所述摩擦圈(50)的第一固定槽(36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310)包括:
第一卡接块(3110),设于所述第一分壳体(30)卡入所述线缆通道(130)内的一侧,所述主壳体(10)上设有与第一卡接块(3110)相适配的第一卡接环(151);
多个第一固定块(3120),设于所述第一分壳体(30)上,所述第一固定块(3120)包括一个设于所述第一分壳体(30)上的固定部(3130),以及与所述固定部(3130)相互铰接的第一固定块卡接部(3140),所述第一固定块卡接部(314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313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用以固定或松开所述第一分壳体(30)与所述主壳体(1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块卡接部(3140)相对所述固定部(3130)旋转,卡接固定于所述主壳体(10)的支撑面(100)上;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410)包括:
多个卡接件(4110),设于所述主壳体(10)的周面上;
多个卡合扣(4120),设于与所述第二分壳体(40)的周面上,所述卡合扣(4120)上设有能与相应的卡接件(4110)卡合的卡合凹槽(4130);
第三卡接板(4140),设于所述第二分壳体(40)卡入所述线缆通道(130)内的一侧,所述主壳体(10)上设有与第三卡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顺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