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36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流继电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包括提高了针对可动触头的支撑力的可动子组件的直流继电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其包括:一对固定触头;可动触头,通过致动器进行上下运动,并且与一对所述固定触头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子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部,并且经由轴与所述致动器相连接;可动子支架,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部,并且固定于所述可动子支撑架;触压弹簧,设置在所述可动触头和所述可动子支撑架之间,并且向所述可动触头提供接触压力;以及支撑销,贯通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和所述可动子支架。

DC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直流继电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包括提高了针对可动触头的支撑力的可动子组件的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通常,直流继电器(DirectCurrentRelay)或磁开关(MagneticSwitch)是一种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传递机械驱动和电流信号的电路开关装置,其设置在各种工业设施、机器以及车辆等中。尤其,在例如为混合动力车辆、燃料电池车辆、高尔夫球车以及电动叉车等的电动车辆(ElectricVehicle)上设置有电动车辆用继电器(ElectricVehicleRelay),电动车辆用继电器用于向动力产生装置和电装部供给电池电力以及切断电池电力,在电动车辆中,这种电动车辆继电器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图1和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图。直流继电器包括:壳体1、2,其由上部框架1和下部框架2构成;中间板9,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触头部3、4和灭弧部8,其设置在中间板9的上部;以及致动器7,其设置在中间板9的下部。此处,致动器7可以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进行动作的装置。触头部3、4中的固定触头3从上部框架1的上表面露出,并连接于负载或电源。在上部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触头部3、4和灭弧部8。触头部3、4包括固定触头3和可动触头4,所述固定触头3固定设置在上部框架1,所述可动触头4由致动器(actuator)7驱动,由此与所述固定触头3接触或分离。灭弧部8通常由陶瓷材料制成。灭弧部8也称为灭弧室(arcchamber)。在灭弧部8的内部可以填充有用于进行消灭电弧的灭弧气体。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在触头部3、4切断(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Arc)进行控制,可以设置有永久磁铁(未示出)。永久磁铁设置于触头部周围并产生磁场,从而对作为快速电流的电弧进行控制,并且为了固定永久磁铁,设置有永久磁铁支架6。利用电磁铁的原理进行动作的致动器包括固定芯7a、可动芯7b、可动轴7c以及复位弹簧7d。缸筒7e包围固定芯7a和可动芯7b。缸筒7e和灭弧部8形成密闭的空间。在缸筒7e的周围设置有线圈7f,如果施加控制电源,则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力。固定芯7a因线圈7f所产生的电磁力而被磁化(magnetized),可动芯7b因固定芯7a的磁力而被吸引。因此,与可动芯7b相结合的可动轴7c和与可动轴7c上部相结合的可动触头4将会一起进行移动,由此该可动触头4与固定触头3相接触,从而使电路处于通电状态。复位弹簧7d提供弹力,所述弹力在切断线圈的控制电源时能够使可动芯7b返回到初始位置。可动触头4与可动轴7c相连接,并进行上下运动。可动触头4可以由可动子组件构成。此时,可动子组件可以包括可动触头4、可动子支撑架4a、可动子支架4b、可动轴7c以及触压弹簧5。可动子支撑架4a和可动子支架4b可以与可动轴7c一起注射成型,由此一体地进行移动。这种类型的可动子组件具有:可动子支撑架4a和可动子支架4b形成磁路,由此起到增大可动触头4与固定触头3接触时的接触压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动触头4的上表面与可动子支架4b相接触,而其下表面受到触压弹簧5的压力并被支撑。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中,可动触头4仅仅由触压弹簧5的支撑力被固定,因此,在触压弹簧5的力较弱或受到较强的外力的情况下,存在有可动触头4从可动子组件脱离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提高了针对可动触头的支撑力的可动子组件的电磁接触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所述可动触头通过致动器进行上下运动,并且与一对所述固定触头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子支撑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部,并且经由轴与所述致动器相连接;可动子支架,其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部,并且固定于所述可动子支撑架;触压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可动触头和可动子支撑架之间,并且向所述可动触头提供接触压力;以及支撑销,其贯通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和可动子支架。这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触头和可动子支架的中央部相对应地形成有贯通孔和插入孔,所述支撑销插入于所述贯通孔和所述插入孔。另外,其特征在于,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所述插入孔的直径形成为小于所述支撑销的直径。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形成为大于所述支撑销的直径。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销由弹簧板构成。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销的截面形成为“C”字型。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触头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销的可动支撑部。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子支撑架的上侧面凸出形成有对所述触压弹簧的下端进行支撑的弹簧支撑部。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销从所述可动子支架的上部凸出。另外,其特征在于,在可动子支架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支撑管部,所述支撑管部用于支撑所述支撑销。此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销的下端形成有支撑环部,所述支撑环部沿着所述支撑销的外周面以环形状凸出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通过设置用于使可动触头和可动子支架相连接并进行支撑的支撑销,来能够防止可动触头的脱离。将所述支撑销设置成弹簧板,由此只需将所述支撑销插入于可动子支架和可动触头即可,因此容易进行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可动子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可动子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可动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6和图7分别是应用于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可动子组件的剖切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1、12框架13灭弧室14固定触头15永久磁铁支架30可动子组件35支撑销37支撑环部40可动子支撑架41第一平板部42臂部43弹簧支撑部44插入槽45可动子支架45a支撑管部46第二平板部47侧面部47a孔48插入孔50可动触头51可动支撑部52贯通孔55触压弹簧57轴58结合部60致动器61磁轭62绕线轴63线圈65固定芯67可动芯68缸筒69复位弹簧70中间板72密封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这是为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实施本技术而详细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和范围限于此。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可动子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可动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中,包括:一对固定触头14和可动触头50,所述可动触头50通过致动器60进行上下运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继电器,其中,包括:/n一对固定触头;以及/n可动触头,通过致动器进行上下运动,并且与一对所述固定触头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n所述直流继电器还包括:/n可动子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部,并且经由轴与所述致动器相连接;/n可动子支架,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部,并且固定于所述可动子支撑架;/n触压弹簧,设置在所述可动触头和所述可动子支撑架之间,并且向所述可动触头提供接触压力;以及/n支撑销,贯通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和所述可动子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31 KR 10-2018-01037131.一种直流继电器,其中,包括:
一对固定触头;以及
可动触头,通过致动器进行上下运动,并且与一对所述固定触头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继电器还包括:
可动子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下部,并且经由轴与所述致动器相连接;
可动子支架,配置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上部,并且固定于所述可动子支撑架;
触压弹簧,设置在所述可动触头和所述可动子支撑架之间,并且向所述可动触头提供接触压力;以及
支撑销,贯通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和所述可动子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在所述可动子支架的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孔,所述支撑销插入于所述贯通孔和所述插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所述插入孔的直径形成为小于所述支撑销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政雨
申请(专利权)人:LS产电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