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翔鸿专利>正文

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20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能定义出一第一安装区及一第二安装区,所述的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一给水模块,所述的第二安装区安装一给皂模块,给水模块与泡沫给皂模块呈一钝角的配置,通过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给水模块与该给皂模块除了整合在同一个感应龙头上外,该泡沫给皂模块更符合人因设计让使用者依据洗手习惯直接给皂,使用者无需触碰任何机构即可清洁手部达到便利性。

Integrated soap feed and outlet integrated induction fauc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特点在于本技术的结构将给水模块与给皂模块设置在同一个本体上,增加使用者使用上的便利与习惯。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人都相当注重清洁、卫生,在卫浴空间中总是会在水龙头的旁边放置各式各样的给皂机,以洗涤身体,避免病菌危害健康。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案的申请人日前提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523797号的红外线给皂水龙头结构,凭借将水龙头与自动给皂单元整合一体节省空间让环境整洁不凌乱的实用功效。相关的专利技术例如美国专利申请第11/717,549号、第14/615,138号等案件都有提及在洗手台上设置水龙头及泡沫给皂机的设计理念,但是前述的结构为了让水管及给皂机的管线安装其内部,在外型上较为突兀,不容易受到市场接受。另外,使用上较不符合人因工程的设计,使用上较不流畅;且,该案须要使用4英吋双孔型洗手台,所以使用者要使用该案的产品时,必须连同洗手台一起更换,大幅增加成本支出。另外,承前述的结构,另一个问题即是为了让管线安装于水龙头内部,势必造成结构体积大,让制造成本增加,而美国专利申请第11/717,549号、第14/615,138号等案件全电子的设计让后续维修上更复杂。此外,在某些国家的水龙头产品,通过投影感测技术用于控制给水、给洗手泡沫等;这些产品立意良好,但是对于使用者而言,过多的感测手势,使用上不方便,因为大多数的人希望给水、给洗手泡沫直觉、简单、方便,不需要太多控制手段;因此,前述的引证案或者参考资料几乎在公共场合不会看到,原因即在于使用不够直觉、不够便利。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将水龙头与给皂机整合一体,并且将给皂机的给皂出口设置在出水口的另一侧,整体产品在使用上符合人因工程的设计,故动作流畅并且结构体积与目前的水龙头大小几乎无差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主要包含有:一本体、一给水模块与一给皂模块,所述的给水模块及给皂模块安装在该本体上,前述的本体呈L型,该本体能定义出一延伸部及一安装部;该给水模块包含有一出水单元与一给水感应单元,该出水单元与一给水管路连接并且受到该给水感应单元控制而产生给水动作,该给皂模块包含有一给皂单元及一给皂感应单元,前述的感应单元用于控制该给皂单元供应皂液,该感皂单元则通过一给皂管路将的皂液由该泡沫给皂单元给皂;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设有一第一安装区及一第二安装区,该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该给水模块,该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该给皂模块,前述的第二安装区由该第一安装区一侧斜切形成一斜面,再者该第一安装区与该第二安装区形成一在91°~150°之间的钝角夹角。所述的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其中,该给水感应单元与该给皂感应单元通过一控制板操控供水或者供给皂液。所述的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其中,该控制板控制该给水感应单元及该感应单元不在同一时间供应自来水与皂液。是以,通过上述的结构,本技术的结构优点在于:将手部靠近前述的第二安装区一侧,前述的给皂感应单元侦测到手部靠近即可利用给皂单元将皂液挤出提供使用者搓洗手部,接着使用者的手部靠近给水感应单元即可将自来水从出水单元给与自来水清洗手部。此外,本技术将给水模块及给皂模块整合在单一的本体,外型与一般的水龙头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能够美化环境。并且本体的体积缩小大幅降低业者制造的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又,本技术符合人因工程的设计,手部伸到第一安装区就会由给水模块提供清水洗手;同样的当手部伸到第二安装区即提供洗手泡沫(皂液),使用上相当直觉无须教育使用者,故,当应用在公共场合时更能提升个人卫生。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给水感应单元与该泡沫给皂感应单元更通过一控制板操控供水或者供给洗手泡沫的用途。在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该给水感应单元及该给皂感应单元同时感测到手部靠近时,不会同时供应自来水与皂液动作产生,换言之即是在同一个时间下只会提供单独的自来水或者皂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本体1;延伸部11;安装部12;第一安装区121;第二安装区122;给水模块2;自来水管路21;出水单元22;给水感应单元23;泡沫给皂模块3;泡沫管路31;泡沫给皂单元32;泡沫给皂感应单元33;控制板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案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主要包含有:一本体1、一给水模块2及一给皂模块3所构成。值得一提的是:本体是安装在一般单孔的洗手台面,使用者无需为了本技术特地更换新的洗手台。请参阅图1至图4,该本体1呈现类似L型的结构,该本体1能定义出一延伸部11及一安装部12,前述的延伸部11安装于一洗手台的台面,该延伸部11与该安装部12为中空的结构,其可安装至少一给水管路21及一给皂管路31。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该安装部12具有一第一安装区121及一第二安装区122,前述的第一安装区121设置在该安装部12的底端,前述的第二安装区122由该安装部12一侧斜切形成一斜面的结构,该第一安装区121与该第二安装区122形成一钝角的配置。前述的第二安装区122的配置主要以使用者洗手的习惯所设计,以惯用右手的使用者而言,只要伸手靠近该第二安装区122一侧即可提供皂液清洁手部,合乎人因设计的理论。其中,第一安装区121与第二安装区122之间的夹角在91°~150°之间,在此范围的角度下,使用者伸手即可感应给皂并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请参阅图1至图4,前述的给水模块2安装在前述的第一安装区121,该给水模块2包含有一出水单元22、一给水感应单元23,该出水单元22与该给水水路21连接并且受到该给水感应单元23控制而产生给水/止水动作。请参阅第1至5图,前述的给皂模块3安装在前述的第二安装区122,该给皂模块3包含有一给皂单元32及一给皂感应单元33,前述的给皂感应单元33用于控制该给皂单元32供应皂液,该感皂单元32则通过该给皂管路31将混合过的皂液由该给皂单元32给皂。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给皂单元32能选用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570110号、第M523416号等给皂机结构提供细致、绵密的皂液提供使用者洗手使用。通过上述的结构,本技术使用方式以及可以提供的功效简述如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主要包含有:一本体、一给水模块与一给皂模块,所述的给水模块及给皂模块安装在该本体上,/n前述的本体呈L型,该本体能定义出一延伸部及一安装部;/n该给水模块包含有一出水单元与一给水感应单元,该出水单元与一给水管路连接并且受到该给水感应单元控制而产生给水动作,/n该给皂模块包含有一给皂单元及一给皂感应单元,前述的感应单元用于控制该给皂单元供应皂液,该感皂单元则通过一给皂管路将的皂液由该泡沫给皂单元给皂;/n其特征在于:/n该本体设有一第一安装区及一第二安装区,该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该给水模块,该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该给皂模块,前述的第二安装区由该第一安装区一侧斜切形成一斜面,再者该第一安装区与该第二安装区形成一在91°~150°之间的钝角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合给皂出水一体式感应龙头,主要包含有:一本体、一给水模块与一给皂模块,所述的给水模块及给皂模块安装在该本体上,
前述的本体呈L型,该本体能定义出一延伸部及一安装部;
该给水模块包含有一出水单元与一给水感应单元,该出水单元与一给水管路连接并且受到该给水感应单元控制而产生给水动作,
该给皂模块包含有一给皂单元及一给皂感应单元,前述的感应单元用于控制该给皂单元供应皂液,该感皂单元则通过一给皂管路将的皂液由该泡沫给皂单元给皂;
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设有一第一安装区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鸿林有章
申请(专利权)人:王翔鸿林有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