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南翔专利>正文

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205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点在于包括水咀本体、遮蔽盖、过滤网筒、定位密封塞,水咀本体包括横向管体、密封塞体,横向管体上设有上导流内腔、下导流内腔、导流孔、凸轴部、螺纹孔,凸轴部上设有进水孔,横向管体的底部设有下连接管口,横向管体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嵌装孔,横向管体的后壁上设有后连接管口,横向管体的前壁上设有前连接管口,密封塞体螺接在螺纹孔上并使其端面能紧密地压在导流孔的孔口上;遮蔽盖套装在凸轴部上;过滤网筒横向嵌装在嵌装孔中,定位密封塞嵌置在嵌装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进三出的导水作用,且该水咀整体结构十分可靠,其安装、使用、维护均十分方便,其还有助于提高管道布设的效率。

One in three out water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
本技术涉及控水产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咀。
技术介绍
目前,支流管大多是通过水咀与主水管相接的。由于,现有的水咀大多仅具有一个出水口或两个出水口,因此,在一个水咀上只能连接最多两个支流管。但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主水管的出水口处不再仅仅需要连接一个支流管或两个支流管。当需要连接三个支流管时,仅通过一个现有的水咀很难满足安装需求。为了满足三个支流管的安装需求,就需要用到分流管,并通过两个水咀或三个水咀来分别控制三个支流管的开关。这样安装方式,会导致管道的布设难度增大,以及导致管道的布设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该水咀能够实现一进三出的导水作用,且该水咀整体结构十分可靠,其安装、使用、维护均十分方便,其还有助于提高管道布设的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点在于包括水咀本体、遮蔽盖、过滤网筒、定位密封塞,其中水咀本体包括横向管体、密封塞体,所述横向管体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流内腔、下导流内腔,所述上导流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咀本体(1)、遮蔽盖(2)、过滤网筒(3)、定位密封塞(4),其中水咀本体(1)包括横向管体(11)、密封塞体(12),所述横向管体(1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流内腔(111)、下导流内腔(112),所述上导流内腔(111)的下腔壁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导流孔(113),所述横向管体(11)的左端端面上设有凸轴部(114),并使凸轴部(114)的直径小于横向管体(11)的直径,所述凸轴部(114)的外端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进水孔(115),所述凸轴部(114)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116),所述横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咀本体(1)、遮蔽盖(2)、过滤网筒(3)、定位密封塞(4),其中水咀本体(1)包括横向管体(11)、密封塞体(12),所述横向管体(1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流内腔(111)、下导流内腔(112),所述上导流内腔(111)的下腔壁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导流孔(113),所述横向管体(11)的左端端面上设有凸轴部(114),并使凸轴部(114)的直径小于横向管体(11)的直径,所述凸轴部(114)的外端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进水孔(115),所述凸轴部(114)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116),所述横向管体(11)的顶面中部设有增强凸部(117),所述增强凸部(117)的顶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上导流内腔(111)的螺纹孔(118),所述横向管体(11)的底部设有下连接管口(119),并使下连接管口(119)与上导流内腔(111)相连通,所述下连接管口(119)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二外螺纹(101),所述横向管体(11)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嵌装孔(102),并使嵌装孔(102)的孔底与上导流内腔(111)相连通,所述嵌装孔(102)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内螺纹(103),所述嵌装孔(102)的孔壁上还设有一圈限位挡环(104),所述横向管体(11)的后壁上设有后连接管口(105),并使后连接管口(105)与限位挡环(104)、第一内螺纹(103)之间的嵌装孔(102)相连通,所述后连接管口(105)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三外螺纹(106),所述横向管体(11)的前壁上设有前连接管口(107),并使前连接管口(107)与限位挡环(104)、第一内螺纹(103)之间的嵌装孔(102)相连通,所述前连接管口(107)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四外螺纹(108),所述密封塞体(12)外圆周表面的中部上设有第五外螺纹(120),所述密封塞体(12)上的第五外螺纹(120)螺接在螺纹孔(118)上,并使密封塞体(12)的下端穿置于上导流内腔(111)中,还能通过转动密封塞体(12),使密封塞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南翔
申请(专利权)人:方南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