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点在于包括水咀本体、遮蔽盖、过滤网筒、定位密封塞,水咀本体包括横向管体、密封塞体,横向管体上设有上导流内腔、下导流内腔、导流孔、凸轴部、螺纹孔,凸轴部上设有进水孔,横向管体的底部设有下连接管口,横向管体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嵌装孔,横向管体的后壁上设有后连接管口,横向管体的前壁上设有前连接管口,密封塞体螺接在螺纹孔上并使其端面能紧密地压在导流孔的孔口上;遮蔽盖套装在凸轴部上;过滤网筒横向嵌装在嵌装孔中,定位密封塞嵌置在嵌装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进三出的导水作用,且该水咀整体结构十分可靠,其安装、使用、维护均十分方便,其还有助于提高管道布设的效率。
One in three out water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
本技术涉及控水产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咀。
技术介绍
目前,支流管大多是通过水咀与主水管相接的。由于,现有的水咀大多仅具有一个出水口或两个出水口,因此,在一个水咀上只能连接最多两个支流管。但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主水管的出水口处不再仅仅需要连接一个支流管或两个支流管。当需要连接三个支流管时,仅通过一个现有的水咀很难满足安装需求。为了满足三个支流管的安装需求,就需要用到分流管,并通过两个水咀或三个水咀来分别控制三个支流管的开关。这样安装方式,会导致管道的布设难度增大,以及导致管道的布设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该水咀能够实现一进三出的导水作用,且该水咀整体结构十分可靠,其安装、使用、维护均十分方便,其还有助于提高管道布设的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点在于包括水咀本体、遮蔽盖、过滤网筒、定位密封塞,其中水咀本体包括横向管体、密封塞体,所述横向管体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流内腔、下导流内腔,所述上导流内腔的下腔壁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的导流孔,所述横向管体的左端端面上设有凸轴部,并使凸轴部的直径小于横向管体的直径,所述凸轴部的外端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的进水孔,所述凸轴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横向管体的顶面中部设有增强凸部,所述增强凸部的顶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上导流内腔的螺纹孔,所述横向管体的底部设有下连接管口,并使下连接管口与上导流内腔相连通,所述下连接管口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横向管体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嵌装孔,并使嵌装孔的孔底与上导流内腔相连通,所述嵌装孔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嵌装孔的孔壁上还设有一圈限位挡环,所述横向管体的后壁上设有后连接管口,并使后连接管口与限位挡环、第一内螺纹之间的嵌装孔相连通,所述后连接管口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横向管体的前壁上设有前连接管口,并使前连接管口与限位挡环、第一内螺纹之间的嵌装孔相连通,所述前连接管口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四外螺纹,所述密封塞体外圆周表面的中部上设有第五外螺纹,所述密封塞体上的第五外螺纹螺接在螺纹孔上,并使密封塞体的下端穿置于上导流内腔中,还能通过转动密封塞体,使密封塞体的下端面紧密地压在导流孔的孔口上;所述遮蔽盖上开设有穿套孔,所述遮蔽盖通过穿套孔套装在凸轴部上,并使遮蔽盖紧贴在横向管体的左端端面上;所述过滤网筒横向嵌装在嵌装孔中,并使过滤网筒的左端紧压在限位挡环上,所述定位密封塞上设有第六外螺纹,所述定位密封塞嵌置在嵌装孔中,并使第六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螺接,还使定位密封塞的内端面紧压在过滤网筒的右端面上。优选地,所述密封塞体包括密封柱塞、旋钮帽、锁定螺钉、遮蔽塞,所述第五外螺纹开设在密封柱塞的外圆周表面的中部,所述密封柱塞的下端面能紧密地压在导流孔的孔口上,所述密封柱塞的上端端面上设有凸柱部,所述旋钮帽的底面上开设有套装孔,所述旋钮帽的外壁上开设嵌置孔,所述嵌置孔的孔底开设有贯穿至套装孔的第二内螺纹,所述旋钮帽的套装孔套装在凸柱部上,所述锁定螺钉螺接在第二内螺纹上,并使锁定螺钉的端部紧压在凸柱部上,所述遮蔽塞嵌置在嵌置孔中。优选地,所述遮蔽盖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压片,并使各压片环绕在穿套孔的四周,还使各压片分别紧压在凸轴部上。优选地,所述定位密封塞的外端端面上开设有条形槽。优选地,所述下连接管口、后连接管口与前连接管口中分别嵌置有节水增压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该水咀上具有下连接管口、后连接管口、前连接管口,且下连接管口、后连接管口、前连接管口均通过上导流内腔、导流孔、下导流内腔与进水孔相连通的,这样就能形成一进三出的水咀。由于,下连接管口、后连接管口、前连接管口上均可供支流管连接,因此,该水咀可同时连接三个支流管。由于,下连接管口、后连接管口、前连接管口处于三个不同的方向上,这样可以方便人们从不同方向上连接支流管,以避免支流管发生干扰,这有助于降低支流管安装的难度与提高支流管安装的便利性,在需要安装三个支流管时,能有效地提高支流管安装的效率。通过在下连接管口上开设第二外螺纹、后连接管口上开设第三外螺纹、前连接管口上开设第四外螺纹,这样可以方便支流管通过螺牙与连接管口相接,这有助于提高支流管连接的便利性与可靠性。通过增强凸部的设置,能增强密封塞体安装处的结构强度,这有助于提高密封塞体安装定位的可靠性。通过使增强凸部位于横向管体的顶部,并使密封塞体螺接于增强凸部上,这样能使密封塞体处于横向管体的顶部,由于横向管体的顶部仅具有密封塞体,这样能防止其它结构干涉到密封塞体的操作,从而有助于保证水咀使用的便利性。由于,密封塞体上的第五外螺纹是与螺纹孔相螺接的,这样密封塞体能实现竖向往复的移动与定位;由于密封塞体的下端面能紧密地压在导流孔的孔口上,这能通过密封塞体对导流孔起到可靠的密封作用,这样有助于提高水咀的可靠性。通过使遮蔽盖套装在凸轴部上,能对第一外螺纹起到遮蔽作用,从而避免灰尘或杂物落在第一外螺纹上,以避免螺接处出现锈蚀、卡滞的情况,从而可以避免横向管体的拆装受到影响,且这样还能避免水咀的美观性受到影响。由于过滤网筒的左端是紧压在限位挡环上的,再加上定位密封塞是紧压在过滤网筒的右端端面上的,这样能对过滤网筒起到有效的紧压定位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过滤网筒出现移位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过滤网筒安装定位的可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水咀的可靠性。通过使过滤网筒嵌装在嵌装孔中,可以对从后连接管口、前连接管口流出的水起到过滤的作用,这有助于提高水咀的适用性。由于嵌装孔开设在横向管体的右端端面上,这样能使定位密封塞也处于横向管体的右侧,由于横向管体的右端仅具有密封塞体,这样有助于提高密封塞体与过滤网筒拆装的便利性。该水咀上的各部件布置十分协调合理,能有助于提高水咀安装、使用、维护的便利性;该水咀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管道布设的效率,其适用性十分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横向管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遮蔽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节流增压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为本技术中节流增压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包括水咀本体1、遮蔽盖2、过滤网筒3、定位密封塞4,其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水咀本体1包括横向管体11、密封塞体12,所述横向管体1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流内腔111、下导流内腔112,所述上导流内腔111的下腔壁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导流孔11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咀本体(1)、遮蔽盖(2)、过滤网筒(3)、定位密封塞(4),其中水咀本体(1)包括横向管体(11)、密封塞体(12),所述横向管体(1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流内腔(111)、下导流内腔(112),所述上导流内腔(111)的下腔壁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导流孔(113),所述横向管体(11)的左端端面上设有凸轴部(114),并使凸轴部(114)的直径小于横向管体(11)的直径,所述凸轴部(114)的外端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进水孔(115),所述凸轴部(114)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116),所述横向管体(11)的顶面中部设有增强凸部(117),所述增强凸部(117)的顶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上导流内腔(111)的螺纹孔(118),所述横向管体(11)的底部设有下连接管口(119),并使下连接管口(119)与上导流内腔(111)相连通,所述下连接管口(119)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二外螺纹(101),所述横向管体(11)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嵌装孔(102),并使嵌装孔(102)的孔底与上导流内腔(111)相连通,所述嵌装孔(102)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内螺纹(103),所述嵌装孔(102)的孔壁上还设有一圈限位挡环(104),所述横向管体(11)的后壁上设有后连接管口(105),并使后连接管口(105)与限位挡环(104)、第一内螺纹(103)之间的嵌装孔(102)相连通,所述后连接管口(105)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三外螺纹(106),所述横向管体(11)的前壁上设有前连接管口(107),并使前连接管口(107)与限位挡环(104)、第一内螺纹(103)之间的嵌装孔(102)相连通,所述前连接管口(107)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四外螺纹(108),所述密封塞体(12)外圆周表面的中部上设有第五外螺纹(120),所述密封塞体(12)上的第五外螺纹(120)螺接在螺纹孔(118)上,并使密封塞体(12)的下端穿置于上导流内腔(111)中,还能通过转动密封塞体(12),使密封塞体(12)的下端面紧密地压在导流孔(113)的孔口上;所述遮蔽盖(2)上开设有穿套孔(21),所述遮蔽盖(2)通过穿套孔(21)套装在凸轴部(114)上,并使遮蔽盖(2)紧贴在横向管体(11)的左端端面上;所述过滤网筒(3)横向嵌装在嵌装孔(102)中,并使过滤网筒(3)的左端紧压在限位挡环(104)上,所述定位密封塞(4)上设有第六外螺纹(41),所述定位密封塞(4)嵌置在嵌装孔(102)中,并使第六外螺纹(41)与第一内螺纹(103)相螺接,还使定位密封塞(4)的内端面紧压在过滤网筒(3)的右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进三出的水咀,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咀本体(1)、遮蔽盖(2)、过滤网筒(3)、定位密封塞(4),其中水咀本体(1)包括横向管体(11)、密封塞体(12),所述横向管体(1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流内腔(111)、下导流内腔(112),所述上导流内腔(111)的下腔壁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导流孔(113),所述横向管体(11)的左端端面上设有凸轴部(114),并使凸轴部(114)的直径小于横向管体(11)的直径,所述凸轴部(114)的外端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下导流内腔(112)的进水孔(115),所述凸轴部(114)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116),所述横向管体(11)的顶面中部设有增强凸部(117),所述增强凸部(117)的顶面上开设有贯穿至上导流内腔(111)的螺纹孔(118),所述横向管体(11)的底部设有下连接管口(119),并使下连接管口(119)与上导流内腔(111)相连通,所述下连接管口(119)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二外螺纹(101),所述横向管体(11)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嵌装孔(102),并使嵌装孔(102)的孔底与上导流内腔(111)相连通,所述嵌装孔(102)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内螺纹(103),所述嵌装孔(102)的孔壁上还设有一圈限位挡环(104),所述横向管体(11)的后壁上设有后连接管口(105),并使后连接管口(105)与限位挡环(104)、第一内螺纹(103)之间的嵌装孔(102)相连通,所述后连接管口(105)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三外螺纹(106),所述横向管体(11)的前壁上设有前连接管口(107),并使前连接管口(107)与限位挡环(104)、第一内螺纹(103)之间的嵌装孔(102)相连通,所述前连接管口(107)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第四外螺纹(108),所述密封塞体(12)外圆周表面的中部上设有第五外螺纹(120),所述密封塞体(12)上的第五外螺纹(120)螺接在螺纹孔(118)上,并使密封塞体(12)的下端穿置于上导流内腔(111)中,还能通过转动密封塞体(12),使密封塞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南翔,
申请(专利权)人:方南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