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06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包括底座和顶板,底座顶部设置有安装平台,且底座左右两侧均通过传动轴与传动轮相连接,传动轮设置在固定板之间,且传动轮通过齿条与履带相连接,齿条设置在履带内,且履带表面设置有防滑块,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夹板,且固定板与夹板之间上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同时固定板与夹板之间下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左右两端与限位槽相连接,且限位槽分别设置在固定板表面下端和夹板表面下端,第二从动轮远离夹板的一端均贯穿限位槽与连接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履带吊用驱动轮具有体积紧凑,占用空间较小且增强了整体的防滑能力的特点,同时对履带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和减震能力。

A driving wheel for crawler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
本技术涉及履带吊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
技术介绍
履带吊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俗称,是指具有履带行走装置的全回转动臂架式起重机,他具有起重量大,可以吊重行走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吊装能力,一般履带吊根据操作结构可划分为履带行走、回转盘、提升、变幅等几个功能,履带吊场地作业性能好,超出汽车吊,影响其主要安全的危险因素是地基的稳定性,是否超载或突发阵风等,其安全装置要求具备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吊钩高度或深度限制器等,由于大部分的履带式起重机体积大,拆装麻烦不适宜在一些活动场地较小的地区进行使用,且履带内缺乏减震装置,同时履带表面光滑,防滑能力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解决了当前的履带式起重机体积大的问题,适合在较小的地区进行使用,且履带内部设置有进行支撑和减震的从动轮,配合履带表面的防滑块提高了实用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安装平台,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包括底座(1)和顶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安装平台(2),且底座(1)左右两侧均通过传动轴(3)与传动轮(4)相连接,所述传动轮(4)设置在固定板(5)之间,且传动轮(4)通过齿条(6)与履带(7)相连接,所述齿条(6)设置在履带(7)内,且履带(7)表面设置有防滑块(8),所述固定板(5)之间设置有夹板(11),且固定板(5)与夹板(11)之间上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轮(9),同时固定板(5)与夹板(11)之间下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10),所述第二从动轮(10)左右两端与限位槽(12)相连接,且限位槽(12)分别设置在固定板(5)表面下端和夹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吊用驱动轮,包括底座(1)和顶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安装平台(2),且底座(1)左右两侧均通过传动轴(3)与传动轮(4)相连接,所述传动轮(4)设置在固定板(5)之间,且传动轮(4)通过齿条(6)与履带(7)相连接,所述齿条(6)设置在履带(7)内,且履带(7)表面设置有防滑块(8),所述固定板(5)之间设置有夹板(11),且固定板(5)与夹板(11)之间上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轮(9),同时固定板(5)与夹板(11)之间下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10),所述第二从动轮(10)左右两端与限位槽(12)相连接,且限位槽(12)分别设置在固定板(5)表面下端和夹板(11)表面下端,所述第二从动轮(10)远离夹板(11)的一端均贯穿限位槽(12)与连接件(13)相连接,且连接件(13)顶部与伸缩连杆(14)相连接,同时伸缩连杆(14)外侧包裹有弹簧(15),所述顶板(16)底部与伸缩连杆(14)相连接,且顶板(16)固定在固定板(5)远离夹板(11)的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吊用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4)设置有2组,且每组传动轮(4)设置有3个,并且2组传动轮(4)关于底座(1)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公强韦庆秀吴国喜张加霖张怀强廉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金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