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合薄壁挠性件加工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90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46
一种用于组合薄壁挠性件加工的工装,属于机械零部件加工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加工工装无法去除组合薄壁挠性件在加工过程中轴向颤动的现象。本工装包括端面压盖、铸铁胎具、双头螺栓、端面支撑环和三个等重平衡块;端面压盖和铸铁胎具的中心位置均开有通孔,端面压盖设置在组合薄壁挠性件中斜盘的上端口处,铸铁胎具设置在斜盘的下端口处,双头螺栓的一端穿过端面压盖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拧紧,双头螺栓的另一端穿过铸铁胎具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拧紧;端面支撑环设置在斜盘上端口的外边缘处,且端面支撑环处于法兰的下端和频板内孔的下板面处;三个等重平衡块均布在频板的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加工组合薄壁挠性件。

A kind of tool for machining thin-walled flexibl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组合薄壁挠性件加工的工装
本技术属于机械零部件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组合薄壁挠性件加工的工装。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组合薄壁挠性件是由多个薄壁工件装配组成,并且组合薄壁挠性件大外圆直径为Φ780±0.05,内孔为Φ150(0,+0.029),高度为300,典型的“头重脚轻”。图纸要求组合薄壁挠性件的A、B、C三处加工面,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1.25,同时要求保证A、B、C三处表面相对于基准A和基准Q跳动在0.03mm以内,现有的加工工装无法去除组合薄壁挠性件在加工过程中轴向颤动的现象,组合薄壁挠性件的A、B、C三处加工时粗糙度只能勉强达到Ra6.3,三处加工位置相对于基准A和基准Q跳动在0.1—0.15mm之间,而且加工效率极低,每台都要让步使用,即影响产品质量效率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组合薄壁挠性件加工的工装,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加工工装无法去除组合薄壁挠性件在加工过程中轴向颤动的现象,进而导致加工出来的组合薄壁挠性件质量差,且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组合薄壁挠性件加工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端面压盖(1)、铸铁胎具(2)、双头螺栓(3)、端面支撑环(5)和三个等重平衡块(4);/n端面压盖(1)和铸铁胎具(2)的中心位置均开有通孔,端面压盖(1)设置在组合薄壁挠性件中的斜盘(6-1)的上端口处,铸铁胎具(2)设置在斜盘(6-1)的下端口处,双头螺栓(3)的一端穿过端面压盖(1)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拧紧,双头螺栓(3)的另一端穿过铸铁胎具(2)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拧紧;/n端面支撑环(5)设置在斜盘(6-1)上端口的外边缘处,且端面支撑环(5)处于组合薄壁挠性件中的法兰(6-3)的下端和组合薄壁挠性件中的频板(6-2)内孔的下板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合薄壁挠性件加工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端面压盖(1)、铸铁胎具(2)、双头螺栓(3)、端面支撑环(5)和三个等重平衡块(4);
端面压盖(1)和铸铁胎具(2)的中心位置均开有通孔,端面压盖(1)设置在组合薄壁挠性件中的斜盘(6-1)的上端口处,铸铁胎具(2)设置在斜盘(6-1)的下端口处,双头螺栓(3)的一端穿过端面压盖(1)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拧紧,双头螺栓(3)的另一端穿过铸铁胎具(2)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拧紧;
端面支撑环(5)设置在斜盘(6-1)上端口的外边缘处,且端面支撑环(5)处于组合薄壁挠性件中的法兰(6-3)的下端和组合薄壁挠性件中的频板(6-2)内孔的下板面处;
三个等重平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杨庆仁王洪巍徐兴国董礼涛陈国宏孙兆亮车延超郭凤桐张海军伊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