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俊梁专利>正文

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80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包括面盖、电路板以及底盖,电路板设置在面盖和底盖之间并通过面盖和底盖固定;电路板包括控制器、红外感应模块、信号指示灯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振动感应模块、电源模块、模式指示灯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红外感应模块、信号指示灯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振动感应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模式指示灯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驱动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和模式指示灯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红外感应模块,解决了现有的反应训练灯只有震动感应或一个方向的红外感应,不能提供有效的反馈。且市面上的单个很难实现记忆力以及打地鼠式训练,多个配套携带比较麻烦,体积大,难以精细到手指反应训练。

A kind of multi-directional physical fitness and agile reaction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反应能力训练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球类运动以及拳击类有击打目标或者命中目标的训练设备和训练方法都是比较单一,如足篮排等传球目标、足篮排网羽乒等的落球点训练、拳击出手击打目标的准确度,其次现有的类似产品感应头只有一个方向,探头处于感应器的正上方,感应范围很小,感应距离单一,如需感应需要物品从产品正前方短距离范围进行感应,类似球类这样的物品一旦打出去是具有惯性的冲击力的,上所述球类目标训练需直接击打于产品上,容易损坏产品,球类的运动轨迹是固定以及很难实现以上所诉的传球击打等训练。市面上训练记忆力的产品或者训练体能的产品有很多,但是训练记忆力的同时也在训练体能以及手脚协调能力的产品目前还没有,本产品具有四个方位检测,四种灯色组成,运动员需要记住四个灯的闪烁规律,然后再按灯的规律触碰对应的感应探头实现记忆力训练,同时也需要同步做一些已设定好的运动项目,从而进行体能训练,每个灯色代表一个方位或者代表一个动作,可选择1个或者多个灯色作为动作指令,灯色越多频率更密同时难度增,多方位可同时供多个运动员一起使用。现有产品面积比较大主要以训练手臂关节反应能力,不能精细到训练手指关节反应能力。市面上的单个很难实现记忆力以及打地鼠式训练,多个配套容易出现个别没电打乱训练计划,携带比较麻烦,此产品单个或者多个皆可进行各种训练,现有的一些运动能力训练设备和训练方法都是比较枯燥单一,比如跑步、跳远、投掷等,其不具备有效的反馈和激励措施,因此在给青少年进行体能或运动能力训练时,无法完全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无法长时间坚持,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和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通过红外感应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和信号指示灯模块实现了对训练结构的有效反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包括面盖、电路板以及底盖,所述电路板设置在面盖和底盖之间并通过面盖和底盖固定;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器、红外感应模块、信号指示灯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振动感应模块、电源模块、模式指示灯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信号指示灯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振动感应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模式指示灯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和模式指示灯模块连接。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设置有五个,其中四个均匀分布在面盖的侧面用于感应来自四面的信号,另外一个设置在面盖前方用于感应正面信号。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以及第十电阻R1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晶振C1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以及第十电阻R10共接后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阻R7与第一开关K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一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另一路通过第五电阻R5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以及第五芯片U5,所述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以及第五芯片U5的第三引脚共接后一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另一路分别通过第三晶振C3接地和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电源,所述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以及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共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七芯片U7,所述第七芯片U7的型号为QGPC234,所述第七芯片U7的第一引脚与电源模块连接,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二十六引脚以及第二十七引脚分别与第三芯片U3、第二芯片U2、第一芯片U1、第五芯片U5以及第四芯片U4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七芯片U7的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以及第十三引脚均与信号指示灯模块连接,所述第七芯片U7的第八引脚接地,所述第七芯片U7的第十四引脚和第十五引脚均与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七芯片U7的第十六引脚和第十八引脚用于进行功能模式的选择。所述信号指示灯模块设置有四组,均匀分布在电路板靠近面盖一面上;每组所述信号指示灯模块包括七个并列设置的指示灯单元,每个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三个不同颜色的二极管指示灯。所述信号指示灯模块通过第一指示灯驱动模块进行驱动,所述第一指示灯驱动模块包括第六三极管Q6,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一路与第十八电阻R18连接,另一路与第二MOS管S2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MOS管S2的第二引脚与第十八电阻R18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一路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接地,另一路与第二十五电阻R25连接;所述二极管指示灯通过第二指示灯驱动模块进行驱动,所述第二指示灯驱动模块包括第三MOS管Q3,所述第三MOS管Q3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第三MOS管Q3的第一引脚一路通过第三十六电阻R36接地,另一路与第三十三电阻R33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十六三极管Q16,所述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基极一路通过第一百四十电阻R140接地,另一路通过第一百三十八电阻R138与第七芯片U7连接,所述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六三极管Q16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第一百三十六电阻R136与第十四MOS管Q14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十四MOS管Q14的第二引脚与第一百三十四电阻R134连接,所述第十四MOS管Q14的第三引脚与第一百三十一电阻R131连接,所述第十六三极管Q16的集电极另一路与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五三极管Q15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第一百三十九电阻R139和第十四电容C14接地,另一路通过第十七二极管D17与第一触点开关K1连接,所述第一触点开关K1的第一脚和第三脚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触点开关K1的第二脚与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五三极管Q15的第四脚一端与第十七二极管D17连接,另一端与第十八二极管D18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六芯片U6,所述第六芯片U6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以及第九引脚与显示模块连接,第十一引脚与模式指示灯模块连接,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以及第十五引脚均与显示模块连接,第十六引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面盖(1)、电路板(2)以及底盖(3),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面盖(1)和底盖(3)之间并通过面盖(1)和底盖(3)固定;/n所述电路板(2)包括控制器(21)、红外感应模块(22)、信号指示灯模块(23)、显示模块(24)、报警模块(25)、振动感应模块(26)、电源模块(27)、模式指示灯模块(28)以及驱动模块(29);所述红外感应模块(22)、信号指示灯模块(23)、显示模块(24)、报警模块(25)、振动感应模块(26)、电源模块(27)以及模式指示灯模块(28)均与控制器(21)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9)分别与显示模块(24)和模式指示灯模块(2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面盖(1)、电路板(2)以及底盖(3),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面盖(1)和底盖(3)之间并通过面盖(1)和底盖(3)固定;
所述电路板(2)包括控制器(21)、红外感应模块(22)、信号指示灯模块(23)、显示模块(24)、报警模块(25)、振动感应模块(26)、电源模块(27)、模式指示灯模块(28)以及驱动模块(29);所述红外感应模块(22)、信号指示灯模块(23)、显示模块(24)、报警模块(25)、振动感应模块(26)、电源模块(27)以及模式指示灯模块(28)均与控制器(21)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9)分别与显示模块(24)和模式指示灯模块(2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22)设置有五个,其中四个均匀分布在面盖(1)的侧面用于感应来自四面的信号,另外一个设置在面盖(1)前方用于感应正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22)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均与控制器(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以及第十电阻R1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晶振C1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以及第十电阻R10共接后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阻R7与第一开关K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一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另一路通过第五电阻R5与控制器(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以及第五芯片U5,所述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以及第五芯片U5的第三引脚共接后一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另一路分别通过第三晶振C3接地和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电源,所述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以及第五芯片U5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共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向体能与敏捷反应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七芯片U7,所述第七芯片U7的型号为QGPC234,所述第七芯片U7的第一引脚与电源模块(27)连接,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二十六引脚以及第二十七引脚分别与第三芯片U3、第二芯片U2、第一芯片U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梁
申请(专利权)人:张俊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