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各种意外,形成各种创伤,创伤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引发大出血、感染、发炎,严重时甚至引发溃烂、组织坏死等,危害人身安全。一般发生创伤时,及时到医院救治,但是若是医院患者较多,创伤得不到及时救治,容易扩大危害。其中关节创伤处理尤为重要,关节处一般肌肉较少,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处理起来更加困难,因此急需一种伤者可自行处理或家人帮助处理的智能的多功能伤口与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转盘、支撑调节机构、工具架和预处理装置、可移动控制器和两块固定板,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主旋转气缸,转盘固定在主旋转气缸上,转盘与底座之间通过若干支撑脚连接,所有支撑脚均设置在转盘的下端且支撑脚的下端均与底座滑动连接,支撑调节机构设置在转盘上端,工具架通过环形滑轨设置在底座上,可移动控制器设置在工具架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盘(2)、支撑调节机构、工具架(3)和预处理装置、可移动控制器(4)和两块固定板(5),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主旋转气缸(6),转盘(2)固定在主旋转气缸(6)上,转盘(2)与底座(1)之间通过若干支撑脚(7)连接,所有支撑脚(7)均设置在转盘(2)的下端且支撑脚(7)的下端均与底座(1)滑动连接,支撑调节机构设置在转盘(2)上端,工具架(3)通过环形滑轨(8)设置在底座(1)上,可移动控制器(4)设置在工具架(3)上,两块固定板(5)均设置在支撑调节机构上,环形滑轨(8)设置在底座(1)上,预处理装置设置在工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盘(2)、支撑调节机构、工具架(3)和预处理装置、可移动控制器(4)和两块固定板(5),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主旋转气缸(6),转盘(2)固定在主旋转气缸(6)上,转盘(2)与底座(1)之间通过若干支撑脚(7)连接,所有支撑脚(7)均设置在转盘(2)的下端且支撑脚(7)的下端均与底座(1)滑动连接,支撑调节机构设置在转盘(2)上端,工具架(3)通过环形滑轨(8)设置在底座(1)上,可移动控制器(4)设置在工具架(3)上,两块固定板(5)均设置在支撑调节机构上,环形滑轨(8)设置在底座(1)上,预处理装置设置在工具架(3)上,预处理装置、主旋转气缸(6)和支撑调节机构均与可移动控制器(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9),主电动推杆(10)和角度调节机构,支撑架(9)设置在转盘(2)的上方,主电动推杆(10)设置在转盘(2)上,主电动推杆(10)的上端与支撑架(9)通过螺栓连接,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架(9)上端,支撑架(9)与转盘(2)之间通过两根滑杆(11)连接,两根滑杆(11)均竖直设置在转盘(2)上且穿过支撑架(9),主电动推杆(10)和角度调节机构均与可移动控制器(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12)、两个固定杆(13)和两个辅助电动推杆(14),两个固定杆(13)对称设置在支撑架(9)的上端,两个固定杆(13)上分别设置有辅助旋转气缸(15)和转动座(16),辅助旋转气缸(15)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杆(13)上,转动座(16)插设在另一个固定杆(13)上,固定座(12)的两端与辅助旋转气缸(15)和转动座(16)固定连接,两个辅助电动推杆(14)均倾斜对称设置在固定座(12)上,两个辅助电动推杆(14)的上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板(5)连接,两个辅助电动推杆(14)和辅助旋转气缸(15)均与可移动控制器(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关节创伤智能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5)之间通过转轴(17)铰接,两个固定板(5)的底部均设置有滑槽(18),两个固定板(5)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