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
本案关于一种穿戴式装置,尤指一种具备生物特征监测模块来实施健康量测,并能以光学式血压量测搭配充气式血压量测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讲求快速及个人压力日益庞大的现今社会中,对于追求个人健康的意识逐渐抬头发展中,是以一般人会衍生想经常性地监测或检视自身的健康情形。一般而言,传统对于人体生理健康信息的数据量测主要通过固定的血压计、或是体积庞大的检测仪器,此等检测仪器中通常包含马达型的流体泵、气囊袋、传感器、泄气阀、电池…等元件,其中马达型的流体泵容易产生摩擦损耗的情形,且上述元件组装后的体积庞大,不利用经常性的使用,然若是采以体积较小的马达型的流体泵,则其损耗速度将更快、并会消耗更多的能源。为了要便于一般人可经常性的监测自身的健康情形,且使监测装置便于携带,目前市面上穿戴式的健康监测装置与日俱增。但以市面上常见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来看,其通常采以光学检测的方式来进行检测,然而,此光学检测的方式的精准度不高,故时常导致误差值产生,而无法有效取得可信数据,如此一来,使用者无法取得自身健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监测本体,包含有一嵌置座体、一监测区槽口及一盖板,该嵌置座体具有一凹陷的嵌置槽部,且该嵌置槽部底部连通一通气槽及一排气流道,而该监测区槽口设置于邻近该嵌置座体一侧,以及该盖板封盖于该嵌置槽部底部,且对应于该通气槽位置设有一连通的开槽口,对应于该排气流道位置设有一连通的排气孔,对应于该监测区槽口位置设有一透光罩;/n一穿戴件,连接于该监测本体外部;以及/n一生物特征监测模块,设置于该监测本体内,包含一光电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及一气压血压器,其中该光电传感器及该压力传感器置设定位于该监测区槽口进行监测,而该气压血压器嵌设于该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监测本体,包含有一嵌置座体、一监测区槽口及一盖板,该嵌置座体具有一凹陷的嵌置槽部,且该嵌置槽部底部连通一通气槽及一排气流道,而该监测区槽口设置于邻近该嵌置座体一侧,以及该盖板封盖于该嵌置槽部底部,且对应于该通气槽位置设有一连通的开槽口,对应于该排气流道位置设有一连通的排气孔,对应于该监测区槽口位置设有一透光罩;
一穿戴件,连接于该监测本体外部;以及
一生物特征监测模块,设置于该监测本体内,包含一光电传感器、一压力传感器及一气压血压器,其中该光电传感器及该压力传感器置设定位于该监测区槽口进行监测,而该气压血压器嵌设于该嵌置座体的该嵌置槽部中定位,包含有一集气致动器及一弹性气囊,该弹性气囊压缩定置于该嵌置槽部的该通气槽及该盖板的该开槽口中,该集气致动器供输气体至该弹性气囊,该弹性气囊得以充气而弹性位移凸出于该盖板外,以贴合使用者一皮肤组织,并使该压力传感器进行该皮肤组织下血管收缩脉动量测,以产生检测信号并转换为一健康数据信息输出,该健康数据信息提供该光电传感器的监测校正演算,以调整输出精准的该健康数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监测模块还包含有一驱动电路板、一阻抗传感器及至少一发光元件,其中该驱动电路板架构定位于该监测区槽口处,且该光电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该阻抗传感器、该发光元件封装定位于该驱动电路板下方并与该驱动电路板连接,以获得需求电性及驱动控制信号,并对应于该监测区槽口位置作监测使用,以及该气压血压器与该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由该驱动电路板提供驱动信号,该盖板的该透光罩封盖监测区槽口,并使该光电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该阻抗传感器及该发光元件皆能受到封盖保护防尘,并能透光检测穿戴使用者的该皮肤组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监测模块的该光电传感器通过该发光元件所发射光源透射于该皮肤组织后,反射回的光源由该光电传感器接收以产生检测信号并转换为一健康数据信息输出,该健康数据信息包含一心率数据、一心电图数据及一血压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监测模块的该压力传感器贴合使用者的该皮肤组织以产生检测信号并转换为一健康数据信息输出,该健康数据信息包含一呼吸频率数据及一血压数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监测模块的该阻抗传感器贴合使用者的该皮肤组织以产生检测信号并转换为一健康数据信息输出,该健康数据信息包含一血糖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压血压器还包含有一集气阀座、一腔板及一阀片,其中该集气阀座架构承置于该嵌置槽部上,并于下方表面对应于该通气槽位置凹设有一集气槽,以及该集气阀座于上方表面设置一下部集气腔室及一下部卸压腔室,该集气槽与该下部集气腔室之间具有一集气通孔,供使该集气槽与该下部集气腔室彼此连通,该下部集气腔室与该下部卸压腔室在该集气阀座的上方表面相隔设置,且该下部集气腔室与该下部卸压腔室之间设有一连通流道,供使该下部集气腔室与该下部卸压腔室彼此连通,该下部卸压腔室中具有一集气阀座凸部,而该集气阀座凸部中心设有一卸压通孔,该卸压通孔连通该下部卸压腔室及该盖板的该排气孔,而该弹性气囊与该集气槽及该集气通孔相连通,以及该腔板承置于该集气阀座上,且对应该集气阀座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与该下部集气腔室彼此对应封盖的上部集气腔室,以及一与该下部卸压腔室彼此对应封盖的上部卸压腔室,而该上部集气腔室中设有一腔板凸部,且该腔板在相对于该上部集气腔室及该上部卸压腔室的另一表面凹设一连通腔室,而该集气致动器承置于该腔板上封盖该连通腔室,且该连通腔室贯通至少一连通孔,分别与该上部集气腔室及该上部卸压腔室连通,又该阀片设置于该集气阀座与该腔板之间,以抵触该集气阀座凸部而封闭该卸压通孔,且抵触该腔板凸部的位置设有一阀孔,该阀孔因抵触该腔板凸部而被封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气致动器受控制驱动提供气体传输,该气体导入该连通腔室中集中,再自该连通腔室通过该连通孔导入至该上部集气腔室及该上部卸压腔室中,以推动该阀片离开该腔板凸部,且推动该阀片抵触该集气阀座凸部而封闭该卸压通孔,同时该上部卸压腔室内气体自该连通流道导入该上部集气腔室中,并使该气体通过该阀片的该阀孔继续导入该下部集气腔室中,且该气体通过该集气通孔集中至该集气槽,进而充气于该弹性气囊中,该弹性气囊得以充气而弹性位移突出于该盖板外,以贴合使用者的该皮肤组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气囊的膨胀端具有一压板,以抵顶贴合使用者的该皮肤组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气致动器停止传输气体运作时,该弹性气囊内集气的气体气压大于该连通腔室处的气体气压,该弹性气囊内集气的气体推动该阀片位移抵触该腔板凸部而封闭该阀孔,同时该气体推动该阀片离开抵触该集气阀座凸部而开启该卸压通孔,该弹性气囊内集气的气体自该连通流道导出至该卸压通孔中,进而排出该气压血压器外部完成该弹性气囊卸压作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气致动器为一微型泵,该微型泵包含:
一进流板,具有至少一进流孔、至少一汇流排槽及一汇流腔室,其中该进流孔供导入流体,该进流孔对应贯通该汇流排槽,且该汇流排槽汇流到该汇流腔室,使该进流孔所导入流体得以汇流至该汇流腔室中;
一共振片,接合于该进流板上,具有一中空孔、一可动部及一固定部,该中空孔位于该共振片中心处,并与该进流板的该汇流腔室对应,而该可动部设置于该中空孔周围且与该汇流腔室相对的区域,而该固定部设置于该共振片的外周缘部分而贴固于该进流板上;以及
一压电致动器,接合于该共振片上相对应设置;
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腔室空间,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流体由该进流板的该进流孔导入,经该汇流排槽汇集至该汇流腔室中,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该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流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包含:
一悬浮板,为一正方形形态,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之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该悬浮板弹性支撑;以及
一压电元件,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边长,且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泵包括有一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林景松,黄启峰,韩永隆,郭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