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反偏移将偏移结果和背景速度场作为输入,得到合成地震数据。在实际地震勘探应用中,一方面,反偏移可以为速度分析、噪声压制以及数据规则化等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与互为共轭关系的偏移算子反复串联使用,反偏移可以为真振幅成像提供引擎。根据地震波传播算子的类型,目前反偏移可以分为三类:Kirchhoff反偏移,单程波动方程反偏移以及逆时反偏移。Kirchhoff反偏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数值模拟方法,其通过等时线叠加得到偏移的输入数据。随后,孙建国(2002;2011)先后通过引入真振幅加权函数和消除振幅畸变因子,发展了真振幅Kirchhoff反偏移方法。第二类是基于单程波动方程的反偏移方法。Claerbout(1985),Stoffa等(1990)和Popovici(1996)先后提出并发展了裂步双平方根反偏移算子;孙建国(2008)基于均匀介质实现了频率-波数域零炮检距反偏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立地震观测系统,输入偏移结果和背景速度场,计算炮点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地震观测系统,输入偏移结果和背景速度场,计算炮点xs处沿每一个方向ps出射的高斯束的走时、路径与地震波场;
针对每一条出射的高斯束的路径,逐点判断是否存在扰动位置,若是,则计算扰动位置x沿每一个方向pr出射的高斯束的走时和地震波场,若否,则针对下一条出射的高斯束的路径逐点判断是否存在扰动位置;
根据炮点xs沿每一个方向出射的高斯束的走时和地震波场与扰动位置x沿每一个方向出射的高斯束的走时和地震波场,计算接收点xr处的地震波场并进行加权叠加,获得地震炮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其中,通过公式(1)计算出射的高斯束的走时与路径:
其中,xi(s)为物理空间坐标(x,y,z)中的射线坐标,pi(s)为射线慢度矢量,τ为沿射线的走时,dτ为求积步长,V(s)为速度场沿二阶导数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其中,所述炮点xs处的地震波场为:
其中,G(x,xs,ω)为炮点xs处的地震波场,ω为频率,为炮点xs处出射的高斯束的方向在x方向上的分量,为炮点xs处出射的高斯束的方向在y方向上的分量,为炮点xs处出射的高斯束的方向在z方向上的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点xr处的地震波场为:
其中,G(xr,x,ω)为接收点xr处的地震波场,为接收点xr处出射的高斯束的方向在x方向上的分量,为接收点xr处出射的高斯束的方向在y方向上的分量,为接收点xr处出射的高斯束的方向在z方向上的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方法,其中,通过公式(4)进行加权叠加:
u(xr,xs,ω)=S(ω)∫voldxm(x)∫∫G(x,xs,ω)∫∫G(xr,x,ω)(4)
其中,u(xr,xs,ω)为由炮点xs处激发、接收点xr处叠加形成的地震记录,m(x)为偏移结果;S(ω)为炮点函数。
6.一种基于高斯束反偏移的炮记录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茂林,杨鸿飞,郑天发,蒋福友,王静波,李苏光,李彦奇,肖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