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
技术介绍
目前比较普遍的混光、混色方案是采用一个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一根光源端导光棒或一对复眼透镜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能够收缩光线的发散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混光、混色,光源端导光棒通常是细长型的光学器件,其横截面可以是任何形状,使得光线在其中以全反射的方式传播,因为通常光源端导光棒的光线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大小不同,有时候形状也会不同,在本公司之前申请的专利号为201721357695.4的文件中提供了一个并列或串联设置的两个发光晶体,在该种情况下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会导致提取的光线混光、混色的效果非常差,为了增加混光、混色、聚光的效果应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光线提取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能够先通过第一聚光器进行光线提取、混光、混色、聚光后再由第二聚光器进行混光、混色、聚光,起到良好的混光、混色、聚光的效果,使得第二聚光器输出的光线在照射区域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包括光线提取器,所述光线提取器设置于照明发光装置的内部,所述照明发光装置内部设有发光晶体,所述光线提取器连接于所述发光晶体的一端用于提取所述发光晶体射出的光线并进行混光、混色、聚光后射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提取器包括第一聚光器与第二聚光器,所述第一聚光器的两端分别为与所述发光晶体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聚光器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二聚光器面向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入端,所述第二聚光器的另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一聚光器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无光学接触,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背离于所述第一聚光器的一侧并列或串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包括光线提取器,所述光线提取器设置于照明发光装置的内部,所述照明发光装置内部设有发光晶体,所述光线提取器连接于所述发光晶体的一端用于提取所述发光晶体射出的光线并进行混光、混色、聚光后射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提取器包括第一聚光器与第二聚光器,所述第一聚光器的两端分别为与所述发光晶体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聚光器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二聚光器面向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入端,所述第二聚光器的另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一聚光器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无光学接触,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背离于所述第一聚光器的一侧并列或串联设置有复数个所述发光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光器在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之间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或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所述第二聚光器在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之间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或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端面为非抛光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曼·范·贝尔科姆,
申请(专利权)人:阳睐上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