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836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钢结构件和第二钢结构件上的连接孔,使得所述垫圈抵接在所述第一钢结构件远离第二钢结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内,第一套筒的末端伸出所述连接孔;(2)使用第一扳手夹持所述垫圈,并固定所述第一扳手,以限定所述垫圈的转动自由度;(3)使用第二扳手对所述螺栓的螺栓头施加扭矩,使得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螺栓杆作直线运动,从而使得所述膨胀片向外弯曲;(4)依次拆下所述第二扳手和第一扳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降低安装速度和节点强度的前提下,避免了在完成封闭截面或一端不易触及的构件螺栓连接时对连接截面的开口削弱。

Installation method of a standardized sleeve self-locking one-way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构件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用螺栓连接的钢结构件,在连接时,通常是将螺栓从一侧插入螺栓孔中,并从另一侧拧紧螺母,这种连接方式适合开放式的钢结构件的连接,不适用其中一个钢结构件为封闭式结构的情况,如方钢管的连接。现有的方钢管在采用螺栓连接时,通常在方钢管的管壁上开孔,以便于操作,但这种连接方式容易降低方钢管的刚度和强度,降低方钢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对于其中一个钢结构件为封闭式结构的情况,可以仅在开放式的钢结构件的一侧操作,即可实现两钢结构件的螺栓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所述螺栓的螺栓杆的外周依次套设有垫圈、膨胀套筒和紧固件,所述垫圈靠近所述螺栓的螺栓头设置,所述紧固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膨胀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条形开口,该条形开口贯通所述第一套筒靠近紧固件的一端,该条形开口将所述第一套筒靠近紧固件的一侧分隔为若干膨胀片,且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内周设置有第一锥形面;所述紧固件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二锥形面,在该第二锥形面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凸棱,该凸棱沿所述紧固件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紧固件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锥形面上,且所述螺栓头、垫圈、膨胀套筒和紧固件依次紧密抵接;使用所述螺栓连接第一钢结构件和第二钢结构件时,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钢结构件和第二钢结构件上的连接孔,使得所述垫圈抵接在所述第一钢结构件远离第二钢结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内,第一套筒的末端伸出所述连接孔;(2)使用第一扳手夹持所述垫圈,并固定所述第一扳手,以限定所述垫圈的转动自由度;(3)使用第二扳手对所述螺栓的螺栓头施加扭矩,使得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螺栓杆作直线运动,从而使得所述膨胀片向外弯曲;(4)依次拆下所述第二扳手和第一扳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在连接两个钢结构件时,将螺栓插入待连接钢结构件的连接孔中,然后使用第一扳手固定垫圈,防止垫圈转动,并使用第二扳手转动螺栓头,带动螺栓头和螺栓杆转动,由于螺栓头、垫圈、膨胀套筒和紧固件依次紧密抵接,则膨胀套筒和紧固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无法转动,此外,紧固件的外周设有凸棱,而第一套筒上设置有条形开口,则该条形开口与凸棱的配合可以限定紧固件相对于第一套筒的转动自由度,进一步防止紧固件随着螺栓杆转动,又由于紧固件与螺栓杆之间为螺纹配合,则在螺栓杆转动的过程中,紧固件向螺栓头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进而推动膨胀片向外弯曲,弯曲的膨胀片的外周尺寸大于待连接钢结构件的连接孔的直径,使得膨胀片无法从连接孔处通过,进而实现了钢结构件的连接;且连接过程中,操作工人只需在钢结构件的一侧进行操作,适用于方钢管等封闭式钢结构件与开放式结构件的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膨胀套筒采用分体式设计,在生产时,可以将复杂的第一套筒的长度设计为固定值,作为标准件加工,而通过便于加工的第二套筒调节膨胀套筒的长度,适配不同厚度的钢结构件的连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在不降低安装速度和节点强度的前提下,避免了传统方法在完成封闭截面或一端不易触及的构件螺栓连接时对连接截面的开口削弱,其具有安装方便快捷,适应封闭截面构件或一端不易触及构件连接的需求,保证连接截面完整性等优点。优选地,在所述垫圈和第二套筒以及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以起到隔震作用,同时,橡胶垫的设置,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相对于垫圈转动。优选地,所述垫圈的外周对称设置有两个平面,以作为第一扳手的夹持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栓杆的螺纹段的外周,以确保紧固件可以移动至使得膨胀片弯曲至所需角度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套筒的长度的80%-90%,以确保膨胀片可以顺利弯曲。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介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橡胶垫三者的长度之和为所述螺栓长度的35%-65%。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伸出所述连接孔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套筒总长的30%-60%,以在满足膨胀片被紧固件顶开弯曲后可以卡住第二钢结构件的同时,又可以避免第一套筒伸出连接孔的部分过长而产生失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安装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螺栓;2-垫圈;3-紧固件;4-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6-橡胶垫;7-第一钢结构件;8-第二钢结构件;9-第一扳手;10第二扳手;31-第二锥形面;32-凸棱;41-条形开口;42-膨胀片;43-第一锥形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包括螺栓1,螺栓1的螺栓杆的外周依次套设有钢制垫圈2、膨胀套筒和紧固件3,垫圈2靠近螺栓1的螺栓头设置,且在垫圈2的外周对称设置有两个平面,紧固件3的内周设置有与螺栓1适配的内螺纹。上述膨胀套筒包括第一套筒4和第二套筒5,第一套筒4靠近紧固件3设置,且第一套筒4套设在螺栓杆的螺纹段的外周;在第一套筒4上圆周均布有四个条形开口41,该条形开口41贯通第一套筒4靠近紧固件3的一端,该条形开口41将第一套筒4靠近紧固件3的一侧分隔为四个膨胀片42,且在第一套筒4靠近紧固件3的一端内周设置有第一锥形面43;本实施例中,在垫圈2和第二套筒5以及第二套筒5和第一套筒4之间均设有橡胶垫6。上述紧固件3靠近第一套筒4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二锥形面31,在该第二锥形面31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凸棱32,该凸棱32沿紧固件3的轴线方向设置,且紧固件3靠近第一套筒4的一端抵接在第一锥形面43上;本实施例中,上述螺栓头、垫圈2、靠近螺栓头的橡胶垫6、第二套筒5、另一个橡胶垫6、第一套筒4和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n所述螺栓的螺栓杆的外周依次套设有垫圈、膨胀套筒和紧固件,所述垫圈靠近所述螺栓的螺栓头设置,所述紧固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适配的内螺纹;/n所述膨胀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条形开口,该条形开口贯通所述第一套筒靠近紧固件的一端,该条形开口将所述第一套筒靠近紧固件的一侧分隔为若干膨胀片,且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内周设置有第一锥形面;/n所述紧固件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二锥形面,在该第二锥形面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凸棱,该凸棱沿所述紧固件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紧固件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锥形面上,且所述螺栓头、垫圈、膨胀套筒和紧固件依次紧密抵接;/n使用所述螺栓连接第一钢结构件和第二钢结构件时,包括以下步骤:/n(1)将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钢结构件和第二钢结构件上的连接孔,使得所述垫圈抵接在所述第一钢结构件远离第二钢结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内,第一套筒的末端伸出所述连接孔;/n(2)使用第一扳手夹持所述垫圈,并固定所述第一扳手,以限定所述垫圈的转动自由度;/n(3)使用第二扳手对所述螺栓的螺栓头施加扭矩,使得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螺栓杆作直线运动,从而使得所述膨胀片向外弯曲;/n(4)依次拆下所述第二扳手和第一扳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化套筒自锁式单向螺栓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的螺栓杆的外周依次套设有垫圈、膨胀套筒和紧固件,所述垫圈靠近所述螺栓的螺栓头设置,所述紧固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膨胀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条形开口,该条形开口贯通所述第一套筒靠近紧固件的一端,该条形开口将所述第一套筒靠近紧固件的一侧分隔为若干膨胀片,且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内周设置有第一锥形面;
所述紧固件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二锥形面,在该第二锥形面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凸棱,该凸棱沿所述紧固件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紧固件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锥形面上,且所述螺栓头、垫圈、膨胀套筒和紧固件依次紧密抵接;
使用所述螺栓连接第一钢结构件和第二钢结构件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钢结构件和第二钢结构件上的连接孔,使得所述垫圈抵接在所述第一钢结构件远离第二钢结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内,第一套筒的末端伸出所述连接孔;
(2)使用第一扳手夹持所述垫圈,并固定所述第一扳手,以限定所述垫圈的转动自由度;
(3)使用第二扳手对所述螺栓的螺栓头施加扭矩,使得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琛李国强杨小平刘青奂绍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令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