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810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辣椒种植设施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辣椒育苗方法,包括1、物资准备;2、建大棚和育苗池;3、育苗;4、苗池管理;5、出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的辣椒苗,秧苗整齐,个体健壮,根系发达,显著缩短缓苗期,降低了传统育苗方式引起的土传病虫害危害,提高了成苗率高,节约用种量,操作方便,效率高。

A method of raising pepper see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辣椒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辣椒种植设施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辣椒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外销市场的开拓,辣椒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棚辣椒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农业增效的新亮点。辣椒产业已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辣椒育苗技术成为了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也是促进辣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环节。目前辣椒育苗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穴盘育苗、营养钵育苗和营养地育苗(直播)。穴盘育苗可能会感染残留的一些病原菌和虫卵。营养钵育苗和营养地育苗(直播)则难以杜绝土传病害。因此,急需一种辣椒育苗方法,能够减少辣椒幼苗病原菌和虫卵等病害的携带,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提供一种辣椒育苗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辣椒幼苗病原菌和虫卵等病害的携带,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具体技术方案:一种辣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物资准备,建池和搭棚(二)、育苗步骤⑴漂盘和池膜用硫酸铜和甲霜灵锰锌消毒;⑵提前一天铺池膜,并加入足量水,让太阳直射提高池水温度;⑶拌基质,在干净的介质上加入适量的水揉搓至均匀无结团,水分含量65—80%,所述基质的配比为山基土55~75%,珍珠岩10~14%、蛭石10~14%和营养液,所述山基土1~5毫米,珍珠岩和蛭石粒径2~3毫米,所述营养液中氮含量浓度150×10-6,N:P:K为1:0.5:1;⑷装盘,在平整的地面上,将拌好的基质装入漂盘然后举高25-35cm放下,重复2次,刮净多余的基质;⑸压穴,用200孔漂盘搭配的压穴板压穴;(6)点种,向压好的穴孔里点入种子,每穴1~2粒;(7)盖种,在放了种子的漂盘上撒上基质;(8)将漂盘漂入池子,所述漂盘上表面在池边平面之上或者在同一平面,所述漂盘须盖满池子,剩余空间用空盘填塞;(三)、苗池管理⑴间苗:在子叶期、第一次追肥前,用无菌的竹签或其他工具去除多余部分的幼苗,保证每穴1株种苗;⑵当子叶展平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方法是:首先将肥料调配成10份体积相等的水溶液,取出一排(5盘)漂盘放在干净的地方,往这排漂盘漂浮的水面上均匀施入1份水溶液,然后推动下一排漂盘,同法施入1份水溶液,依次施完10份水溶液,最后将第一排漂盘漂上;⑶移栽前7天左右施第二次追肥;⑷在秧苗出圃前一天,进行一次病虫害预防;(四)、出苗、移栽⑴壮苗标准:苗龄45~60天,苗高6~10cm,茎粗0.4~0.6cm,主茎6~7叶一心,叶深绿,顶心嫩绿,真叶与子叶健壮;⑵移栽时刮去盘底过多的须根,按坝区3000~3500株每亩,山地3500~4200株每亩移栽。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水为自来水或者泉水。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第一次追肥为复混肥,其配方为N:P:K比例为15:15:15。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第二次追肥配方为:过磷酸钙600克、硫酸钾300克、硫酸锌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硼肥100克、镁5克和钼0.5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培育的辣椒苗,秧苗整齐,个体健壮,根系发达,显著缩短缓苗期,降低了传统育苗方式引起的土传病虫害危害,提高了成苗率高,节约用种量,操作方便,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1、物资准备(按一池计算)基质3袋、种子需11000-12000粒、池膜1张、空心砖44个、漂盘50个(200孔)、大棚杆、天膜、第一次追肥0.8千克(复混肥(N:P:K为15:15:15)、第二次追肥(过磷酸钙600克、硫酸钾300克、硫酸锌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硼肥100克、镁5克和钼0.5克)、硫酸铜、甲霜灵锰锌。2、建大棚和育苗池大棚可以是农民自己用的普通棚;苗池规格:3.10m×1.37m,要求池底平整无突出物以免戳穿池膜,如果地下害虫严重的地方可以在池底撒施辛硫磷颗粒,另外要除去四周杂草。3、育苗步骤⑴漂盘和池膜用硫酸铜和甲霜灵锰锌消毒(先用硫酸铜喷洒待干后再用甲霜灵锰锌喷洒,如果是新盘新池膜可不用消毒)。⑵提前一天铺池膜,并加入足量自来水,让太阳直射提高池水温度。(注意:必须是自来水或泉水)⑶拌基质,在干净的介质上揉搓,而且不能将地面土壤带入其中。标准:匀(揉均匀)、散(无结团)、足(水分足但又不能过多,标准:用手握成团,轻轻一抖即散就符合要求,一般要求水分含量65—80%)。基质的主要成分(体积比)为山基土50%、草煤30%、珍珠岩10%、蛭石10%和营养液,山基土和草煤粒径1—3毫米为宜,珍珠岩和蛭石粒径2—3毫米为宜,营养液中氮含量浓度150×10-6,N:P:K为1:0.5:1。⑷装盘,在平整的地面操作,将拌好的基质装入漂盘然后举高30cm左右放下,重复2次,最后刮净多余的基质。⑸压穴,用200孔漂盘搭配的压穴板压穴。(6)点种,往压好的穴孔里点入种子,每穴1—2粒,具体视种子发芽率而定。(7)盖种,在放了种子的漂盘上撒上少量基质,并轻轻刮掉,要求要将种子盖严而且表面要干净无基质,以免滋生青苔。(8)将漂盘漂入池子,看池水是否足量,要求漂盘上面在池边平面之上或者在同一平面,防止池膜烧苗;另外要求漂盘应该盖满池子,较大的缝隙用空盘填塞,以免滋生青苔。4、苗池管理⑴间苗:用无菌的竹签或其他工具操作,保证每穴1株种苗,此项工作在子叶期、第一次追肥前进行。⑵当子叶展平时就可以施第一次追肥,方法:首先将肥料调配成10份体积相等的水溶液,取出一排(5盘)漂盘放在干净的地方,往这排漂盘漂浮的水面上均匀施入1份水溶液,然后推动下一排漂盘,同法施入1份水溶液,依次施完10份水溶液,最后将第一排漂盘漂上。⑶移栽前7天左右施第二次追肥。注意两次追肥要求池水足量,以免烧苗。⑷该育苗技术种苗病虫害发生较轻,如果发现病虫害可以对症下药,一般在秧苗出圃前一天,进行一次病虫害预防。5、出苗、移栽⑴壮苗标准:苗龄45—60天,苗高6—10cm,茎粗0.5cm左右,主茎6—7叶一心,叶深绿,顶心嫩绿,真叶与子叶健壮,白根较多。⑵移栽时刮去盘底过多的须根,按坝区3300株每亩,山地4000株每亩移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辣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一)、物资准备,建池和搭棚/n(二)、育苗步骤/n⑴漂盘和池膜用硫酸铜和甲霜灵锰锌消毒;/n⑵提前一天铺池膜,并加入足量水,让太阳直射提高池水温度;/n⑶拌基质,在干净的介质上加入适量的水揉搓至均匀无结团,水分含量65—80%,所述基质的配比为山基土55~75%,珍珠岩10~14%、蛭石10~14%和营养液,所述山基土1~5毫米,珍珠岩和蛭石粒径2~3毫米,所述营养液中氮含量浓度150×10-6,N:P:K为1:0.5:1;/n⑷装盘,在平整的地面上,将拌好的基质装入漂盘然后举高25-35cm放下,重复2次,刮净多余的基质;/n⑸压穴,用200孔漂盘搭配的压穴板压穴;/n(6)点种,向压好的穴孔里点入种子,每穴1~2粒;/n(7)盖种,在放了种子的漂盘上撒上基质;/n(8)将漂盘漂入池子,所述漂盘上表面在池边平面之上或者在同一平面,所述漂盘须盖满池子,剩余空间用空盘填塞;/n(三)、苗池管理/n⑴间苗:在子叶期、第一次追肥前,用无菌的竹签或其他工具去除多余部分的幼苗,保证每穴1株种苗;/n⑵当子叶展平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方法是:首先将肥料调配成10份体积相等的水溶液,取出5盘组成的一排漂盘放在干净的地方,往这排漂盘漂浮的水面上均匀施入1份水溶液,然后推动下一排漂盘,同法施入1份水溶液,依次施完10份水溶液,最后将第一排漂盘漂上;/n⑶移栽前7天左右施第二次追肥;/n⑷在秧苗出圃前一天,进行一次病虫害预防;/n(四)、出苗、移栽/n⑴壮苗标准:苗龄45~60天,苗高6~10cm,茎粗0.4~0.6cm,主茎6~7叶一心,叶深绿,顶心嫩绿,真叶与子叶健壮;/n⑵移栽时刮去盘底过多的须根,按坝区3000~3500株每亩,山地3500~4200株每亩移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物资准备,建池和搭棚
(二)、育苗步骤
⑴漂盘和池膜用硫酸铜和甲霜灵锰锌消毒;
⑵提前一天铺池膜,并加入足量水,让太阳直射提高池水温度;
⑶拌基质,在干净的介质上加入适量的水揉搓至均匀无结团,水分含量65—80%,所述基质的配比为山基土55~75%,珍珠岩10~14%、蛭石10~14%和营养液,所述山基土1~5毫米,珍珠岩和蛭石粒径2~3毫米,所述营养液中氮含量浓度150×10-6,N:P:K为1:0.5:1;
⑷装盘,在平整的地面上,将拌好的基质装入漂盘然后举高25-35cm放下,重复2次,刮净多余的基质;
⑸压穴,用200孔漂盘搭配的压穴板压穴;
(6)点种,向压好的穴孔里点入种子,每穴1~2粒;
(7)盖种,在放了种子的漂盘上撒上基质;
(8)将漂盘漂入池子,所述漂盘上表面在池边平面之上或者在同一平面,所述漂盘须盖满池子,剩余空间用空盘填塞;
(三)、苗池管理
⑴间苗:在子叶期、第一次追肥前,用无菌的竹签或其他工具去除多余部分的幼苗,保证每穴1株种苗;
⑵当子叶展平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一有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