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08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包括盘架、线圈和磁条,所述线圈绕制于盘架上,所述盘架背面分布有磁条架,磁条架内具有磁条腔,所述磁条容置于磁条腔,所述磁条架下底面开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一侧开有注塑支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磁条与盘架一同注塑成一个整体部件,顶针孔和注塑支撑孔的设置使注塑工艺在注塑时的定位和脱模时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

A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wire coil easy to manuf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
本技术属于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炉、电磁灶线盘含盘架、电磁线圈、磁条等结构,其中盘架与磁条后组装工艺中,盘架注塑完成后,磁条再与盘架粘胶组装;磁条组装后,再热压线盘背面凸筋固定磁条。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1.热压凸筋后,有明显工艺痕筋不美观;2.磁条与盘架组装工艺单一。因此,需要改进磁条与盘架的组装工艺。如果线盘盘架在注塑时,放入磁条与盘架一同注塑形成一个整体部件,则具有美观、工艺简洁高效的优势。此外,在脱模时,脱模时产生的力直接作用于磁条上,需要一个缓冲的结构确保脱模时磁条不断裂,则该磁条与盘架一同注塑的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具体是在盘架注塑过程中定位及脱模可靠的电磁线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包括盘架、线圈和磁条,所述线圈绕制于盘架上,所述盘架背面分布有磁条架,磁条架内具有磁条腔,所述磁条容置于磁条腔,所述磁条架下底面开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一侧开有注塑支撑孔。顶针孔用于注塑脱模时顶针向上顶出;注塑时在进胶的各方向上有压力,为了保持磁条与盘架相对位置不被影响,在磁条架下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注塑支撑孔,使磁条在上下方向达到有足够的支撑力,起到定位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磁条架下底面沿着磁条架延伸方向的两端附近分别开有一个顶针孔,所述顶针孔靠近盘架内侧的为内顶针孔,靠盘架边缘的为外顶针孔。内顶针孔和外顶针孔在磁条架下底面两端设置,盘架上设置最少两个顶针数量,便于脱模顶针顶出且两侧受力均匀,有利于外观整洁美观。进一步,所述注塑支撑孔在内顶针孔、外顶针孔的一侧分别设置一对。注塑支撑孔与顶针孔的相对位置,可在内侧或外侧,或不对称等,一对注塑支撑孔支撑更均匀,也美观。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磁条延伸方向的内端边缘与内顶针孔中心的距离为J1,所述磁条延伸方向的外端边缘与外顶针孔中心的距离为J2,J1<10mm,J2<10mm。磁条与顶针孔中心距离J1和J2小于10mm,有利于脱模力均匀平衡,保证盘架不变形。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每对注塑支撑孔在磁条架的两侧方向对称分布。注塑支撑孔两侧对称利于支撑力均匀,且外观美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针孔为盲孔,所述注塑支撑孔为通孔。顶针孔与磁条之间隔开一段距离,注塑时会填充塑料,是为了防止脱模时产生的力直接作用于磁条上,可以缓冲,不然可能使磁条断裂或破死。进一步,所述顶针孔顶部与磁条下底面的距离为H,H=0.5~3mm。填充塑料的厚度决定合适的缓冲。作为优选,所述顶针孔直径大于5mm,且大于注塑支撑孔的直径。顶针孔的直径略大些可保证支撑力产生的压强小,使磁条不容易受到损坏。作为优选,所述注塑支撑孔与顶针孔的距离为L,L≤5mm。L为注塑支撑孔与顶针孔的边缘最近距离,L值小可保证注塑支撑孔在磁条两侧附近,有利于支撑牢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磁条架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开有端注塑支撑槽,或者磁条架在两侧开有侧注塑支撑槽。与注塑支撑孔相似,端注塑支撑槽和侧注塑支撑槽起到定位作用,其设置可以保持磁条与盘架相对位置不被影响,在磁条架下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注塑支撑孔,使磁条在两侧和端部方向达到有足够的支撑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磁条与盘架一同注塑成一个整体部件,顶针孔和注塑支撑孔的设置使注塑工艺在注塑时的定位和脱模时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具体如下:1、在磁条架下表面设置(其它区域不设置),数量最少2个的脱模顶针,不仅便于脱模,且外表简洁美观;顶针孔为盲孔,设置磁条与顶针孔间隙H,有利于脱模顶出时的缓冲,避免磁条被损坏;2、磁条与顶针孔中心距离J1和J2小于10mm,有利于脱模力均匀平衡,保证盘架不变形。3、顶针孔与最近的注塑支撑孔距离L小于5mm,有利于磁条在注塑时,保持平衡稳定。4、注塑时在进胶的各方向上有压力,磁条架下表面上、两侧以及两端部设置若干个注塑支撑孔、端注塑支撑槽或者侧注塑支撑槽,使磁条在各个方向达到有足够的支撑力,起到定位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磁线盘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磁线盘背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磁线盘A-A截面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磁线盘局部B的截面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注塑支撑孔一种布置方式的电磁线盘局部截面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注塑支撑孔另一种布置方式的电磁线盘局部截面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电磁线盘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盘架,200-线圈,300-磁条,10-磁条腔,11-磁条架,2-顶针孔,21-内顶针孔,22-外顶针孔,3-注塑支撑孔;101-中心孔,4-端注塑支撑槽,41-内端注塑支撑槽,42-外端注塑支撑槽,5-侧注塑支撑槽,6-减胶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实施例一参照图1~6,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包括盘架100、线圈200和磁条300,所述线圈200绕制于盘架100上,所述盘架100背面分布有磁条架11,磁条架内具有磁条腔10,所述磁条300容置于磁条腔10,所述磁条架11下底面开有顶针孔2,所述顶针孔2一侧开有注塑支撑孔3。顶针孔2用于注塑脱模时顶针向上顶出注塑方向从盘架100正面上方向下,脱模方向从盘架100下方向上,顶针孔2向上顶出以脱模;在磁条架11下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注塑支撑孔3,在注塑时注塑支撑孔3使磁条300在上下方向达到有足够的支撑,起到上下方向的限位或定位作用。具体地,所述磁条架11下底面沿着磁条架11延伸方向的两端附近分别开有一个顶针孔2,所述顶针孔2靠近盘架100内侧的为内顶针孔21,靠盘架100边缘的为外顶针孔22;所述注塑支撑孔3在内顶针孔21、外顶针孔22的一侧分别设置一对,每对注塑支撑孔3与顶针孔2的相对位置,可分别在内顶针孔21或外顶针孔22的内侧或外侧,或不对称均可,而且每对注塑支撑孔3在磁条架11的两侧方向对称分布,图3~6中以虚线表示注塑支撑孔3在截面A-A的投影边界;注塑支撑孔3的具体布置在图4~6给出了三种方式,图4中的两对注塑支撑孔3分别布置于内顶针孔21、外顶针孔22的内侧,图5中的两对注塑支撑孔3分别布置于内顶针孔21内侧和外顶针孔22的外侧,图6中的两对注塑支撑孔3分别布置于内顶针孔21外侧和外顶针孔22的内侧。所述注塑支撑孔3与顶针孔2的距离为L,L≤5mm,L为注塑支撑孔3与顶针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包括盘架、线圈和磁条,所述线圈绕制于盘架上,所述盘架背面分布有磁条架,磁条架内具有磁条腔,所述磁条容置于磁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架下底面开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一侧开有注塑支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包括盘架、线圈和磁条,所述线圈绕制于盘架上,所述盘架背面分布有磁条架,磁条架内具有磁条腔,所述磁条容置于磁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架下底面开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一侧开有注塑支撑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架下底面沿着磁条架延伸方向的两端附近分别开有一个顶针孔,所述顶针孔靠近盘架内侧的为内顶针孔,靠盘架边缘的为外顶针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支撑孔在内顶针孔、外顶针孔的一侧分别设置一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制造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延伸方向的内端边缘与内顶针孔中心的距离为J1,所述磁条延伸方向的外端边缘与外顶针孔中心的距离为J2,J1<10mm,J2<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许东东陈修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