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及预制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06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及预制盖板,预制盖板中的钢筋层采用若干定位箍筋和若干受力钢筋组构成,受力钢筋组为人字型结构,开口端设置在预制盖板宽度大的一端,受力钢筋的另一端设置在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端,这样就能够减少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端的钢筋预埋数量,同时能够保证预制盖板直径大的一端的钢筋数量,因此能够保证钢筋之间混净土的粘结的可靠性,提高预制盖板的强度。

A reinforced framework and prefabricated cover plate of prefabricated cover plate at the corner of cable tr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及预制盖板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电缆土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及预制盖板。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中告别蜘蛛网式的输配电网络,实行架空线落地政策。越来越多的架空线被电力电缆取代,电缆沟敷设是主要的电缆敷设方式之一。电缆沟盖板是电缆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缆沟转弯处,便会产生“一头大一头小”的扇形电缆沟盖板。当电缆沟宽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梯形电缆沟两端的宽度会相差很大,宽的一端钢筋过稀,钢筋与钢筋之间的混凝土可能会产生局部破坏;或者窄的一端钢筋过密,混凝土难以浇筑振捣,且钢筋之间的混凝土的可靠粘结难以保证。给城市电缆输配电系统的长期安全及稳定运行带来隐患。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研制出了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及预制盖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转角预交盖板钢筋布置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及预制盖板,在保证满足受力的条件下,合理的极少钢筋的数量,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而提高盖板的强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定位箍筋和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受力钢筋组,定位箍筋为环形结构,环向截面为电缆沟的延长方向,受力钢筋组的长度方向为电缆沟的宽度方向;受力钢筋组设置在定位箍筋的内部,受力钢筋组为人字形结构,受力钢筋组的开口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大的一侧,受力钢筋组的另一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受力钢筋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受力钢筋,每个受力钢筋包括第一受力段和第二受力段,第一受力段通过折弯段与第二受力段连接;两个受力钢筋的第一受力段紧贴,两个受力钢筋的第二受力段对称设置在重叠的两个第一受力段的两侧,使受力钢筋组形成人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受力钢筋组中的两个第二受力段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受力钢筋组之间的间距,满足钢筋构造的间距要求。优选的,所述折弯段的折弯角度为30-60°。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定位箍筋之间的间距为120-180mm。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所述预制盖板中埋置有上述钢筋骨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包括若干定位箍筋和若干受力钢筋组构成,受力钢筋组为人字型结构,开口端设置在预制盖板宽度大的一端,受力钢筋的另一端设置在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端,这样就能够减少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端的钢筋预埋数量,同时能够保证预制盖板直径大的一端的钢筋数量,因此能够保证钢筋之间混净土的粘结的可靠性,提高预制盖板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缆沟预制盖板的底层钢筋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受力钢筋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预制盖板大端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预制盖板小端的截面图。图中:1、受力钢筋组;2、定位箍筋;3、模板;4、受力钢筋;5、第一受力段;6、弯折段;7、第二受力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阅图1,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定位箍筋和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受力钢筋组,定位箍筋2为环形结构,定位箍筋的环向截面为电缆沟的延长方向,受力钢筋组1位于定位箍筋2的内部,且等角度均布,受力钢筋组1的长度方向为电缆沟的宽度相同,使定位箍筋2的底部和受力钢筋组1呈十字型交叉布置。受力钢筋组1为人字形结构,受力钢筋组的开口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大的一侧,受力钢筋组的另一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侧。参阅图2,所述人字形结构的受力钢筋组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受力钢筋4,每个钢筋包括第一受力段5和第二受力段7,第一受力段5的一端通过折弯段6与第二受力段7的一端。两个受力钢筋4的第一受力段5通过捆扎重叠固连,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两个第二受力段7对称设置在重叠的两个第一受力段5的两侧,两个第二受力段7之间形成U型槽,进而使受力钢筋组1形成人字形结构。两个受力钢筋4的第一受力段5上下重叠固连或水平重叠固连。折弯段6的一端与第一受力段5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受力段7连接,第一受力段5、折弯段6和第二受力段7为整体结构,由一根直线结构的钢筋进行两次折弯形成,折弯角度为30-60°,折弯段6与第一受力段5或第二受力段7的夹角为30-60°。所述受力钢筋组1中的两个第二受力段7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受力钢筋组之间的间距,满足钢筋构造的间距要求。所述相邻两个定位箍筋2之间的间距为120-180mm。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包括若干定位箍筋和若干受力钢筋组构成,受力钢筋组为人字型结构,开口端设置在预制盖板宽度大的一端,受力钢筋的另一端设置在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端,这样就能够减少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端的钢筋预埋数量,同时能够保证预制盖板直径大的一端的钢筋数量,因此能够保证钢筋之间混净土的粘结的可靠性,提高预制盖板的强度。参阅图3和4,本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电缆沟转角处的形状,搭建预制盖板的模板3,需保证模板3内壁平整光滑,模板3连接可靠。2)布置定位箍筋,在模板底板中间隔放置若干环形结构的定位箍筋2,定位箍筋的环向截面与电缆沟的延长方向相同,定位箍筋2的数量根据预制盖板的长度确定。相邻两个定位箍筋间距为120mm-180mm。所述定位箍筋2规格由电缆沟盖板抗剪计算确定。3)在定位箍筋2的四个拐点处分别放置一直线结构的连接钢筋,将若干定位箍筋连接,形成矩形钢筋笼结构。4)参阅图3,在钢筋笼的内部放置若干个受力钢筋4,受力钢筋的长度方向为沿电缆沟的宽度方向,第一受力段5位于模板宽度小的一端,第二受力段7位于模板宽度大的一端,且相邻两个受力钢筋4对称设置。5)参阅图4,将相邻两个受力钢筋的第一受力段5重叠捆扎,形成受力钢筋组1,再将受力钢筋组与钢筋笼的顶部捆扎。相邻两个受力钢筋组的第一受力段5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受力段7之间的间距,满足钢筋构造的间距要求。所述受力钢筋组1采取人字形样式,保证预制盖板两端的钢筋间距都满足钢筋的构造要求。所述受力钢筋组1规格由电缆沟盖板抗弯计算确定。6)在模板3中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完成预制盖板的制作。本技术提供的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的制作方法,通过在模板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定位箍筋和受力钢筋组,铺设受力钢筋组时需使其满足钢筋的构造要求,由于受力钢筋组采用人字型结构,因此能够对预制盖板的小端进行“二合一”并筋处理,减少了钢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定位箍筋(2)和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受力钢筋组(1),定位箍筋(2)为环形结构,环向截面为电缆沟的延长方向,受力钢筋组(1)的长度方向为电缆沟的宽度方向;/n受力钢筋组(1)设置在定位箍筋(2)的内部,受力钢筋组(1)为人字形结构,受力钢筋组(1)的开口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大的一侧,受力钢筋组(1)的另一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定位箍筋(2)和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受力钢筋组(1),定位箍筋(2)为环形结构,环向截面为电缆沟的延长方向,受力钢筋组(1)的长度方向为电缆沟的宽度方向;
受力钢筋组(1)设置在定位箍筋(2)的内部,受力钢筋组(1)为人字形结构,受力钢筋组(1)的开口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大的一侧,受力钢筋组(1)的另一端位于预制盖板宽度小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沟转角处的预制盖板的钢筋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钢筋组(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受力钢筋(4),每个受力钢筋包括第一受力段(5)和第二受力段(7),第一受力段(5)通过折弯段(6)与第二受力段(7)连接;
两个受力钢筋(4)的第一受力段(5)紧贴,两个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梦伟王学明吴彤杨磊石磊王虎长张媛文凡刘军尚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