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琴低音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03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琴低音弦,包括由呈长条型的芯弦(1)和由铜材制成的缠绕层(2),所述缠绕层(2)呈上下紧贴的螺旋形,所述缠绕层(2)包裹在芯弦(1)外,所述缠绕层(2)的两端端部与芯弦(1)的两端端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芯弦(1)的两端设有绕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弦(1)端部自下而上多层螺旋而形成绕扣(1.1),所述绕扣(1.1)的顶端设有定位条(1.2),在安装到琴弦定位杆(3)后,所述定位条(1.2)弯曲且端部嵌入到琴弦定位杆(3)的定位孔(3.1)内。该钢琴低音弦使轴向和径向限位性更好、避免与芯弦定位杆松动。

A kind of piano bass st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ano bass string, which comprises a core string (1) in a long strip shape and a winding layer (2) made of copper material, the winding layer (2) is in a spiral shape close to the top and the bottom, the winding layer (2) is wrapped outside the core string (1), the two ends of the winding layer (2)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ore string (1) are provided with a spacing,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ore string (1) are provided with a winding buckle (1.1):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nd of the core string (1) is spiraled from bottom to top to form a winding (1.1). The top of the winding (1.1)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trip (1.2). After being installed on the string positioning rod (3), the positioning strip (1.2) is bent and the end is embedded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3.1) of the string positioning rod (3). The bass string of the piano makes the axial and radial limit better and avoids loosening with the core string position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琴低音弦
本技术涉及钢琴
,具体讲是一种钢琴低音弦。
技术介绍
目前公开了一种钢琴低音弦,包括缠弦主体,所述的缠弦主体包括芯弦和缠绕在芯弦上的缠绕丝,所述的缠绕丝环形缠绕在芯弦上形成环形包覆层,所述的缠弦主体端部的缠绕丝的端部缠绕在芯弦与环形包覆层之间;所述芯弦的尾部设有绕扣;所述芯弦缠绕后的端部与该缠绕段的外侧壁齐平。以上结构的钢琴低音弦的绕扣麻花状拧在一起,在端部为一个环形扣,环形扣直接套在芯弦定位杆上,这样缺乏轴向和径向限位,仅仅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限位,存在松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轴向和径向限位性更好、避免与芯弦定位杆松动的钢琴低音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钢琴低音弦,包括由呈长条型的芯弦和由铜材制成的缠绕层,所述缠绕层呈上下紧贴的螺旋形,所述缠绕层包裹在芯弦外,所述缠绕层的两端端部与芯弦的两端端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芯弦的两端设有绕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弦端部自下而上多层螺旋而形成绕扣,所述绕扣的顶端设有定位条,在安装到琴弦定位杆后,所述定位条弯曲且端部嵌入到琴弦定位杆的定位孔内。所述定位条一部分与琴弦定位杆的外部紧贴,端部嵌入在琴弦定位杆的定位孔且与定位孔的内壁相抵。所述绕扣以及中心内孔均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所述绕扣的壁厚一致。其中设有定位条的顶端的外径小于底端。所述琴弦定位杆的顶部外壁设有多个平面,所述平面为偶数个且左右对称。所述定位孔为盲孔,且深度大于琴弦定位杆的半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芯弦端部自下而上多层螺旋而形成绕扣,增加为多层结构,从而与琴弦定位杆连接的面积更多,所述绕扣的顶端设有定位条,在安装到琴弦定位杆后,所述定位条弯曲且端部嵌入到琴弦定位杆的定位孔内,嵌入后定位条与琴弦定位杆实现了轴向和径向的限位,避免了琴弦松动。作为改进,所述定位条一部分与琴弦定位杆的外部紧贴,端部嵌入在琴弦定位杆的定位孔且与定位孔的内壁相抵,紧贴和相抵后,增加两者的摩擦力。作为改进,所述绕扣以及中心内孔均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所述绕扣的壁厚一致,可以与锥形的琴弦定位杆更加贴合。作为改进,所述琴弦定位杆的顶部外壁设有多个平面,所述平面为偶数个且左右对称,方便工具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钢琴低音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绕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钢琴低音弦的定位杆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绕扣安装在琴弦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芯弦,1.1、绕扣,1.2、定位条,2、缠绕层,3、琴弦定位杆,3.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钢琴低音弦,包括由呈长条型的芯弦1和由铜材制成的缠绕层2,所述的芯弦1一般为琴钢丝,琴钢丝具有极高的抗张强度和较好的塑性,且圆度好、线径变化小,所述的缠绕丝2一般为铜线。所述缠绕层2呈上下紧贴的螺旋形,所述缠绕层2包裹在芯弦1外。所述芯弦1上设有一条凸条和一条凹槽,并且两者平行等距缠绕,这样缠绕后的缠绕丝2的外壁相抵在凸条的的外壁外同时相邻的另外缠绕丝2外壁嵌入在凹槽1的开口内,从而对缠绕丝进行轴向限位,大大增加缠绕效果。所述缠绕层2的两端端部与芯弦1的两端端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芯弦1的两端设有绕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弦1端部自下而上多层螺旋而形成绕扣1.1,所述绕扣1.1的顶端设有定位条1.2,在安装到琴弦定位杆3后,所述定位条1.2弯曲且端部嵌入到琴弦定位杆3的定位孔3.1内。所述定位条1.2一部分与琴弦定位杆3的外部紧贴,端部嵌入在琴弦定位杆3的定位孔3.1且与定位孔3.1的内壁相抵。所述绕扣1.1以及中心内孔均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所述绕扣1.1的壁厚一致,圆锥形有更好的轴向限位性。其中设有定位条1.2的顶端的外径小于底端。所述琴弦定位杆3的顶部外壁设有多个平面,所述平面为偶数个且左右对称,本实施例的所述琴弦定位杆3的顶部横截面呈正方形,方便用扳手或者套筒扳手旋动。所述定位孔3.1为盲孔,且深度大于琴弦定位杆3的半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琴低音弦,包括由呈长条型的芯弦(1)和由铜材制成的缠绕层(2),所述缠绕层(2)呈上下紧贴的螺旋形,所述缠绕层(2)包裹在芯弦(1)外,所述缠绕层(2)的两端端部与芯弦(1)的两端端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芯弦(1)的两端设有绕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弦(1)端部自下而上多层螺旋而形成绕扣(1.1),所述绕扣(1.1)的顶端设有定位条(1.2),在安装到琴弦定位杆(3)后,所述定位条(1.2)弯曲且端部嵌入到琴弦定位杆(3)的定位孔(3.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琴低音弦,包括由呈长条型的芯弦(1)和由铜材制成的缠绕层(2),所述缠绕层(2)呈上下紧贴的螺旋形,所述缠绕层(2)包裹在芯弦(1)外,所述缠绕层(2)的两端端部与芯弦(1)的两端端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芯弦(1)的两端设有绕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弦(1)端部自下而上多层螺旋而形成绕扣(1.1),所述绕扣(1.1)的顶端设有定位条(1.2),在安装到琴弦定位杆(3)后,所述定位条(1.2)弯曲且端部嵌入到琴弦定位杆(3)的定位孔(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琴低音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1.2)一部分与琴弦定位杆(3)的外部紧贴,端部嵌入在琴弦定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四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四海琴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