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991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电监测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电路板、监测外壳及设置在监测外壳一侧的弹性衬垫,振动传感器与电路板电连接,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弹性衬垫上远离监测外壳的一侧,电路板安装在监测外壳内,监测外壳通过外壳锁紧件安装在待检测部件上。通过将电路板安装在监测外壳上,且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与监测外壳连接的弹性衬垫上,整体结构紧凑,振动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的导线缩短,有效减少因导线电容过大振动传感器容易击穿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放电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提高振动传感器对故障振动信号采集的灵敏度。

Discharge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电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变电设备放电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放电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供配电
,输变电设备进行电气绝缘试验或带电运行时可能出现放电故障,通常使用放电监测装置对此故障进行报警、定位,以缩短放电返修工期、减小返修成本、减少二次安装故障。其中,放电监测装置需要采用能够感知放电故障产生的振动的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大多采用贴合输变电设备外壳的方式安装才能得到良好的监测效果。传统的放电监测装置安装方式是将振动传感器单独贴在输变电设备外壳上,再通过导线与包含电路板的监测设备远离输变电设备的进行监测功能的电路板连接,其中监测设备设置在输变电设备外侧。由于振动传感器与电路板分离,占用空间较大,且振动传感器与监测装置的电路板之间导线较长,长导线电容大,容易接收感应电荷后将传感器击穿损坏,导致放电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如何延长放电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电监测装置,该放电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放电监测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电路板、监测外壳及设置在所述监测外壳一侧的弹性衬垫,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弹性衬垫上远离所述监测外壳的一侧,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监测外壳内,所述监测外壳通过外壳锁紧件安装在待检测部件上优选地,所述弹性衬垫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振动传感器的安装槽。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弹性衬垫居中位置。优选地,还包括敷设于所述弹性衬垫的待检测部件贴合面和侧面,且用于防护所述振动传感器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监测外壳位于所述弹性衬垫相对两侧,所述保护层为柔性结构。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电磁屏蔽保护层。优选地,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导线穿过所述弹性衬垫。优选地,所述监测外壳内设有支撑柱,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监测外壳上与所述弹性衬垫连接的外壁设有供导线通过的导线孔。优选地,所述振动传感器和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的导线均设有电磁屏蔽结构。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绑带。优选地,所述监测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供所述绑带通过绑带限位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放电监测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电路板、监测外壳及设置在监测外壳一侧的弹性衬垫,振动传感器与电路板电连接,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弹性衬垫上远离监测外壳的一侧,电路板安装在监测外壳内,监测外壳通过外壳锁紧件安装在待检测部件上。当需要进行放电监测时,将弹性衬垫与输变电设备外壳贴合,监测外壳远离输变电设备外壳,然后通过外壳锁紧件将监测外壳与输变电设备外壳锁紧,此时弹性衬垫和振动传感器压紧输变电设备外壳,实现输变电设备监测。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放电监测装置中,通过将电路板安装在监测外壳上,且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与监测外壳连接的弹性衬垫上,整体结构紧凑,振动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的导线缩短,有效减少因导线电容过大振动传感器容易击穿损坏的问题,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放电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放电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图;图2为图1所述放电监测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放电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中:1-外壳、2-电路板、3-弹性衬垫、4-保护层、5-导线、6-振动传感器、7-外壳锁紧件、8-输变电设备外壳、9-支撑柱、10-导线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放电监测装置,该放电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放电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振动传感器6、外壳锁紧件7、监测外壳1及设置在监测外壳1一侧的弹性衬垫3。监测装置包括电路板2,其中,为了便于组装及加工监测外壳1,优选,监测外壳1为矩形结构,具体的,监测外壳1可以为塑料结构。为了提高电路板监测使用安全性,优选,监测外壳1为密封结构,避免外界物质进入监测外壳1内。监测装置可以整体安装在监测外壳1内,也可以单独将电路板2安装在监测外壳1内,电路板2可以直接通过粘接或紧固连接等方式直接固定在监测外壳1内壁上。其中检测装置可以通过与电路板2连接的显示屏显示监测情况,显示屏安装在监测外壳1上,也可以采用无线传输数据的方式将电路板2数据传输至外置设备上。为了便于安装电路板2,优选,监测外壳1内设有支撑柱9,电路板2安装在支撑柱9上,其中支撑柱9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考虑到安装稳定性,优选,支撑柱9至少为两个。监测外壳1上与弹性衬垫3连接的外壁设有供导线5通过的导线孔10。如图3所示,导线孔10设置在监测外壳1的底壁上,传感器导线5径直穿过监测外壳1连接到其内部的电路板2上,有效减小导线5使用长度。具体的,优选,振动传感器6与电路板2连接的导线5穿过弹性衬垫3。导线5径直进入监测外壳1,导线5外露长度短,可有效避免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由于外露导线5过长引起的感应电荷损坏振动传感器6。振动传感器6与电路板2电连接,振动传感器6安装在弹性衬垫3上远离监测外壳1的一侧。监测外壳1通过外壳锁紧件7安装在待检测部件上。具体的,外壳锁紧件7可以为设有粘胶的结构,使用时通过粘贴方式能够达到将监测外壳1压紧到输变电设备外壳8上。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锁紧件为绑带,其中,绑带可以为弹性固定的绑带。为了提高安装稳定性,优选,绑带为弹性绑带,绑带松紧度可调,其绑紧时将监测外壳1与被监测输变电设备外壳8压紧,从而使柔性衬垫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使振动传感器6与被监测物贴紧。弹性衬垫3、振动传感器6受到绑带拉紧产生的压力后均可产生柔性形变,使振动传感器6与不同直径的被测输变电设备外壳8的外壳充分贴合。为了便于固定绑带,优选,监测外壳1的外壁上设有供绑带通过绑带限位孔。进一步,优选,监测外壳1背向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绑带限位孔。当需要进行放电监测时,将弹性衬垫3与待监测装置贴合,监测外壳1远离待监测装置,然后通过外壳锁紧件7将监测外壳1与输变电设备外壳8锁紧,此时弹性衬垫3和振动传感器6压紧输变电设备外壳8,实现输变电设备外壳8监测。放电监测装置可以采用外接电源供电,也可以在监测外壳1内通过内置电池对监测装置供电。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放电监测装置中,通过将电路板2安装在监测外壳1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传感器(6)、电路板(2)、监测外壳(1)及设置在所述监测外壳(1)一侧的弹性衬垫(3),所述振动传感器(6)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6)安装在所述弹性衬垫(3)上远离所述监测外壳(1)的一侧,所述电路板(2)安装在所述监测外壳(1)内,所述监测外壳(1)通过外壳锁紧件(7)安装在待检测部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传感器(6)、电路板(2)、监测外壳(1)及设置在所述监测外壳(1)一侧的弹性衬垫(3),所述振动传感器(6)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6)安装在所述弹性衬垫(3)上远离所述监测外壳(1)的一侧,所述电路板(2)安装在所述监测外壳(1)内,所述监测外壳(1)通过外壳锁紧件(7)安装在待检测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衬垫(3)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振动传感器(6)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弹性衬垫(3)居中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敷设于所述弹性衬垫(3)的待检测部件贴合面和侧面,且用于防护所述振动传感器(6)的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4)和所述监测外壳(1)位于所述弹性衬垫(3)相对两侧,所述保护层(4)为柔性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浩张伟张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