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雾化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93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雾化舱,雾化舱内设有用于使雾化舱中的水位超出预设水位时溢出的溢流板,溢流板与雾化舱舱壁之间形成用于与水箱连通的溢流通道,雾化舱设有雾化出口设置于雾化舱顶部的雾化通道以及用于与风机连通的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雾化舱中设有溢流板,溢流板在雾化舱内形成用于存储雾化的预设的水量的水槽,使雾化舱中的水位保持在预设的水位高度,多余的水从溢流板与雾化舱舱壁之间形成的溢流通道溢出,避免水位过高造成水超过预设水位导致的漏水隐患,甚至从进风口溢出造成电器损坏,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A humidifier atomization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器雾化舱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
,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雾化舱。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空气湿度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天气比较干燥的地区或季节。因此市场对加湿器的需求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品质生活的必备小家电之一。现有技术中的浮球式和电磁阀式的加湿器一般采用和传统负压水箱一样的分体式结构,即加湿器的水箱和底座是分离的,且水箱与底座之间需要设置雾化组件,在水箱中下部或者底部设置可控止水阀,在底座上部设置有雾化水槽,雾化器设置在雾化水槽底部的内侧空间中,加湿所用的水储存在水箱中,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水箱上的止水阀可控的流入到水箱下面的雾化水槽中;水在水槽中被雾化器雾化后,经由出雾通道扩散到空气中完成加湿过程。该类产品依靠止水阀控制雾化水槽中的水位高度,一旦止水阀出现故障,水箱中的水有可能源源不断的向雾化水槽中泄放,导致水槽中的水位超过安全水位,溢流到机器内部或者台面及地板上,造成机器短路甚至烧毁,严重的更有可能导致触电及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加湿器使用安全性,避免雾化水槽中水位超过安全水位的一种加湿器雾化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湿器雾化舱,所述雾化舱内设有用于使雾化舱中的水位超出预设水位时溢出的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雾化舱舱壁之间形成用于与水箱连通的溢流通道,所述雾化舱设有雾化出口设置于雾化舱顶部的雾化通道以及用于与风机连通的进风口。可选的,所述雾化舱设有隔流板,所述隔流板使雾化舱形成雾化腔和流动腔,所述溢流板设置于流动腔,所述隔流板下部开设有用于水在雾化腔与流动腔之间流通的隔流孔。可选的,所述雾化舱在溢流板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溢流板之间形成所述溢流通道。可选的,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设有用于使雾化舱中溢出的水缓慢流出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一端与溢流通道的出口连接。可选的,所述导流件为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有与竖直方向呈预设角度的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向偏离溢流板方向倾斜。可选的,所述导流件为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表面设有若干用于减缓水流速度的水平方向布置的凸起的导向筋和/或凹陷的导向槽。可选的,所述导流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溢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流腔内设有若干依次交叠的导流片。可选的,所述导流片与水流接触的表面凹陷或凸起形成缓冲弧形面。可选的,所述导流件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雾化舱连通。可选的,所述雾化舱底部设有雾化组件,所述雾化舱底部对应雾化组件设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雾化舱底部设有与第一引流板对应的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设置于第二引流板内侧且与第二引流板交错布置,所述雾化通道设置于第二引流板外侧。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在雾化舱中设有溢流板,溢流板在雾化舱内形成用于存储雾化的预设的水量的水槽,使雾化舱中的水位保持在预设的水位高度,多余的水从溢流板与雾化舱舱壁之间形成的溢流通道溢出,避免水位过高造成水超过预设水位导致的漏水隐患,甚至从进风口溢出造成电器损坏,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4的结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5的结构剖视图;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6的结构剖视图;图10是图9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6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雾化舱,2、溢流板,3、溢流通道,4、雾化通道,41、出风口,5、隔流板,51、隔流孔,6、挡板,7、雾化组件,8、第一引流板,9、第二引流板,10、导流件,101、导流斜面,102、导向筋,103、外壳,104、导流腔,105、导流片,106、缓冲弧形面,107、进水管,11、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雾化舱,雾化舱1内设有用于使雾化舱1中的水位超出预设水位时溢出的溢流板2,溢流板2与雾化舱1舱壁之间形成用于与水箱连通的溢流通道3,雾化舱1设有雾化出口设置于雾化舱1顶部的雾化通道4以及用于与风机连通的进风口41。技术结构简单,在雾化舱1中设有溢流板2,溢流板2在雾化舱1内形成用于存储雾化的预设的水量的水槽,使雾化舱1中的水位保持在预设的水位高度,多余的水从溢流板2与雾化舱1舱壁之间形成的溢流通道3溢出,避免水位过高造成水超过预设水位导致的漏水隐患,甚至从进风口41溢出造成电器损坏,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其中,雾化舱1在溢流板2一侧设有挡板6,挡板6与溢流板2之间形成溢流通道3,使水从溢流通道3中定向溢出回流到水箱,使用更稳定,另外,挡板6一端贴近雾化舱1侧壁,形成溢出通道的出口,在本实施例中,溢流通道3的出口设有用于使雾化舱1中溢出的水缓慢流出的导流件10,溢出通道的出口导流件10一端连接,使水从导流件10流回水箱,减少水流直接从溢出通道落入水箱造成的噪音,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导流件10为用于提供雾化所需水的水箱侧壁,雾化舱1设置于水箱上部,溢出通道的出口与水箱侧壁连接,从而使雾化舱1中溢出的水通过溢出通道从水箱侧壁流下,简化加湿器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的雾化舱1底部设有雾化组件7,雾化舱1底部对应雾化组件7设置有第一引流板8,雾化舱1底部设有与第一引流板8对应的第二引流板9,第一引流板8设置于第二引流板9内侧且与第二引流板9交错布置,雾化通道4设置于第二引流板9外侧,当雾化组件7对雾化舱1中的水进行雾化时,雾化产生的水雾在第一引流板8的引流作用下向雾化舱1顶部流动,同时,当顶部的水雾累计到预设量且继续增加时,增加的水雾量从第二引流板9稳定、均匀溢出后从雾化出口喷出,由于雾化组件7雾化产生的水雾量不均匀,避免雾化产生的不均匀的水雾直接从雾化出口中喷出,从而保持了从雾化出口中喷出的水雾的质量和均匀度;另外,当大颗粒水雾遇到第一引流板8时,容易粘附在第一引流板8回流到雾化舱1内,防止大颗粒水雾从雾化通道4直接喷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风机11,雾化舱1设置有进风口41,风机11的出风口依次与雾化舱1的进风口41和雾化通道4连通,使雾化舱1中雾化形成的水雾通过风机11形成的气流从雾化通道4中定向吹出,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实施例2: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器雾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舱内设有用于使雾化舱中的水位超出预设水位时溢出的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雾化舱舱壁之间形成用于与水箱连通的溢流通道,所述雾化舱设有雾化出口设置于雾化舱顶部的雾化通道以及用于与风机连通的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器雾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舱内设有用于使雾化舱中的水位超出预设水位时溢出的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雾化舱舱壁之间形成用于与水箱连通的溢流通道,所述雾化舱设有雾化出口设置于雾化舱顶部的雾化通道以及用于与风机连通的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雾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舱设有隔流板,所述隔流板使雾化舱形成雾化腔和流动腔,所述溢流板设置于流动腔,所述隔流板下部开设有用于水在雾化腔与流动腔之间流通的隔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雾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舱在溢流板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溢流板之间形成所述溢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雾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通道的出口设有用于使雾化舱中溢出的水缓慢流出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一端与溢流通道的出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雾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为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有与竖直方向呈预设角度的导流斜面,所述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